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因勢利導 調整產業結構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結構調整綜述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本刊記者 魏龍飛 字號:【

  2016年,“鐮刀彎”地區按照農業部指導意見調減了玉米種植面積。同年,國家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鐮刀彎”地區作為玉米次宜產區,不種玉米種什么呢?玉米種植面積雖然調減,但是替代的品種是什么?政府如何引導農民轉方式、調結構?記者近日走訪了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

  內蒙古奈曼旗是農業大旗,地處“鐮刀彎”地區。該旗作為典型的旱作農業區,處于中國農牧交錯帶。全旗農牧業資源豐富,耕地面積390萬畝,盛產蒙中藥材、無籽西瓜、谷子、水稻、蕎麥、肉牛、肉羊等20多種農畜產品。

  啟動“3141”示范工程,

  調整產業結構

  據奈曼旗副旗長王迪介紹,《農業部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發布后,該旗隨即啟動了“3141”示范工程,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3”指山區、沙區、平原不同地形區域,根據地域結構、氣候特點等資源稟賦深度調整種植結構。南部山區發展以雜糧雜豆等綠色無公害產品為主的種植業,以肉驢、肉羊為主的養殖業。中部沙區發展蒙中藥材、沙地西瓜、青貯玉米、苜蓿等特色種植業。北部平原區發展高效節水種植業。“1”指加快壯大蒙中藥材、西瓜、稻谷、蕎麥、甘薯、經濟林、黃牛、肉羊、肉驢、生豬等10個特色產業基地。“4”指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科技園、蒙中藥材健康科技產業園、蒙東種驢繁育科技園建設和青龍山甘薯科技產業園4個示范園區。據悉,目前現代農業科技園播種面積130畝,涉及8種作物、14個品種。蒙中藥材健康科技產業園打造蒙中藥材核心示范區0.8萬畝。蒙東種驢繁育科技園負責人王麗說,該科技園將在2018年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驢繁育基地,2016年底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現代化驢舍1萬平方米,今年年底完成二期工程建設現代化驢舍2.3萬平方米,目前引進基礎母驢2700頭,年底達到5000頭。“1”指重點培育100個區域特色產業示范村。

  減玉米、增經飼,

  打破玉米一糧獨大格局

  為落實“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意見,該旗有的放矢,推進種植業“一減一增一擴”。“在2016年已經調減5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今年再次壓減40萬畝,總面積減少到200萬畝。”奈曼旗農牧業局副局長李婉鈺說,該旗堅持為養而種,推行“糧改飼”,新增青貯玉米種植面積20萬畝,達到50萬畝。“我們擴大了藥材、紅干椒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推動‘糧改經’達到140萬畝,其中稻谷35萬畝、西瓜10萬畝、藥材8萬畝、紅干椒5萬畝、葵花10萬畝、萬壽菊2萬畝、甘薯3萬畝、小麥5萬畝、高粱20萬畝、蔬菜5萬畝、甜菜5萬畝、蕎麥2萬畝、其他雜糧雜豆30萬畝。”在轉方式上,奈曼旗轉變大水大肥的傳統種植方式,積極創建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示范區,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提升農產品品質。順應市場和消費需求,嚴格控肥控藥,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監管體系,重點打造“青龍山粉條”等雜糧雜豆綠色有機品牌,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個、有機食品認證1個,注冊“奈曼小米”“奈曼蕎面”“奈曼瓜子”“青龍山粉條”“奈曼沙地西瓜”原產地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5個,“奈曼小米”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專家組評定。同時旗里依托“中華麥飯石”之鄉的優勢資源,積極推進具有營養價值的健康農產品生產。

  穩豬羊、增牛驢,

  走改良增效之路

  如何調整養殖業結構?奈曼旗以規模化、標準化為主攻方向,持續提升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提高牛驢養殖在養殖業中的比重,大力發展牛、羊、豬、驢養殖,加快由傳統養殖向現代養殖轉型。全旗家畜存欄達到274萬頭(只),其中牛31.5萬頭、羊130萬只、驢5萬頭、豬105萬頭。“下一步,我們計劃加快推進蒙東種驢科技、敖奈倫藥驢公司太平莊養殖基地、昂乃養牛小區、哈達養殖場等養殖主體建設,為全旗特色養殖業市場化發展提供示范。”王迪告訴記者。同時,奈曼旗抓住與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結對子的契機,抓好畜種改良工作,牲畜配種站達到200處,實現年黃牛冷配6.5萬頭,全旗牲畜良種普及率達 95%。打造出存欄牛超1萬頭重點蘇木鎮2個,存欄基礎母牛超100頭養殖場50個。轉變粗放散養的傳統養殖方式,發揮公司、企業、合作社組織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行舍飼養殖,做到人畜分離,創建無疫病示范區。

  跑市場、引項目,

  做強特色扶貧產業

  圍繞打造我國最大的蒙中藥材生產研發中心為目標,奈曼旗把蒙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精心謀劃、精準發力,建成以蒙中藥加工為主的健康產業園。同時該旗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積極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把蒙中藥材作為特色優勢產業來抓。“我們與安國市圣山藥業、萬修藥業、金華藥業及赤峰市榮興堂藥業等藥企達成合作,通過政策支持、訂單回收等模式,建設以黃芪、丹參、甘草、苦參等為主的8萬畝藥材種植基地。”王迪說,該旗與河北省安國市及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合作,在大沁他拉鎮周邊建成1萬畝核心示范區,并建設種植示范基地、種子種苗繁育研發基地和科研實訓基地3個功能區,開展種植培訓、種苗繁育、技術指導、科研實訓和人才培養等任務。

  建園區、搞加工,

  延伸農牧業產業化鏈條

  推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和一二產業融合,走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發展之路,健全產業鏈條,強化龍頭拉動。在工業園區東北部,規劃建設了農牧業產業園即食品加工產業園,園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可容納100個中小微企業入駐。通過招商和規范旗內食品加工企業,已有包括肉制品、奶制品、醬菜制品、面點等行業的 9家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入駐、安置了600余人就業。當前,旗內老哈河糧油、金泉食品等5家糧食加工企業年產能達到25萬噸,可消化全旗原糧產能的15%,年產值達5億元;白音杭蓋、草原村、旺牛等7家食品企業的肉制品年加工能力達24178噸,可消化全旗畜禽產能的 25.2%,年產值達1.9億元。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