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借力茶業全產業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福建省安溪縣農業與茶果局 陳志明 字號:【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茶業,是安溪的民生產業,“一業興,則百業旺”,茶業的可持續發展正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安溪縣的具體實踐。

  2017年是安溪縣茶業的豐收之年。連續9 年位列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安溪鐵觀音以 1424.38 億元,蟬聯中國地理標志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位;“安溪鐵觀音”公用品牌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沉甸甸的殊榮,正如一個個強有力的引擎,助推著安溪茶業在“二次騰飛”道路上加速前行。作為農業部門,工作中我們緊緊圍繞“綠色生態、質量安全、良好品質、產業拓展、品牌提升、文化和技藝傳承”六大方面奮發作為,全力推動安溪茶業可持續發展。

  推動綠色生態可持續

  近年來,安溪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著力通過“縣域大生態—茶山小生態—土壤微生態—無公害清潔化生產”多維度推進綠色生態茶業建設,相繼建成35萬畝高標準生態茶園,大力實施莆永高速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提升茶山綠化水平。今年7月,安溪縣正式被農業部列入2017年全國100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創建縣之一。安溪縣緊密結合2017年全縣茶園生態建設與地力提升行動方案,集中優勢資源,全面推進茶園土壤提質,積極探索有機肥替代化肥“1+x”技術模式,全面推行“樹+草+肥+水+路”和有機茶生產技術的“5+1”有機生態茶園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推動質量安全可持續

  農產品質量安全對于消費者來說,一直都是“一票否決”的重要指標,質量安全不過關,其他品質都無從談起。今年,安溪縣以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契機,積極推進“四化”:一是種管綠色化。全縣建成有機茶園基地3.9萬畝,出口備案基地5萬畝。二是生產標準化。制定《地理標志產品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大力推行安溪鐵觀音生產、初制、加工、銷售標準,企業茶葉標準實施覆蓋率達100%。三是檢打一體化。以兩個國家級茶葉檢驗檢測機構——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國家級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福建)為依托,檢打聯動、一體推進。從2006年起,安溪縣出口茶葉連續12年全部通過官方檢測。四是追溯全程化。建設安溪縣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實現縣域農資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產品可召回”,從茶園到茶葉質量全程保障體系的基本建立,著力打造有“身份證”、看得見的健康好茶。

  推動良好品質可持續

  鐵觀音素以“形如觀音,重如鐵”聞名于世,其獨特的“蘭花香”“觀音韻”,使多少“鐵粉”魂牽夢繞。而它的品質得益于傳統工藝三個階段、十道工序的匠心獨運,是茶葉匠人辛勤汗水的結晶。但近年來,一部分急功近利的茶農,為了節約人工成本,通過使用壓茶機簡單粗暴地將茶葉壓制成型,嚴重背離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粗制濫造,安溪鐵觀音香高味醇的獨特品質被嚴重破壞。今年7月,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對縣域內制售壓茶機進行專項整治,截至10月27日,全縣共清查上報壓茶機19199臺,并已全部封存取締,為安溪鐵觀音的良好品質保駕護航。

  推動產業拓展可持續

  2017年,安溪縣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茶業全產業鏈開拓起到促進作用。尤其在全國開創茶葉莊園業態先河,推動茶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集生產、加工、消費、體驗、文化傳播等為一體的茶葉綜合體,為中國茶產業現代化提供了安溪樣板。目前,安溪茶產業功能已拓展至包裝印刷、機械制造、精深加工、貿易物流、休閑旅游等諸多領域,現有初具規模的特色茶莊園22座,莊園直控茶園面積50000畝;茶葉機械產業領先業界,市場份額占到全國同行業的80%以上,出口東南亞份額占17%;包裝印刷、貿易物流等各類茶配套產業,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海絲茶源•中國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線路名列“2016年度全國茶鄉之旅特色路線”榜首,大茶業體系基本形成。

  推動品牌提升可持續

  品牌是一個產品生命力的象征。2017年,“安溪鐵觀音”入選“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在品牌塑造中,安溪縣建立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宣傳推介、準入使用、管理服務和維權打假綜合體系,以集體品牌引領企業品牌,以企業品牌開拓市場,引導市場“認標消費、認牌選購”,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推動文化和技藝傳承可持續

  文化和技藝傳承需要人才引領,需要一代代茶人持續不斷地發揮“傳幫帶”作用,“國飲”方能源遠流長。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安溪縣茶業人才隊伍建設已呈現金字塔形態,包括兩名安溪鐵觀音大師、十五名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及五名制茶工藝榮譽大師、百名農村實用人才、千名新型職業農民、萬名榜樣茶農在內的人才格局,為技藝傳承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作為全國唯一的綜合性茶業公辦本科院校——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正在源源不斷地為安溪茶產業發展輸送專業人才,這些年輕茶人是安溪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力軍,必將成為未來引領安溪茶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櫛風沐雨平常事,揚帆起航正當時。當前,安溪茶業正處在積蓄能量、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2018年,安溪縣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茶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己任,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奮力拼搏,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