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陳德忠:蔬菜大棚致富不忘鄉(xiāng)親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農產品市場周刊 作者: 文/龔喜杰 楊 磊 字號:【

  如今,在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新和縣只要說起依其艾日克鎮(zhèn)喀拉塔什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蔬菜村。走進村子,一座座溫室大棚錯落有致,一個個小拱棚緊密相連。

  “我們都是從陳德忠那兒學到的種菜技術。”3月25日,筆者到村里采訪時,種菜的維吾爾族村民這樣說。

  教村民種大棚菜

  “陳德忠就是我的師傅,我們父子倆種菜的技術都是他教的。”73歲的村民馬合木提·庫爾班說。

  馬合木提種植溫室大棚已有十多年,現在他有4座溫室大棚,還有6個小拱棚,每年收入6萬多元。

  “為了學大棚種植,我還專門學了很長時間的漢語,現在不少漢語專業(yè)術語我都能聽懂。”馬合木提說。十多年前,村里不少人靠種植大棚蔬菜致富,馬合木提就和兒子商量著也要跟陳德忠學習大棚種植技術,但家里人卻笑他連一句漢語都不懂,怎么學?

  這讓馬合木提很生氣,專門跑到縣城買了漢語書籍和磁帶,回到家學。

  馬合木提告訴筆者,如今一遇到問題,他還經常到比自己小10歲的陳德忠家,向他請教種植技術。

  喀拉塔什村最先向陳德忠學習溫室大棚種植的是熱合曼·吐拉甫,20年前的春節(jié),當他看到陳德忠的青椒在街上賣到了一公斤8元時,當即就決定要向陳德忠學藝。

  “當時,我先開始教部分村民學習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后來看到我們種蔬菜越來越掙錢,更多的村民來找我學習,有的甚至直接把溫室蓋起來,再到我這里移苗栽種。”陳德忠說,當時村里種大棚最多的時候,共有500多座溫室大棚,1000多座大拱棚,面積達1000多畝。

  “如今我們村不但承擔著縣城的蔬菜供應,還負責給各個村提供菜苗。全村現有溫室大棚282座,大小拱棚一共1000多座。”村黨支部書記熱合買提·買合木提說,他也是陳德忠的學生。

  幫村民一起致富

  陳德忠從小在喀拉塔什村長大,但由于沒有技術,他在村里除了種地沒有找到別的致富門路。1989年,新和縣為解決群眾吃菜難的問題,開設了一個蔬菜種植培訓班,陳德忠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聽了一節(jié)課,結果這個投入少、獲益大的行業(yè)立即吸引了他。

  第二年開春,他抱著一卷地膜,將自己種植麥子的良田改成了大棚,在春季種上了大白菜。

  “大白菜都是6月中旬種的,哪有年初種的?”在家人的質疑聲中,陳德忠在5月份將一棵棵新鮮的大白菜擺上了新和縣城的街頭,由此豐富了當地的蔬菜品種。

  經過三四年的摸索,陳德忠在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成熟掌握之后,開始在8個溫室、50個拱棚進行大規(guī)模種植。

  “當時他就賺了不少錢,還買了桑塔納轎車,大家都震驚了。每天有很多人去找他,要跟他學技術,說是去幫他干活,結果把他大棚里的土都踩實了,他也不惱,還耐心地跟大家講解。”村里的老黨員塔西巴·吐西說,后來誰在種植中遇到了難題,他都會上門“會診”。

  “我們村有1000多人,3000多畝地,在全縣屬于地少的村,但村里人這幾年都發(fā)財了,七八年前不少村民就有好幾萬元的年收入。當時縣里買轎車最多的是我們村,經濟最活躍的也是我們村。大家都感謝陳德忠,一到春節(jié),我們這些維吾爾族村民一波一波地去給他拜年。”塔西巴說。

  帶村民適應市場

  但是,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改變,喀拉塔什村的溫室蔬菜也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蔬菜種植戶艾海提·沙力說,在縣城三四百個人賣菜,菜價還可以,可是涌入上千人賣菜的時候,菜價就一落千丈了,特別是有的年份大家種的蔬菜品種都一樣時,問題就特別明顯。有一年冬天,芹菜便宜到一元錢一公斤,西紅柿五毛錢一公斤,不少人虧得連本都收不回來。

  “這時候,還是陳德忠?guī)ьI我們走出了困境,他說種菜要活,要有跟著市場求變的思路?,F在,我們村民都跟著改變了思路。”馬合木提說,大家不但學會了種菜,還學會了搜集種菜信息。

  “我們到阿克蘇市、庫車縣看人家都種什么,他們種什么,我們就不種什么;他們不種什么,我們就種什么。”馬合木提說,今年他種的黃瓜已經上市,每個大棚輕輕松松收入1萬元,到5月份,就可完成6萬元的收入目標。

  “目前,我們村大部分人都開始賣菜苗,因為縣里很多村都種起了小拱棚蔬菜,菜苗用量很大,現在我們賣菜苗比賣菜還掙錢。”熱合買提說。 (稿件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