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解密農產品新零售(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社記者 崔明理 字號:【

  近幾年在經濟領域,每年都有幾個新詞成為熱詞,引領一陣風潮。農業圈也不會落下,新農人、生鮮電商、農業眾籌……農業經濟的活躍度相比工商業要遜色不少,因此經常會“蹭”熱點,與自己“嫁接”。而要問2017年什么概念最熱門的話,那就要數“新零售”了。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阿里云棲大會的演講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未來的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隨后,在阿里巴巴強大的影響力下,“新零售”概念迅速掀起波瀾,成為流通業內回避不開的話題。

  不知道當年的生鮮電商熱讓多少初涉農業的“猛士”跌得頭破血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被概念“忽悠”得心有余悸。現在人們看待這些新概念,都變得越來越理性起來。

  但這次“新零售”又與先前不同。2016 年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問題上強調:“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實際上,這是官方層面對“新零售”概念做出的解釋,并以紅頭文件的形式進行了部署。

  今年9月,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走進零售新時代——深度解讀新零售》報告,以對天貓和銀泰的調研為基礎,肯定了新零售的概念,從產生、內涵、特點、意義等方面對新零售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解讀。

  目前,對農產品新零售的解讀還較少。本刊希望為各位農業人做詳細解讀:新零售誕生的背景是什么,內容是什么,對農產品流通有什么啟發。一言以蔽之,我們到底要不要做“新零售”?

  雙升驅動——消費升級

  “新零售”的最大特點在于“新”,而“新”是為了迎合新的需求——消費升級,也因為有了新的條件——技術升級。

  目前我國正迎來消費升級的新階段,這是大家公認的。從改革開放之初糧食消費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老三件”(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和“新三件”(冰箱、彩電、洗衣機),再到目前IT、汽車、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全面升級,我們正處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消費升級階段。

  在農產品消費領域,從吃飽到吃好再到吃出品位,正對應了三次消費大升級。綠色、有機、無公害等概念也只有在當下消費升級、消費者購買力提升的前提下才有市場。

  此外,消費主體更加個性化。目前,18-35歲的新生代和中產及富裕階層構成了我國的消費主體。他們更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品質、品牌以及生活質量與效率。過去消費農產品,誰還會在意“品牌”呢?現在,農業主管部門和農業生產主體都在大談品牌建設,以適應消費升級,迎合消費者需求。

  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更加多樣:要吃秋葵,要吃車厘子,要吃牛油果。想必幾年前國內沒有幾個人有食用牛油果的習慣,但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牛油果已成為“新中產”的標配。從2011年到2014年,牛油果在中國的銷售量翻了一百多倍。你說中國牛油果太少,沒有優質產地?那么我們就“買光全球”。前不久就有新聞報道,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崛起,原產地墨西哥的牛油果出口量暴增,甚至需要進口以滿足中國市場對牛油果的需求。墨西哥果農笑了,中國經銷商笑中卻有幾分苦澀——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為滿足消費者需求,跟上市場不被淘汰,現狀對商家信息源、供應鏈、物流鏈以及營銷層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小商戶感到吃力逐漸掉隊,百果園這樣的“果業托拉斯”才能笑到最后。

  海淘實現了“天涯若比鄰”,消費者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盡情選購農產品

  雙升驅動——技術升級

  “雙升驅動”另一個重要側面是技術升級。

  《走進零售新時代》報告中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技術升級提供的新動能:云(云計算、大數據)、網(互聯網、物聯網)、端(PC終端、移動終端、智能穿戴、傳感器等)構建起“互聯網+”下的新社會基礎設施,為新零售準備了必要條件。

  窩在沙發里,在京東到家APP上挑選一款鮮果切,線上下單支付,不出一個小時,坐在家中就吃上了四五種水果組成的拼盤。這樣的消費場景越來越稀松平常,即使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在國內濃厚的“互聯網思維”浸淫下,對此也不會感到驚訝。“互聯網+”拓寬了人們的思維,提供了無限可能;在以BAT為代表的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努力下,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新鮮事都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落地生根。不難理解,在動動手指購買水果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互聯網+”新社會基礎設施的支撐。而從農產品流通角度來看,小小一盒鮮果切,是對傳統供應鏈整合、重塑之后的結果——需求會回溯傳導直至生產端,白領對鮮果切的消費需求,終將影響果農的品種選擇、栽培方法、收貨時間以及批發市場的預處理方式、冷鏈物流相關的倉儲配送;水果的營銷手段也將從王婆的“自賣自夸”變為一場由產品經理和設計師共同完成的精致表演。

  動動手指,在家就能享受生鮮送上門

  過去總有一些偏執工匠堅持老手藝、老做法,終獲消費者認可的故事流傳;現在也還有一些這樣可愛的人存在。我們尊敬他們,我們歌頌他們,但殘酷的事實是,大部分存活至今的“偏執”,只不過因為新力量還沒來得及顛覆那個細分的小市場。小區門口賣油條的大爺開始使用起二維碼收款,這只是第一步。將來的某一天,他會多加些明礬讓油條更加堅挺,以防在外賣盒里捂上半小時之后不再酥脆——只因為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吃剛出鍋的油條,寧愿為多睡5分鐘點一個早餐外賣。

  技術為消費提供了新可能,也倒逼著生產端的變革。

  雙升驅動下,消費與技術一推一拉,流通業處在新變革的風口浪尖,身在其中從業者不得不重新認識市場、評估環境、改變策略。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新零售”只是在眾多概括現階段流通業變革的名詞中,最貼切的那一個。我們不是學者,無須糾結概念的準確性;作為從業者,要學會看清本質,從熱門的概念中找到對自己日常經營的啟示。

  變與不變——零售內核未變

  零售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商品交易方式,零售商在供應商與消費者之間充當中介,使雙方在產品、時間、地點、數量等方面達成一致。

  過去農村趕大集是零售,百貨商場是零售,淘寶也是零售。現在的“新零售”的本質未變,依然是零售。弄清楚這一點,可以防止我們被那些云山霧罩的概念繞昏頭腦。也就是說,在流通環節中,零售商依然有存在的意義,甚至發揮空間更大了;只不過為了跟上市場的步伐,要從思維和方法上進行調整。

  零售活動的內容包括參與主體、產出、基礎設施以及零售組織與上游供應商、下游消費者、業內競爭之間的關系。傳統印象中的電商是把線下交易“復制”到線上,而新零售對零售的要求是全方位的變革:

  過去,零售商只是中介,為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交易的場所,盈利主要依靠場租,對交易活動的影響其實很小;現在,零售商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收集供需兩端的信息,從而調整供需,直接參與組織零售。

  過去,零售商的工作圍繞商品展開,思考如何賣好商品;現在,零售商要真正以消費者為主,更加關注消費者體驗。

  過去,零售業態涇渭分明,比如超市、菜市場、餐廳有各自不同定位;現在,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已打破業態界限,一站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阿里的盒馬鮮生打破業態界限,一站式滿足消費者需求

  過去,零售商想的是在供應商那里低價拿貨,想辦法在消費者那里賣出高價,三者之間是沖突、博弈的;現在,零售商要成為供應商的合作者,成為消費者的“代言人”,彼此信任、互利共贏。

  過去,從渠道出發,講究規模經濟;現在,消費者掌握“主權”,消費者需求成為商業活動起點。

  ……

  新零售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反映當下,也蘊含未來;既可以用它宏觀地概括整改流通業態,也可以微觀到怎樣設計明天菜店土豆的定價;它在2016年提出,2017年火熱,也有可能在2018年就銷聲匿跡。概念是虛的,但道理是實在的。我們將繼續為您抽絲剝繭,講講實在的,看看農產品新零售代表的農產品流通新業態,已經發展到什么樣,又會發展成什么樣,探討我們在農產品的新零售時代,該做些什么?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