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恐怕找不到更適合賴在空調房的日子了,然而就是這樣炎熱的時刻,給您推薦一個清涼消暑的地方——雞鳴驛。
簡介:雞鳴驛原稱雞鳴山驛,位于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保存最完整、建筑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一座古驛站。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命名為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雞鳴驛站始建于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有著近800年的滄桑歷史。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設置驛站。在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驛就已經成為宣化府進出北京的第一大驛站。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驛站,開辦郵政”,曾為形成中國郵政最早雛形而立下汗馬功勞的雞鳴驛,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雞鳴驛不僅在中國郵驛史上獨占鰲頭,而且在古代建筑史、古代交通史、古代軍事史,乃至世界郵驛史的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文物報》稱其“塞上驛城,世所罕見”。
如果問“驛站”兩個字哪個是外來語,多數人不會想到是“站”字。其實在宋元時期,漢字中,“驛”字早就出現了,而“站”字,在書面上是寫成“蘸”字的,它是從蒙古或契丹引進的。那時,官辦傳送信息或簡單信物的辦事機關,稱為“驛”,引進了“蘸”字后,漢字才有了“驛站”之詞。再后來,驛字在中國也不多用了,反而“站”倒成了一個常用漢字。
驛站在中國歷史上曾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線,古代時傳遞消息和發放官文都用快馬,后因馬的體力和奔跑的距離都很有限,要完成數百公里的傳遞不得不中途換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許多馬站,后來這種馬站又演變成接待過往官員、商人的臨時驛站,同時完成傳遞信息和郵件,也起著軍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說驛站在古代起著現代郵局和軍事基地的作用。
我來到雞鳴驛純屬偶然,早就聽說過,只因我家先生執意要造訪此地,這也便引起了我心中極大的興趣,它或許是北京周邊一個不錯的去處?對雞鳴驛我有一種本能的親近感,大概因為我一直喜歡小地方的寧靜與閑適,待久了自然會覺著無聊,但它絕對是一個放松心情、舒緩壓力的好去處。
從北京開車兩個半小時后,汽車已出了河北省懷來縣東花園高速口,走在這座以礦產資源為優勢的地區,老遠便能望見吞吐著滾滾白煙的發電站,天空仍舊蔚藍,街道清爽開闊,可見這地方的治理規劃是相當不錯的,轉眼我已來到了一座質樸城垣的腳下。
由于此趟我并不是為了雞鳴驛響亮的郵城名號而來,在北京周邊尋覓一處清靜古樸的村莊是我的主要愿望,所以我確信自己是來對了地方。雞鳴驛并不是一個游人聚集的景區,這里多半是本城的居民,他們身著樸素,用方言交談,我能聽出個大概,卻難猜透這言語內在的奧妙。
雞鳴驛以城后的雞鳴山而得名。2003年,雞鳴驛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入世界100處瀕危建筑遺產。2005年,雞鳴驛又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第二次列入世界100處瀕危建筑遺產,這種情形在中國是孤例。
雞鳴驛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文化和社會價值,是我國目前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活化石。
登上雞鳴驛古城墻上眺望,整座小驛城的風貌盡收眼底。雞鳴驛城墻為正方形,每邊約300米長,城墻為青磚砌壘,內夯黃土,墻高達15米,現存東西兩座城門,其間有大道,可供人馬車輛出入,城內大多都是土墻民居。城內現存的廟宇有泰山廟、文昌廟、城隍廟、龍王廟、財神廟、白衣觀音殿、永寧寺等古建筑,斑駁滄桑。驛城占地22000平方米。城墻四周均勻分布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5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12個區域。城內建筑分布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雞鳴驛城是中國郵傳、軍驛的寶貴遺存,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據驛城里很多現存的碑刻記載,該驛在最繁華時僅當鋪就有6家之多,同時還有商號9家、油鋪4家及茶館、車馬店等,然而年華流走,這里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民居。
進入城中,恍如隔世,全不像一個城,倒像一個古老的村莊。許多院子斷壁殘垣,有的小院柴門輕掩,有的房子已經傾斜,城里一直靜悄悄的,人很少,更見不到年輕人。這里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老城。坐在城墻的缺口處,看城外溪流如帶、玉米吐絲,等不多時就有一列火車鳴一聲笛,在遠處的軌道上咣當而過,這在我看來是一幕十分和諧的場景。雞鳴驛原先是一座土城,由于經不起歲月風霜的洗禮,后來出于保護文物的需求而在外加筑了石砌的城墻,失去了黃土的渾重美感,而抵御了歲月的侵蝕。
這里游人很少,驛道上有零星的古玩小店。上年紀的村民坐在驛道兩邊閑待著,一切都是那么安靜,不像是一個旅游景點,更像是一個封閉的小城。走在驛道,踏著當年那青色的石板路,讓人浮想它當年的繁華,只是歲月滄桑,風光不再。雞鳴驛曾因《大話西游》而聞名,許多人為了找尋電影中的深情,抑或是為了憑吊古驛站布滿塵土的魅力而來到這里。
站在千年的古驛城上,我的眼睛仿佛可以穿越時空,看看今天的雞鳴驛,與被玻璃幕墻籠罩著的城市形成鮮明對照。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