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米是我國古老的藥食兩用食品之一。貴州省興仁縣是名副其實的薏仁米之鄉,這里種植薏仁米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也是小白殼薏仁米的原種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其所產的薏仁米具有色白、飽滿、富含蛋白質等特點,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極高。
薏仁米產業的中心在黔西南州興仁、安龍兩縣,興仁縣被國家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薏仁之鄉”稱號,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興仁薏仁”地理保護商標,被國家質監總局授予“興仁薏仁”產品保護標志,獲得了貴州省農委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地”證書,還得到“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等多個項目扶持,已經成為市場認可的品牌。
為拓寬薏仁米產業扶貧路子,黔西南州以興仁縣為核心區,將周邊的安龍縣、晴隆縣和義龍新區,貞豐縣、普安縣部分區域建立薏仁生態經濟區,種植薏仁米60萬畝,為凸顯薏仁產業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以興仁、安龍為中心的貴州薏仁米聚集區探索出了一系列扶貧模式,把共商、共識、共建、共享、共擔“五共”理念貫穿到產業發展全過程,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基金扶持、訂單幫扶、股份合作、托管經營”等產業精準扶貧模式,最大限度讓貧困村、貧困戶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任何產業都離不開科研的推動。興仁縣與清華大學、貴州大學、中國薏仁研究中心、貴州省農科院等10家科研院所就薏仁種植、開發建立了長期科研合作關系。黔西南州目前有以貴州薏仁集團為龍頭的“興仁縣薏仁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以貴州匯珠薏苡集團為龍頭的“安龍縣薏仁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以貴州薏米陽光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的“晴隆縣薏仁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3個省級農業園區,示范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如今,隨著薏仁米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20%以上,興仁縣薏米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把新開發出的薏仁米特色產品帶到全國各地。
“綠色”是貴州薏仁另一個得天獨厚的品質特點,這不僅是因為貴州薏仁主產區都在工業化程度低、環境保護良好的山區,薏仁種植方式傳統,農藥、化肥用量較少,還因為貴州大力推行薏仁標準化生產,建立了一整套“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控制標準體系。《薏仁米栽培技術規范》由興仁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通過并發布,依托加工企業大力發展訂單生產,按照統一供種、統一種植、統一施肥、統一管理、統一收儲等“五個統一”的原則,貴州各薏仁產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企業和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建立健全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質量追蹤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品質的可追溯性,逐步擴大無公害、綠色、有機薏仁栽培示范面積,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
在產品研發方面,研制并生產“薏仁精米”“薏仁精油”“薏仁即食速溶粉”“薏仁谷殼碳”“薏仁保健酒”“薏仁化妝品”等6大系列20多種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區),出口美國、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地。
在興仁農特產品展館,薏仁米的各種特色加工產品有黃金薏米、黑薏米、紅薏米等初級加工品,還有薏米粥片、薏米粉、薏仁烤芙條等10多種深加工產品,甚至護膚精油、谷維素等高端產品,竟然也都是從薏仁米中進一步提取加工而成的。
貴州大學的薏米精深加工研發團隊近3年來開展了系統研究,取得大量可應用成果,在薏仁精米、糙米、碎米、糠麩及擠壓糠五種基質原料理化及功效特性研究的基礎上,重點對益生菌發酵轉化薏仁碎米生理活性物進行檢測、鑒定,并評價其抗氧化活性及抗癌活性,開發了一種富含r-氨基丁酸與抗性淀粉的方便速食營養功能薏米以及一種具有多重生理活性的薏米紅曲茶;研究了精制薏米易酸敗的機理、薏米谷物飲料的組織穩定性及脂質氧化機理以及相應的品質控制技術,揭示了薏米原料預處理方法對餅干品質的影響,并合理配用地方特色食品資源(苦蕎、茶葉、刺梨等)研發系列旅游休閑方便食品等。
在積極開發新產品的同時,興仁的薏米企業還努力探索銷售新渠道。許多企業一手抓好傳統營銷,一手充分利用淘寶、微信、微博等現代化手段促進網上交易,打開電商銷路。現在,興仁的薏仁米已經通過進駐超市、加盟電商等渠道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區),甚至出口到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
近年來,黔西南州把發展薏仁作為重要的支柱和特色優勢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將黔西南打造成全國薏仁集散地和薏仁產業扶貧基地。通過品種選育和精深加工,打造生產、加工、銷售、儲運產業鏈,形成了以產業帶動、產鎮(村)景耦合發展、多業態共融的“一二三產融合”模式。
正是這種政府引導、加強服務及政策優惠的多部門共同協作,以及加大融資平臺建設,為薏仁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帶動了全縣薏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目前興仁薏仁高效農業示范園成為貴州省唯一一個獲得國家財政部扶持的國家級農業示范園區。
(徐平編輯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