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綜合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發現,10月與11月全國棉區進入采收旺季,400型企業陸續入市收購,市場趨于活躍,收購加工進度明顯加快,質量提升,籽棉價格穩中略降。與此同時,由于棉籽價格大幅下跌,皮棉加工成本升高,企業銷售壓力加大。另外,進入11月以來,隨著各地陸續進入霜期,棉花品質將進一步下降,籽棉收購價格繼續下跌。
籽棉收購價格穩中略降
進入10月,全國新棉采收工作逐步展開,整體進度快于去年,籽棉收購價格波動較小,軋花廠提價搶收現象較少。據中國棉花協會統計,10月全國標準級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為6.57元/公斤,較上期下跌0.29元/公斤。
國慶節后,新疆進入棉花集中采收期。北疆以機采棉為主,采摘收購進度較去年有所加快,南疆由于缺少拾花工,采摘收購略顯緩慢。月內,北疆籽棉收購價格保持穩定,南疆阿克陶縣、沙雅縣等地區收購價格略有上升。其中,手摘棉價格在7.0?7.4元/公斤之間,機采棉收購價格在6.0?6.2元/公斤之間,平均收購價格為6.9元/公斤。
10月,內地雨水較多,收購、加工受到影響,收購進度較慢。其中,黃河流域月均收購價格為7.07元/公斤,棉花品質較好;長江流域雨水多,棉花品質較差,收購價格在6元/公斤。
另據記者調查,進入11月下旬以后,國內籽棉采摘工作基本結束,新疆地區機采籽棉收購價格跌至6元/公斤左右,整體質量較好,但大部分籽棉積壓在軋花廠。
新疆棉質量提高,
內地棉質量下降
據中國棉花公證檢驗數據,截至10月31日,全國共有777家400型棉花加工企業進行公證檢驗,檢驗量達到132.54萬噸。其中,新疆718家,檢驗量為130.66萬噸,占比超過公檢總量的98%;內地59家,檢驗量為1.87萬噸,占比不足2%。
今年新疆大部地區天氣條件良好,有利于棉花生長,北疆棉區以機采棉為主,棉花品種選擇、種植管理等工作到位,多項質量指標增長。“雙28”“雙29”以上等級棉花均高于上年同期,而南疆手摘棉因品種混亂,采摘不及時等因素影響質量下滑。內地棉花受雨水天氣影響,棉花質量整體下降。截至10月底,內地白棉1?3級占比僅為35.4%,遠低于去年同期的49.6%,僅山東占比達61.4%,高于去年內地平均水平;細絨棉平均長度為27.84mm,較去年減少0.36mm,29毫米及以上占比僅為12.58%,同比下降6.26個百分點。
新棉價格高 銷售較為困難
國儲棉投放延遲到9月,紡織企業有較為充足的原料庫存,仍以消化投放的儲備棉為主,部分企業庫存可以堅持到12月甚至明年,新棉沒有價格優勢,紡織企業不急于采購新棉,新棉銷售冷清。棉花企業普遍認為新棉收購價格偏高,而成本不斷增加,利潤十分微薄,經營謹慎,多數企業采取邊加工、加銷售的策略。由于市場供給充足,當前期現貨價格倒掛,大部分棉花企業不看好后市,悲觀情緒較重。10月,新疆皮棉銷售價格在16000元/噸左右,扣除加工成本、經營成本、資金成本,加工企業利潤微薄。
(作者單位:《期貨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