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大爺大媽上網買菜的時代來了嗎?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多 樂 字號:【

  “年薪40萬招聘老年產品體驗師”“親情版淘寶上架”——2018年初,阿里就來了2個大動作。

  這表明,阿里要把中老年人當成增量市場去培育。

  據2017年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60歲以上人口高達2.3億,他們中使用手機的比例超過80%,其中不少是智能手機。從阿里數據來看,全國50歲以上的 “剁手軍團”已然十分龐大,僅淘寶天貓上就有近3000萬。其中,50—59歲臨退休人群是絕對主力軍,占比高達75%,大多是90后和80后的爸媽。而在2017年,全國50歲以上的網購人均消費近5000元,人均購買的商品數達到44件,可謂購買力驚人。

  但從2013年的“屌絲經濟”,到2016年的“新中產”,相比之下,中老年人群體,不那么受互聯網重視。“節儉”“固執”,是我們年輕人對他們的印象,而且他們大多數人不會上網。即使有著巨大的基數在,但要培育起來,好像很難。

  難以想象,那些在菜市場為了便宜幾毛錢講價磨破嘴皮的大媽,能忍受既不能講價又不能挑挑揀揀的天貓生鮮。

  我認為,這樣的未來不會太遠。

  為什么呢?

  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第一個關于中年婦女

  我的家在南方一個準二線城市,我媽今年50多歲,即將從事業單位退休,是個清閑的中年婦女。下班后,除了家務,她最常做的事就是斜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正因如此,她的“第一次”給了電視購物。

  那天,也許是這次的主持人特別有煽動力,也許是她剛剛用那口好幾年的舊鍋煮湯看著心塞,面對已經看了多遍的廣告,我媽鬼使神差地拿起電話,撥通了屏幕下方的號碼。

  第一次,她買了一套漂亮的德國產廚具。她說質量好,性價比高,很滿意。

  “這個比商場便宜多了,商場一個就賣一兩千了,電視購物一套才1888!還送了鍋鏟和勺子!”電話里媽媽興奮地告訴我。

  嘗到甜頭后,我媽很快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瘋狂倒也說不上,頻率是兩三個月一次。她買東西的傾向性非常明顯——幾乎都是廚房用具。所以現在我家里有一整套的德國鋼鍋、空氣炸鍋、光波爐......還有三臺豆漿機(她酷愛喝豆漿,所以每次九陽出新款她就會買)。

  事實證明,中年婦女對廚房用品的購買欲望是非常強烈的,不亞于年輕女孩買化妝品,只不過過去她們沒錢,也沒購買渠道。

  廚房就是她們的“領地”,廚具就是她們的“財產”,那么,食材又是什么呢?

  距離我媽第一次電視購物已經過去3年了,后來她學會了淘寶,更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買得最多的依然是吃的,她仿佛一下子意識到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吃的。

  她買過湖北產的蓮藕,她告訴我,很久以前就聽說湖北的藕特別糯特別好吃,果然名不虛傳;還有山東產的蘋果,吃了才知道什么叫蘋果。還有進口牛排,她電話里高興地和我說:“過年回家我做西餐廳那種牛排給你吃!”

  于是她又在網上買了一套吃西餐用的刀叉。

  美食會給人幸福感,而幸福感是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需要的。

  我的家庭,是在這座城市里再常見不過的普通家庭。后來我逐漸了解到,我媽這種“覺醒”的中年婦女也并非個例,周圍的許多同學,我們父母年齡相仿,他們幾乎都對網購爆發了空前的興趣。

  第二個關于老年人

  我奶奶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幾年前子女們買東西孝敬她,她總要責怪幾句“年輕人亂花錢”。

  去年我買了兩個新疆蜜瓜寄回去,我奶奶說她這輩子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蜜瓜。

  不夸張。以前南方怎么可能吃得到新疆的水果呢?

  這回我告訴她蜜瓜40元一個時,她欣然接受:“我們那么老了,吃點好的不過分。”

  其實老年人沒有我們想象的頑固,只是因為他們生在不互聯網時代,他們看到的世界比我們小得多。

  這十年來,我親眼見證了家里買米,價格從1元/斤到5元/斤,并不是因為米價漲了(現在同樣有1元/斤的米),而是因為店里過去沒有5元/斤的米。

  阿里做中老年人的增量市場,一方面直接瞄準中老年人,培養他們的消費習慣;另一方面就針對他們的子女,用親情打動他們,讓他們記得為自己的父母“買單”。

  網絡、物流、媒體,這些事物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受到影響的將不僅是年輕一代。

  世界越來越小,不僅是這些年網絡上發起越來越多關于“豆腐腦吃咸的還是甜的”“北方人怕冷還是南方人怕冷”這樣的南北大討論,還有南方人吃到北方的五常大米,北方人吃到南方的砂糖橘等等。

  中老年人群體的特點是什么?他們對食材的關注度比年輕人更高,所以這個市場,必然會給農產品帶來更多的機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