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秭歸臍橙 橙香四季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編輯 周圓圓整理 字號:【

  秭歸縣位于湖北省西部,地處長江三峽大壩庫首,培植柑橘歷史悠久,是中國首個“中國臍橙之鄉”,同時也是屈原故里,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就在這里寫下了《橘頌》名篇。現存明清兩代的9部《歸州志》中也都有橘、橙等種植記載。秭歸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臍橙之鄉”,總人口42.3萬人,近18萬人種植臍橙。秭歸臍橙總種植面積近30萬畝,產量近40萬噸,有6個鄉鎮臍橙面積過萬畝、產量過萬噸,郭家壩鎮、歸州鎮、水田壩鄉、沙鎮溪鎮是全縣最大的四個臍橙集中產區。

  一年四季有鮮橙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學會副主席、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教授說:“中國臍橙看秭歸,秭歸臍橙管理水平領先全國一般臍橙產區5?8年”。秭歸縣不斷引進、篩選、推廣新品種。貯備柑橘品種103個(其中臍橙37個,在國內同級貯備最多),利用三峽庫區“湖北冬暖中心”的特殊氣候優勢,創新發展,選育形成了“春有倫晚、夏有蜜奈(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一年四季均有鮮橙”的產品格局,是全國唯一全年有鮮橙供應的柑橘產區。

  倫晚:晚熟品種,花果同枝。其生長周期長,頭一年春季開花,第二年春季果子成熟。倫晚果皮硬且光滑,淺橙紅色,外觀漂亮,臍小,果實近圓球形,果實中等大小,果皮較薄,易裂果,肉質致密脆嫩。果汁率45.5%,可食率74.1%。成熟期在每年3~4月份。喜歡吃甜口橙子的推薦倫晚。

  夏橙:果實橢圓形或長圓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50克?190克,果皮橙黃至橙紅色,表面較光滑,多汁,酸甜適度,富香氣。夏橙于頭年四月開花,次年四月中下旬成熟,花果同樹,獨具特色,是調節水果市場的佳品。

  九月紅:因農歷九月開始成熟而得名,是早紅的臍橙品種。九月紅果肉橙紅。因囊壁較薄,易剝皮,肉質細嫩,果汁含量高,甜中帶酸,無核。果實大小中等,果實球形,單果重200克左右,較易剝皮果,香氣似羅伯遜臍橙,可食率達88%。耐貯藏、耐寒,若留樹至11月中旬品質最佳。

  紐荷爾:果實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個兒大,多為閉臍。果面光滑,果色橙紅,外觀漂亮,肉質脆嫩、汁多濃甜,品質上等,單果重180克?250克,可食率73?75%。

  長紅:它是紐荷爾臍橙的變種,果實橢圓形或鵝蛋型,酷似美國新奇士臍橙,果皮著色鮮艷,果橙紅,果汁甜酸適口,富有香氣,入口化渣,單果重220克~300克,成熟期在11月中上旬。

  品質與加工成就秭歸臍橙

  秭歸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獨特的氣候。土壤適宜、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越,讓秭歸臍橙獨秀橘林,富含VC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果大無核、皮薄光滑、橙紅靚麗、肉脆汁多、風味濃郁、酸甜可口”的特殊品質。產品深受全國消費者青睞,遠銷至港澳、俄羅斯、新加坡、中東、歐洲等120個地區和國家。

  近幾年,秭歸臍橙種植面積與產量快速攀升,峽江兩岸,正崛起一座“秭歸大果園”。秭歸臍橙深加工產品達100多個,正在實現“從花到果、從皮到渣、吃干榨盡”的“零廢棄加工綜合利用”。

  2016年有12個鄉鎮116個村5.8萬戶共約17.9萬人種柑28.8萬畝,年產38.3萬噸。秭歸臍橙拓展“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模式,現有臍橙深加工龍頭企業3個,產銷合作社100多個,打蠟包裝廠55家,經銷商200多人,擁有打蠟、分級、包裝設備50多臺(套),年處理鮮果能力40萬噸。產品及包裝均按照協會制定的《秭歸臍橙》(DB42/324-2005)等8個省、縣標準組織生產。

  造福秭歸百姓

  據統計,2016年全縣柑農收入15億元以上,其中郭家壩鎮鄧家坡村收入超過1億元,12個村收入超過0.5億元,35個村收入超過0.1億元。秭歸臍橙成為了秭歸縣的支柱產業,農民的致富之寶,興起了秭歸旅游,改善了植被,造福了秭歸百姓。

  52歲的合作社理事長高強一家人承包了130畝果園,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多萬元,純收入60多萬元。通過稀植大株和疏株間伐,果樹結實率大增,他家一株臍橙掛果550斤。通過自動化肥水一體化管理,既保證了不同果樹對肥水的不同需求,也減少傳統漫灌肥水浪費,節約勞力。果樹下種植青草,保持土壤墑情,綠肥還田。

  距縣城70多公里的兩河口鎮土珠廟村三組,58歲的魯作茂種了800株長紅。“沒想到去年賣了10多萬元。”老魯樂呵呵地說,為爭取今年有更好收成,他加大了投入,“去年每株投入約4元,今年投7元。”土珠廟黨總支書記周立金介紹,行情好了,不用號召,老百姓都在橘園里忙著呢,多年不見的橘園翻耕,又回來了。

  正如那句話:一年好景君須記,盡在秭歸臍橙村。橙黃橘綠不稀奇,秭歸臍橙香四季。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