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油脂:趨勢機會需等待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文/韋 蕾 字號:【

  目前市場聚焦美盤天氣和馬來西亞棕櫚油局8月產銷存數據,在天氣市尚未結束和產量預估分歧較大情況下,短期走勢或反復。但全球植物油庫存調增,令油脂市場去庫存進程進一步放緩,馬來棕櫚油增產預期未改,加之國內進口利潤出現,棕櫚油庫存或逐步重建,中期走勢難言樂觀,如果7月產量增速超過20%,產量將達到2015年水平,棕櫚油將會充分反映利空轉跌,如果產量增速處于12.5%之下,那未來棕櫚油將繼續在低庫存格局支撐下或沖擊前高再承壓。作為油脂老大其弱勢會拖累整個油脂市場,但相比較而言,另外兩大油脂基本面相對偏樂觀些,雖然國內豆、菜油供應壓力仍大,但大豆到港逐月下滑和榨利虧損,以及菜油臨儲消化完畢,豆菜油遠期供應壓力將減弱,且8月下旬后小包裝備貨需求將展開,豆油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國內供需有望改善,與此同時,8月下旬-9月天氣炒作不容忽視,以及生物柴油政策潛在利多仍存,會給油脂市場一定支撐。總之,8月油脂上方承壓依舊,但下方空間也不宜過分悲觀。

  操作上可以嘗試逢高空棕櫚油01,或者等豆油、菜油調整充分后做多遠月,以及菜棕01、豆棕01擴大機會。豆棕01兩者價差800?850附近進場,目標1000?1150,止損700?750;菜棕油01價差1200?1300進場,目標1400?1500,止損1100。

  期貨市場綜述

  受6月美國農業部種植報告意外利多和美國中西部干旱天氣發酵影響,7月初美豆主力期價從900美分上沖至1047美分高位,與此同時,馬來棕櫚油6月增產不及預期,使得國內油脂突破6月高點開啟一波上漲,但7月中下旬美國主產區迎來降雨令美承壓回調,加之,馬來棕櫚油未來增產預期壓制和國內豆油、菜油供應壓力較大而需求低迷,供大于求格局未改,使得油脂漲幅受限,整體呈現窄幅震蕩上行走勢。其中,連盤菜油、豆油在加拿大和美國天氣炒作帶動下漲幅最大,棕櫚油受進口利潤打開買船增加和豆油消費替代需求疲軟影響漲幅最小。截至7月底,棕櫚油主力較6月漲0.83%、豆油主力漲2.42%、菜油主力跌5.29%。全國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6118元/噸,月度漲200元/噸;全國24度棕櫚油平均價5670元/噸,月度跌25元;國內四級菜油平均價6495元/噸,月度漲204元/噸。

  基本面分析

  (一)國際油脂油料市場多空反復,焦點在美豆單產和馬棕油復產增速預估。

  全球植物油庫存增加,對油脂價格形成拖累

  自2014年全球植物油產量、庫存創紀錄后,全球植物油進入連續兩年的快速去庫存之路,2016/17年度全球植物油期末庫存降至1860萬噸,庫存消費比7.12%,均為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這也為2016年油脂價格走強奠定了基礎。2017/18年度受全球油料恢復性增產,全球植物油產量達到1.95億噸,環比增0.22%,同比增4.66%,總供給增幅環比增0.14%?3.21%,而總需求增幅僅增0.07%,消費增速不及供應增速,最終期末庫存達到2001萬噸,環比增1.11%,同比增7.58%,接近2015/16年度庫存水平;庫存消費比增至7.45%。總體來看,7月美國農業部報告上調植物油產量和需求,但需求增幅不及產量增幅,庫存較6月繼續增加。其中,三大油脂中菜油和豆油需求增速均高于產量增速,去庫存進程尚好,而棕櫚油進入增庫存階段,對新年度油脂價格形成拖累。

  天氣影響仍存,美豆價格上漲有待觀察

  7月底以來美國天氣出現降雨,緩解旱情提升了作物優良率,截至7月30日當周,美豆優良率較前一周回升2%至59%,主產區伊利諾伊州優良率升7%達66%,前期受干熱影響嚴重的南達科他州大豆優良率也提高了2%,但該州作物依然面臨嚴峻考驗,優良率僅為25%。根據最新的干旱監控數據,南達科他州80%的區域處于不同程度的干旱中,其中15%極度干旱。8月美豆進入全面開花期,對于雨水的要求相對較高,據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發布的6-10天的氣象預報顯示,8月8-18日美國西北部地區的降雨量低于正常的幾率較大,也就意味著達科他地區(2017年南、北達科他州大豆種植預估面積分別為540萬和720萬英畝,占8950萬英畝總面積比例的14%)在大豆作物灌漿結莢的需水高峰期,天氣依然干燥,干旱少雨將使大豆作物存在空莢癟粒損產可能,這將促使美豆市場繼續增添天氣風險升水。

  但分析單產下調幅度與美豆供求關系來看,只要單產下滑不低于47.5蒲/英畝,新作庫存仍處于4.13億蒲高位,2017/18年度美豆供需偏松的格局不會動搖,加之南美出口競爭,美豆漲幅受阻,具體關注美國農業部8月10日月度供需報告指引。

  生物柴油政策調整將影響美豆油供需形勢

  7月美國農業部報告下調美豆油舊作的產量、生柴需求和食用需求,同時上調進口數據,其中需求下調超過供應調減幅度,最終舊作庫存增加1.1億磅,達到20.97億磅(95萬噸),使得新作庫存較6月增加至22.92億磅(104萬噸),整體報告中性偏空。

  但實際每年4月份開始,美豆壓榨量逐步下滑,美豆油庫存呈現季節性下降趨勢,9月份達到庫存低點。根據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最新數據,美國6月大豆壓榨量375.8萬噸,低于5月壓榨的406.2萬噸和上年同期的394.8萬噸,但高于5年平均值358.9萬噸,美豆油庫存77.3萬噸,較上月減2.07萬噸,遠低于上年的90.04萬噸和5年均值88.55萬噸。

  從出口來看,7月美豆油單周平均出口進度保持在1.97萬噸,累計出口為近5年來最好水平,截至7月20日,本年度美豆油出口累計銷售94.3萬噸,去年同期僅為84.6萬噸,已完成美國農業部預估的109萬噸的86.7%。整體來看,美豆油出口依然良好,在美豆壓榨放緩背景下,美豆油庫存將繼續下滑,因此舊作結轉庫存或高估。

  其次,根據7月美國農業部報告,美豆油新作生物柴油需求未作調整,而7月28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巡回法院裁決美國環境保護署在制定可再生燃料摻混比例時出錯,命令美國環境保護署重新制定摻混標準。此次裁決意味著美國環境保護署或需重新審視此前調降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的議案,或將使2018年包括乙醇、生物柴油在內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獲得提升,從而使得美豆油生物柴油需求增加,以及美國對阿根廷、印尼生柴雙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比例等問題,都會令新作供需格局有所改變。

  根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局7月數據,馬來6月棕櫚油產量151.4萬噸,環比降8.48%,低于市場預期的162萬噸,6月庫存152.7萬噸,環比降1.93%,低于市場預期的156萬噸,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因齋月假期勞動力匱乏令棕櫚油產量下滑幅度大幅超出市場預期,馬來棕櫚油庫存和產量增速緩慢,低庫存格局延續提振棕櫚油反彈。但美國農業部發布的7月份供需報告繼續上調2017/18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至668.5萬噸,較上年的626.7萬噸增6.7%。其中,印尼棕櫚油產量預計為3600萬噸,較上年增200萬噸;馬來西亞產量預估為2100萬噸,較上年增175萬噸,全球棕櫚油庫存較6月增2.5萬噸至954萬噸,庫存消費比回升至8.65%高位,增產趨勢不變。

  目前市場聚焦馬來西亞棕櫚油局8月產銷數據,雖然對產量增速預估懸殊較大,但整體仍處于增產中,其中南馬棕果廠商公會最新數據顯示,7月1-31日棕櫚油產量環比增39.23%。總之,如果7月產量增速超過20%,就能達到2015年181萬噸的產量水平,棕櫚油行情轉弱概率較大,如果產量增速處于12.5%之下,棕櫚油或在低庫存格局下再次堅挺直到增產坐實。

  (二)國內油脂市場供需壓力仍大,但拐點將至。

  大豆到港量逐月下滑、榨利虧損,豆油遠期供應壓力減弱

  從大豆到港來看,7月大豆到港量最新預期在923.06萬噸,到港量龐大使得油廠被動保持高開機率,壓榨量也達到歷史高峰,豆油正處在季節性消費淡季,導致其庫存快速增長,截至7月28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41.04萬噸,較上個月同期的130.35萬噸增10.69萬噸,增幅為8.2%,較去年同期的111.8萬噸增29.24萬噸,增26.15%。但三季度到港量開始逐步下滑,8月到港量最新預期830萬噸,9月預期680萬噸,遠期供應壓力減弱。此外,國內油廠榨利虧損,當前華東油廠虧損140~170元/噸,山東虧損160~180元/噸,加之養殖需求疲軟,豆粕出貨非常緩慢,令部分油廠脹庫挺油意愿較強,同時華北因為環保檢查也出現部分停機現象,使得豆油壓力稍有喘息。

  棕櫚油進口利潤打開,供應壓力逐步增大

  受內外嚴重倒掛影響,6-7月進口棕櫚油買船較少,使得目前港口棕櫚油庫存達到35.89萬噸偏低水平,較上月同期的48.01萬噸降12.12萬噸,且當前貿易商手中貨源不多,大多貨權集中在工廠手里,因此棕油價格相較其他油脂抗跌。但7月中旬開始棕櫚油進口利潤窗口打開,國內進口量大增,預計8、9月份棕櫚油到港總量達到100萬噸以上,其中8月份進口總量在50?51萬噸左右(其中24度40萬噸,工棕10?11萬噸),9月份進口總量50?51萬噸左右(其中24度40萬噸,工棕10?11萬噸),完全可以滿足國內月度40萬噸剛需,隨著進口利潤持續打開,供應壓力加大,8月中旬后棕櫚油庫存或逐步重建。

  菜油供給壓力逐步釋放

  據海關數據,6月菜籽進口量增加至53.5萬噸,同比增加103%,而隨著進口菜籽榨利變差,三季度國內進口菜籽偏少,7、8月菜籽到港預計各36萬噸,較去年同期均下滑。受此影響,7月底沿海菜籽庫存下滑至55萬噸,較上月的68.95萬噸減少13.95萬噸,降幅20.2%。與此同時,前期國儲拍賣的菜油供應基本快消化完畢,其中湖北拍賣的200萬噸,目前僅剩不到10%左右,流通的較少,都在益海、中糧等大型企業手中,通過自身小包裝消化。加之,臨儲未拍賣的量已經轉為國儲,正常輪換,國內菜油供應壓力釋放,令現貨低位成交有好轉,近幾周菜油提貨速度也較快,截至7月31日,沿海菜油庫存44.6萬噸,較上月45.6萬噸較少1萬噸,其中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下降至93000噸,較上月101900噸減少8900噸,降幅達8.73%,較去年同期106000噸,降幅達12.26%。

  目前國內油脂市場尚未進入季節性需求旺季,市場用量有限,油廠走貨清淡,貿易商及終端企業都減少或推遲采購進度,觀望氣氛較濃。短期來看,油脂消費不樂觀,現貨庫存壓力仍大。但后期來看,中秋及“十一”采購是油脂小包裝備貨的旺季,一般來說,終端企業會提前一個多月采購,今年中秋節在10月4日,小包裝備貨或在8 月中旬陸續展開,目前貿易商和終端手上庫存有限,一旦油脂價格回調到市場心理線或美豆產區天氣再起,貿易商會集中采購,屆時需求啟動將很快消化油脂庫存壓力。

  (三)豆菜油基差有望走強,油脂強弱關系切換。

  從當前價差結構來看,國內一級豆油和棕櫚油現貨價差為370元/噸,比月初擴大147元/噸,去年同期為492元/噸,菜油和一級豆油現貨價差為394元/噸,比月初增加21元/噸,去年同期為100元/噸,為近年來的高位。雖然本月豆棕油現貨價差有所擴大,但仍為偏低水平,豆油對棕櫚油、菜油的性價比優勢增強,有利于豆油終端消費穩中趨升,后期隨著豆油消費量的向好,三大油脂間價差有望恢復。

  其次,豆菜油因前期供需壓力大,基差一直持續走低,目前基差已處于歷史低位水平,疊加豆菜油供應壓力逐步釋放和小包裝備貨需求來臨,豆菜基差或逐步走強。而棕油因國外復產國內庫存重建,基差或逐步走弱。

  (作者單位:長江期貨)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