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廣東省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的典型代表,佛山市高明區探索建立了掃碼溯源的監管體系。該體系針對蔬菜、肉類、水產品生產流通的不同特點,將監管重心分別放在了示范引領、閉環管理和準出準入上。高明區在大力推行二維碼溯源方式的基礎上,分類監管,讓溯源碼真正變成了守護消費者舌尖安全的“放心碼”。
盡管距離火龍果下市還有一段時間,但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錦園有機火龍果種植基地的工人都已經陸陸續續停工。原來,這里種植的30萬斤火龍果早早就已經在“本來生活”“沱沱工社”等生鮮電商平臺被搶訂一空。
在基地負責人梁燦輝看來,錦園火龍果之所以如此搶手,一方面是因為食用品質確實上乘,另一方面則是火龍果隨身攜帶的溯源信息讓消費者放心。錦園出品的每一顆火龍果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消費者只要一掃,就能看到有機食品和GAP等認證信息。
在剛剛捧回“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牌匾的高明區,這樣的“身份證”并非錦園火龍果所獨有。隨著農產品可追溯體系的不斷完善,從一棵菜,到一塊肉,再到一條魚,“舌尖上的安全”有了切切實實的保障。同時,結合蔬菜、肉類、水產品生產流通的不同特點,在大力推行二維碼溯源方式的同時,當地將監管重心分別放在了示范引領、閉環管理和準出準入上,并通過數據中心等平臺建設,讓溯源碼真正成為安全碼。
標配二維碼,全區“菜籃子”直銷點實現亮標經營
每天,高明區鴻麗蔬菜種植基地的工作人員都要重復這樣的流程:把當天的蔬菜名稱、產地、收獲日期、檢測報告等信息錄入到廣東省農產品質量省級溯源平臺,生成二維碼并打印出來,貼在產品的包裝上面。
這一入一出的工序雖然繁瑣,工作人員卻絲毫不敢怠慢。鴻麗蔬菜基地每年生產蔬菜1.2萬噸以上,在佛山市有30多家直營店,還有近三分之一的產量供應當地多家單位食堂。如此龐大的產出,品質的把控顯得尤為關鍵。“別看這個小小的溯源二維碼,可是我們成為‘菜籃子’基地必須邁過的門檻。”鴻麗蔬菜基地負責人梁慶權對記者說道。
建立二維碼溯源體系是佛山市“菜籃子”基地“六有”(即有標識、有二維碼溯源、有品牌、有產銷對接、有無公害認證、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標準的重要條件之一。早在2013年,佛山便在全省率先要求市級“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必須建立產地準出制度,根據生產記錄、質量、檢測合格等情況在瓜菜、食用菌等產品包裝上張貼二維碼溯源標簽。在高明,按照這一標準建立的“菜籃子”基地共有17家。
對“菜籃子”基地采取嚴苛的準入制度,既規范了農產品的生產,落實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也反過來不斷強化了“菜籃子”的品牌價值。目前,高明區“菜籃子”直銷點都已經實現亮標經營,張貼統一的“菜籃子”標識和基地商標。有了“金字招牌”保障安全,農產品身價也水漲船高。“我們基地出品的蔬菜要比市面上同類產品貴5%—10%左右。”梁慶權表示。
全程視頻監控,肉品實現從養殖到流通的閉環管理
在今年6月舉辦的“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展覽”中,“佛山市肉品全鏈條可溯源監管模式”吸引不少觀眾駐足。2013年起,佛山在廣東省率先推行肉品統一配送,通過定點供應、廠場掛鉤、統一配送,有效杜絕了私屠濫宰、注水肉等流入市場。
在高明,每天凌晨,40多輛冷鏈運輸專用車在屠宰企業裝完肉品后貼上封條,按照既定的路線送達農貿市場。每一輛車都加裝了GPS定位系統,到達市場后需要在規定地點定點反饋。每個農貿市場也只對肉品統一配送專用車予以放行。
高明區農林漁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保證肉品的安全衛生,無論是生豬屠宰環節,還是冷鏈配送環節,都有全程視頻監控,實現了肉品從生產養殖到出廠流通的閉環管理。
2015年,高明區把家禽也納入了集中屠宰、統一配送的管理鏈條中。如今,在高明中心城區相應范圍內的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等場所,活禽經營交易均已絕跡。按照規定,在這些場所銷售的生鮮家禽產品必須是來自定點屠宰企業集中屠宰,并需要附有“兩證一標識”,即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B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屠宰企業統一標識的腳環或條形碼。
海達高新科技孵化養殖基地是高明區定點家禽集中屠宰點,僅2016年,在這里集中屠宰的雞鴨鵝等禽只就有44萬只。每一只家禽都佩戴了二維碼腳環,實現肉品可追溯。
嚴格登記備案,6個水產品品種統一編發標識追溯碼
佛山市是優質淡水魚流通集散地,漁業市場年交易額上百億元。如此龐大的規模,給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創新的契機。自2013年起,佛山市為推動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建立了水產品標識溯源數據中心平臺,推行以機打二維碼為基礎的產地證明管理,建立鮮活淡水水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
在此背景下,高明從2013年開始對全區鱖魚、黃顙魚、生魚、鱉、大口黑鱸、吻魚6個水產品品種養殖戶進行登記備案,統一編發標識追溯碼,審核錄入到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網絡平臺和佛山市水產品標識溯源數據中心,讓水產品質量監管逐步達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良好狀態。
“和蔬菜的溯源二維碼一樣,水產品的產地標識里也包含了養殖戶、生產環節投入品、產品檢測等信息,用手機一掃一目了然。”在高明區五洲八達水產有限公司,廠長曾愛桂告訴記者,“即便是從佛山以外地區收購回來的水產品,我們也會要求養殖場所在地村委會提供溯源證明材料。”
目前,高明區共有近2000家養殖戶被納入佛山市水產品標識溯源數據中心。今年1—7月份,該區發放330份水產品產地標識,可溯源水產品上市量1839噸。
在高明,二維碼標識既是一張信息標簽,也是農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宣言”。在監管手段創新和市場倒逼機制面前,生產者和流通者均絲毫不敢越雷池一步。今年以來,高明區農林漁業部門在多次專項整治行動中隨機抽取101份鱖魚、草魚、羅非魚、黃顙魚樣品,檢測合格率為100%。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