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后,紅薯開始變得甘甜香糯,冬日里紅薯的香氣總能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受。
紅薯是我們飯桌上常見的食物,記憶中它因為饑餓而存在,紅薯貫穿了我的童年。計劃經(jīng)濟時代,糧食定量供應(yīng),一斤糧票可以買到5斤紅薯,每逢肚子餓,總是靠紅薯來救場。在貧困地區(qū),很多人的紅薯記憶不堪回首,長年累月地吃,燒心、打嗝、泛酸、脹氣,他們對紅薯愛恨交加。
如今沒有哪一種食物像紅薯這樣,一夜之間,世道輪回,從司空見慣成為舌尖上的貴族。常見有媒體宣傳,紅薯富含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等,總之營養(yǎng)價值很高,居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選的“十大最佳蔬菜”之首。因此菜市場上,紅薯也常常是暢銷冠軍,雖然價格并不是很便宜。
紅薯的來歷
紅薯,各地叫法不一,有稱番薯,也有叫地瓜或山芋。其實,紅薯并不是我國土產(chǎn),它原產(chǎn)于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到秘魯一帶的熱帶美洲。
15世紀哥倫布到達美洲,那時紅薯已是當(dāng)?shù)氐闹饕魑锪恕K麕Я艘恍┗匚靼嘌溃搅?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紅薯。西班牙水手把紅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紅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
據(jù)記載,旅居菲律賓的華僑、福建長樂人陳振龍于明萬歷年間在菲律賓的呂宋島經(jīng)商,見當(dāng)?shù)丶t薯遍野,生熟均可食用,作用同五谷一樣,人們常用紅薯作主食充饑,便產(chǎn)生了引種回國的念頭。經(jīng)多方努力,他于1593年將紅薯帶回福建,不久試種成功,由于當(dāng)初引進的紅薯外表為紅色,故當(dāng)?shù)厝朔Q其為紅薯。后來,人們逐步認識了紅薯的諸多好處, 因而大量種植,并迅速傳播于各地。由于紅薯為新品種,每到一地,當(dāng)?shù)氐娜藗儽憬o它取一個新名稱,因而紅薯的別名很多。到了清代,在中國東南沿海各省、中部、西南、西北各省都種植了紅薯。現(xiàn)今中國的紅薯種植面積和總產(chǎn)量均占世界首位。
中國紅薯主產(chǎn)區(qū)分別是:安徽泗縣、河北(盧龍、青龍)、福建連城、河南(開封、鄧州、唐河)、山東泗水、四川(南充、宜賓)等地區(qū)。
紅薯一直都受到百姓的喜愛。既能喂養(yǎng)牲畜,人類又能品味香甜。
原來紅薯這么有營養(yǎng)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飲食健康,并提倡食五谷雜糧。紅薯是眾所周知的健康粗糧,富含蛋白質(zhì)、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zhì),強大的抗氧化劑使得這種塊莖呈黃色、橙色、紫色,可以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具有抗癌、保護心臟、預(yù)防糖尿病、減肥等功效,有“長壽食品”之譽。
紅薯里面β-胡蘿卜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賴氨酸。如果紅薯與米面混吃,可以得到更為全面的蛋白質(zhì)補充。就總體營養(yǎng)而言,紅薯可謂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歐美人贊它是“第二面包”。每100克鮮紅薯僅含0.2克脂肪,產(chǎn)生99千卡熱量,大概為大米的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熱能食品。
紅薯塊莖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zhì)等,若以2.5公斤鮮紅薯折成0.5公斤糧食計算,其營養(yǎng)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紅薯所含纖維相當(dāng)于米面的10倍,其質(zhì)地細膩,不傷腸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動,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zhì)在腸道內(nèi)的滯留時間,減少因便秘而引起的人體自身中毒,降低腸道致癌物質(zhì)濃度,預(yù)防痔瘡和大腸癌。同時纖維素能吸收一部分葡萄糖,使血液中含糖量減少,有助于預(yù)防糖尿病。
紅薯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這是一種多糖與蛋白質(zhì)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護作用,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關(guān)節(jié)腔、膜腔的潤滑和血管的彈性,減緩人體器官的老化,提高肌體免疫力。
營養(yǎng)學(xué)家稱紅薯為營養(yǎng)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也是最為理想而又花費不大的健康減肥食物。紅薯餐減肥期間早晚食用為佳,可以搭配些蔬菜和糖分含量較少的水果。
紅薯這樣做,全家都愛吃
紅薯除了常見的蒸紅薯、烤紅薯以及紅薯粥外,你還知道哪些做法呢?這里給大家推薦了幾個紅薯的新鮮吃法,保證全家都愛吃。
紅薯臘腸菜飯:這種菜飯非常適合犯懶的時候做,你要是哪天不想炒菜了就做一鍋菜飯試試吧。紅薯一個,廣式臘腸兩根,卷心菜半個,大米兩小杯;將大米淘凈放進電飯煲,倒入紅薯塊、臘腸粒蓋在大米上燜熟。卷心菜切小塊,下入油鍋煸炒,加鹽炒至稍軟,倒入燜熟的米飯鍋里,用筷子翻拌一下,蓋上鍋蓋再燜十分鐘即可。
蛋煎紅薯絲:紅薯1個,雞蛋2個。紅薯去皮洗凈切成絲,將紅薯絲放入蛋液中,加少許鹽和料酒,充分攪拌均勻。鍋中倒少許油,六成熱時倒入紅薯蛋糊,中火煎制,時而翻幾下,加蓋稍燜一會兒,紅薯絲變軟即可,這個過程大約五分鐘。
紅薯蓮子粥:紅薯、蓮子、紅棗、糯米、紅豆、白糖;紅豆用水泡幾小時,紅棗、蓮子、糯米洗凈,紅薯去皮切塊;將所有食材放入高壓鍋,加水,大火煮10分鐘關(guān)火;吃的時候稍加一些白糖口感更佳。
紅薯圓子姜湯:非常簡單的一道湯,紅薯、糯米小圓子、姜、紅棗、紅糖。寒冬時節(ji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生姜紅薯糖水,甜蜜中夾雜著生姜的香氣,暖胃又暖心。
酸奶紅薯泥:小資的吃法。紅薯、果粒酸奶、鮮奶油、牛奶。將紅薯蒸熟去皮碾壓成泥狀;在紅薯泥中加入牛奶、適量的奶油攪拌均勻定型,酸奶淋在紅薯泥上,同時加點水果、干果之類的小零食做配飾。
紅薯扣醬骨:紅薯、排骨、香菇、蔥段、姜片。將排骨用XO醬、生抽、老抽、糖、料酒腌制半天,紅薯切塊備用;在碗底鋪上香菇,排骨圍在周邊,紅薯放在上面;把腌制排骨剩下的腌汁加入一點清水調(diào)稀倒入碗里,大火蒸1小時出鍋倒扣裝盤。
紅薯的食用禁忌
紅薯含有一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呃逆、放屁。另外紅薯的含糖量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燒心、吐酸水。所以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兒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忌生吃。紅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為紅薯中的淀粉顆粒不經(jīng)高溫破壞,難以消化。
忌單吃。吃紅薯時應(yīng)當(dāng)配合其他的谷類食物,單吃的話,由于蛋白質(zhì)含量較低,會導(dǎo)致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所以,傳統(tǒng)的將紅薯切成塊,和大米一起熬成粥其實是更科學(xué)的。
中醫(yī)認為,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yīng)慎食紅薯。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