玉米:本月,2016/17年度玉米市場年度已經結束。估計年度內,中國玉米產量2.20億噸,比上年度減少508萬噸。玉米進口量246萬噸,比上年度減少71萬噸。國內玉米消費量約2.11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663萬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1.33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202萬噸;玉米工業消費5825萬噸,比上年度增加408萬噸。年度期末結余變化量1121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249萬噸。本年度國內外玉米價格均在預測區間內。其中,國內產區批發均價每噸1631元,比上年度下降239元,降幅達12.8%;國外玉米到岸稅后均價每噸1698元,比上年度提高100元,漲幅為6.3%。
本月,2017/18年度中國玉米生產和消費預測數維持上月預測數不變。盡管中國玉米產量連續第二年減少,玉米飼用消費穩步增加,玉米工業消費將呈現較高增長態勢。但由于國內玉米高庫存壓力依然存在,玉米拍賣逐步進入常態化,預測中國玉米市場將持續供大于需格局,玉米價格維持上月預測區間不變。
大豆: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9349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2.3%;大豆壓榨加工量9290萬噸,比上月估計數調增114萬噸;損耗及其他消費量339萬噸,比上月估計數調增14萬噸,主要受膨化大豆消費量增加帶動。
近期東北產區大部天氣晴好,大豆收獲順利;但河南、安徽等地持續陰雨,部分大豆田受漬害,大豆單產和品質受損。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大豆單產每公頃1817公斤,比上月預測數調減4公斤;大豆總產量1489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減5萬噸;預計本年度蛋白飼料消費能力繼續提升,但DDGS等蛋白原料供應增加,且國產大豆增產,大豆進口增速將下降,預計大豆進口量9597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47萬噸。預計本年度大豆壓榨消費量9438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30萬噸;大豆損耗及其他類消費量3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5萬噸。國產大豆增產后價格壓力顯現,銷區批發均價調整為每噸4175?4375元,中間值比上月預測數下調150元;全球大豆供應寬松,但價格仍受強勁需求的有力支撐,本月對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預測數與上月一致。
棉花: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93千公頃,與上月預測數持平。單產為每公頃1616公斤,較上月預測調減9公斤,同比仍增4.0%。主要是由于江淮、江漢地區月內遭受陰雨天氣,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至4倍,日照偏少5?8成,受此影響,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等省棉花采摘進度偏慢,棉花出現爛桃爛鈴,單產、品質均有下滑。由于單產調減,預計棉花總產量為473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減3萬噸。棉花進口量預測為100萬噸,消費量預測為822萬噸,期末棉花庫存降至703萬噸。國內棉花供需格局偏緊,國際供需寬松,預計2017/18年度國內3128B級棉花年度均價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區間,Cotlook A指數均價在每磅70-85美分區間運行。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36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1%;食用植物油進口量578萬噸,比上年度減少0.6%;食用植物油消費量3168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2%。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76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23萬噸。其中,國產大豆單產下調影響國產豆油產量略減,但大豆進口保持高位,進口量較上月預測值調增147萬噸,受此影響,豆油產量較上月預測值調增23萬噸至1651萬噸。中國冬油菜播種基本結束,10月份,江淮、江漢和西南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水,影響冬油菜播種進度及出苗率,截至10月30日,全國冬油菜播種近7成,進度同比偏慢。10月底以來,全國大部天氣晴好,江淮、江漢前期土壤過濕狀況有所好轉,利于冬油菜補種及苗期生長。主產區花生收獲基本結束,部分產區因收獲期持續陰雨,花生品質受到一定影響。本月暫不對油菜播種面積和花生產量進行調整。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末中國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數量高于預期,受此影響,中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調增4萬噸至3190萬噸。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628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4萬噸。其中,豆油進口量65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7萬噸,葵花籽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進口量較上月預測值調減。
食糖:2016/17年度已結束,糖料播種面積1396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27千公頃,減幅1.9%。糖料單產每公頃58.5噸,比上年度提高1.42噸,增幅2.5%。食糖進口量229萬噸,比上年度減少144萬噸,減幅38.6%。食糖出口量12萬噸,比上年度減少3萬噸,減幅20%。
2017/18年度食糖生產已開始。北方甜菜產區糖廠全面開榨。與上年同期相比,甜菜出糖率有所提升,甜菜糖產銷進度有所加快。甜菜進入起收期,重點是防止凍化菜。南方甘蔗產區糖廠開榨推遲,預計集中開榨時間是12月上、中旬。甘蔗處于糖分累積關鍵階段,10月份廣西晴雨相間,多云天氣較多,溫差不利于糖分累積;云南天氣雨水較多,對病蟲害防護和糖分累積帶來不利影響。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糖料播種面積1456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低了16千公頃。其中,甘蔗播種面積1267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減了10千公頃;甜菜播種面積189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減了6000公頃。面積調整主要是基于各主產區糖料播種面積最新統計數據。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食糖產量1035萬噸,比上月預測調低了12萬噸。其中,甘蔗糖產量915萬噸,比上月預測調減了8萬噸;甜菜糖產量120萬噸,比上月預測調低了4萬噸。食糖產量調整的原因是糖料種植面積比上月預測縮減,從而導致糖料產量下滑。
玉米:本月,2016/17年度玉米市場年度已經結束。估計年度內,中國玉米產量2.20億噸,比上年度減少508萬噸。玉米進口量246萬噸,比上年度減少71萬噸。國內玉米消費量約2.11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663萬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1.33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202萬噸;玉米工業消費5825萬噸,比上年度增加408萬噸。年度期末結余變化量1121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249萬噸。本年度國內外玉米價格均在預測區間內。其中,國內產區批發均價每噸1631元,比上年度下降239元,降幅達12.8%;國外玉米到岸稅后均價每噸1698元,比上年度提高100元,漲幅為6.3%。
本月,2017/18年度中國玉米生產和消費預測數維持上月預測數不變。盡管中國玉米產量連續第二年減少,玉米飼用消費穩步增加,玉米工業消費將呈現較高增長態勢。但由于國內玉米高庫存壓力依然存在,玉米拍賣逐步進入常態化,預測中國玉米市場將持續供大于需格局,玉米價格維持上月預測區間不變。
大豆: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9349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2.3%;大豆壓榨加工量9290萬噸,比上月估計數調增114萬噸;損耗及其他消費量339萬噸,比上月估計數調增14萬噸,主要受膨化大豆消費量增加帶動。
近期東北產區大部天氣晴好,大豆收獲順利;但河南、安徽等地持續陰雨,部分大豆田受漬害,大豆單產和品質受損。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大豆單產每公頃1817公斤,比上月預測數調減4公斤;大豆總產量1489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減5萬噸;預計本年度蛋白飼料消費能力繼續提升,但DDGS等蛋白原料供應增加,且國產大豆增產,大豆進口增速將下降,預計大豆進口量9597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47萬噸。預計本年度大豆壓榨消費量9438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130萬噸;大豆損耗及其他類消費量350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增5萬噸。國產大豆增產后價格壓力顯現,銷區批發均價調整為每噸4175?4375元,中間值比上月預測數下調150元;全球大豆供應寬松,但價格仍受強勁需求的有力支撐,本月對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均價預測數與上月一致。
棉花: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93千公頃,與上月預測數持平。單產為每公頃1616公斤,較上月預測調減9公斤,同比仍增4.0%。主要是由于江淮、江漢地區月內遭受陰雨天氣,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至4倍,日照偏少5?8成,受此影響,河北、山東、安徽、湖北等省棉花采摘進度偏慢,棉花出現爛桃爛鈴,單產、品質均有下滑。由于單產調減,預計棉花總產量為473萬噸,比上月預測數調減3萬噸。棉花進口量預測為100萬噸,消費量預測為822萬噸,期末棉花庫存降至703萬噸。國內棉花供需格局偏緊,國際供需寬松,預計2017/18年度國內3128B級棉花年度均價保持在每噸14500-16500元區間,Cotlook A指數均價在每磅70-85美分區間運行。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計,2016/17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36萬噸,比上年度增加8.1%;食用植物油進口量578萬噸,比上年度減少0.6%;食用植物油消費量3168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2%。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776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23萬噸。其中,國產大豆單產下調影響國產豆油產量略減,但大豆進口保持高位,進口量較上月預測值調增147萬噸,受此影響,豆油產量較上月預測值調增23萬噸至1651萬噸。中國冬油菜播種基本結束,10月份,江淮、江漢和西南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水,影響冬油菜播種進度及出苗率,截至10月30日,全國冬油菜播種近7成,進度同比偏慢。10月底以來,全國大部天氣晴好,江淮、江漢前期土壤過濕狀況有所好轉,利于冬油菜補種及苗期生長。主產區花生收獲基本結束,部分產區因收獲期持續陰雨,花生品質受到一定影響。本月暫不對油菜播種面積和花生產量進行調整。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末中國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數量高于預期,受此影響,中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調增4萬噸至3190萬噸。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628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4萬噸。其中,豆油進口量65萬噸,較上月預測值調增7萬噸,葵花籽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進口量較上月預測值調減。
食糖:2016/17年度已結束,糖料播種面積1396千公頃,比上年度減少27千公頃,減幅1.9%。糖料單產每公頃58.5噸,比上年度提高1.42噸,增幅2.5%。食糖進口量229萬噸,比上年度減少144萬噸,減幅38.6%。食糖出口量12萬噸,比上年度減少3萬噸,減幅20%。
2017/18年度食糖生產已開始。北方甜菜產區糖廠全面開榨。與上年同期相比,甜菜出糖率有所提升,甜菜糖產銷進度有所加快。甜菜進入起收期,重點是防止凍化菜。南方甘蔗產區糖廠開榨推遲,預計集中開榨時間是12月上、中旬。甘蔗處于糖分累積關鍵階段,10月份廣西晴雨相間,多云天氣較多,溫差不利于糖分累積;云南天氣雨水較多,對病蟲害防護和糖分累積帶來不利影響。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糖料播種面積1456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低了16千公頃。其中,甘蔗播種面積1267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減了10千公頃;甜菜播種面積189千公頃,比上月預測調減了6000公頃。面積調整主要是基于各主產區糖料播種面積最新統計數據。
本月預測,2017/18年度全國食糖產量1035萬噸,比上月預測調低了12萬噸。其中,甘蔗糖產量915萬噸,比上月預測調減了8萬噸;甜菜糖產量120萬噸,比上月預測調低了4萬噸。食糖產量調整的原因是糖料種植面積比上月預測縮減,從而導致糖料產量下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