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夏洪保:走在希望田野上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張正興 字號:【

  身穿工作服,肩背噴霧器,在大棚里來來回回地噴灑農藥,專注而又認真地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這個忙碌的大塊頭身影,就是上栗縣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金泰農莊的創始人、大進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夏洪保。

  即使現在已經頗有成就,夏洪保還是不忘農民本色,奔波于農莊之間,在提高農產品品質上下功夫,農莊的工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夏”。沒有一條路是一帆風順的,農業創業之路往往更是荊棘叢生。老夏的農業之路走了近10年,有失敗,也有成功;有淚水,也有歡笑。

  門外漢孤膽闖農門

  2008年,這一年金融危機爆發了,這一年也是夏洪保“棄工從農”的轉折點。

  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夏洪保在上海青浦區創立的工廠也遇到了困難,他打算另尋發展之路。出身農村的他,從小對農業、農村有著特殊的依戀情結,再加上在上海創立的工廠位于上海青浦區青東農場上,每天出門就可以看到農場,眼前的風景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他,這一年他決定“棄工從農”。

  2009年,他來到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麻田村流轉680畝土地,成立了上栗縣金泰農業科技園,開始了他的農業之路。

  “當時的我其實是個農業的 ‘門外漢’,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和一身闖勁來到了上栗”。在談起當時投身農業的場景時,夏洪保回憶道。但是剛起步,夏洪保的農業之路就遭遇了重創。

  七月炎炎,眼看著禾苗進入了灌漿期,甜瓜也即將上市,本將是豐收的時候,一場洪水將園區變成了汪洋,所有農作物全被泡壞,老夏的上百萬元投資全都打了水漂。園區沒有產出,后續投資又跟不上,導致整個產業陷入了困境。“我骨子里就沒有‘放棄’這兩個字”,在被問起當時有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時,夏洪保斬釘截鐵地說到。

  遇困難政府來幫忙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老夏的創業陷入困境的時候,市、縣兩級農業部門來到園區向他伸出了援手,為他介紹了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對園區的種植結構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并給予技術指導和項目支持。

  “我是真心感謝黨和政府,黨和政府的‘雪中送炭’,不僅幫助我渡過了難關,還幫我找回了決心和信心。”提起當時轉危為安的情景,老夏依舊激動。

  轉思路農業再出發

  2010年,老夏調整了思路,決定往果業休閑農業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上栗縣農業、水務、農工部等部門扶持了400多萬元,幫助園區進行土地整理、農田改造、修建溝渠排灌設施等,徹底解決了內澇問題,園區發展慢慢步入正軌。

  上栗縣農業局、供銷社、赤山鎮政府等還在農業設施建設改造、農資、農技購置補貼政策方面不斷向他提供扶持。

  通過幾年的發展,金泰農業科技園完成了道路硬化、綠化、美化以及休閑設施建設,引進了超錦繡黃桃、冰糖柚、桑葚等一系列優質品種,成為一座生態農業休閑大觀園,年收入達680多萬元。

  謀電商對接供銷e家

  夏洪保對農業的探索,不止于休閑農業。

  為了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完善公司發展體系,他想到了發展農村電商。

  在農村電商平臺的選擇上,他考慮許久,選擇了對接供銷e家。

  供銷e家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統一的綜合性電商平臺,致力于農產品上行、電商興農。在各個省市均有供銷e家的運營中心,網點廣而密,資源優勢顯著。

  他了解到去年供銷e家江西的省級運營平臺——江西省供銷電商公司幫助上栗縣打造了煙花爆竹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促進了縣域商貿經濟的發展,從這一件事上,他看到了供銷e家的為農服務的決心和做實事的力量。

  雖然林林總總的農村電商平臺在農村經歷了刷墻運動,也逐步為人所熟悉,但是他覺得農村電商和城市電商不一樣,農村電商更為復雜,面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尤為突出,農村電商需要真正的為農服務的“國家隊”,所以經過幾番考慮,他選擇供銷e家。

  致富不忘助鄉親

  “愛是一個圓圈,通過傳遞,又會回到原點”。這是夏洪保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農業致富的路上,夏洪保始終用他的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他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帶動模式,引導了周邊1000多個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幫助了很多年齡偏大在家耕作的農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每戶年均增收3600元以上,帶動了上栗縣農民增收致富。

  出身農村的他深知家庭貧窮對于小孩來說意味著什么,貧窮會剝奪人的很多選擇,甚至有時候是沒得選。

  為了幫助貧困家庭,減少失學兒童的數量。他加入了上栗縣仁泰教育助學基金會、志愿者協會,累計捐助貧困家庭十余萬元,幫助失學兒童20多名;為了方便孩子們上下學,他幫助出資修建水泥路。

  作為一個來自湖北,扎根江西上栗麻田村的農民企業家,他時刻不忘幫助赤山鎮、麻田村的貧困農民。

  “是政府的幫助和群眾的支持讓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上栗赤山就是我的家,感謝家人們對我的寬容與厚愛,我要為家鄉的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是老夏的肺腑之言。

  身穿工作服,肩背噴霧器,在大棚里來來回回地噴灑農藥,專注而又認真地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這個忙碌的大塊頭身影,就是上栗縣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金泰農莊的創始人、大進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夏洪保。

  即使現在已經頗有成就,夏洪保還是不忘農民本色,奔波于農莊之間,在提高農產品品質上下功夫,農莊的工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夏”。沒有一條路是一帆風順的,農業創業之路往往更是荊棘叢生。老夏的農業之路走了近10年,有失敗,也有成功;有淚水,也有歡笑。

  門外漢孤膽闖農門

  2008年,這一年金融危機爆發了,這一年也是夏洪保“棄工從農”的轉折點。

  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夏洪保在上海青浦區創立的工廠也遇到了困難,他打算另尋發展之路。出身農村的他,從小對農業、農村有著特殊的依戀情結,再加上在上海創立的工廠位于上海青浦區青東農場上,每天出門就可以看到農場,眼前的風景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他,這一年他決定“棄工從農”。

  2009年,他來到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赤山鎮麻田村流轉680畝土地,成立了上栗縣金泰農業科技園,開始了他的農業之路。

  “當時的我其實是個農業的 ‘門外漢’,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和一身闖勁來到了上栗”。在談起當時投身農業的場景時,夏洪保回憶道。但是剛起步,夏洪保的農業之路就遭遇了重創。

  七月炎炎,眼看著禾苗進入了灌漿期,甜瓜也即將上市,本將是豐收的時候,一場洪水將園區變成了汪洋,所有農作物全被泡壞,老夏的上百萬元投資全都打了水漂。園區沒有產出,后續投資又跟不上,導致整個產業陷入了困境。“我骨子里就沒有‘放棄’這兩個字”,在被問起當時有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時,夏洪保斬釘截鐵地說到。

  遇困難政府來幫忙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老夏的創業陷入困境的時候,市、縣兩級農業部門來到園區向他伸出了援手,為他介紹了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對園區的種植結構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并給予技術指導和項目支持。

  “我是真心感謝黨和政府,黨和政府的‘雪中送炭’,不僅幫助我渡過了難關,還幫我找回了決心和信心。”提起當時轉危為安的情景,老夏依舊激動。

  轉思路農業再出發

  2010年,老夏調整了思路,決定往果業休閑農業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上栗縣農業、水務、農工部等部門扶持了400多萬元,幫助園區進行土地整理、農田改造、修建溝渠排灌設施等,徹底解決了內澇問題,園區發展慢慢步入正軌。

  上栗縣農業局、供銷社、赤山鎮政府等還在農業設施建設改造、農資、農技購置補貼政策方面不斷向他提供扶持。

  通過幾年的發展,金泰農業科技園完成了道路硬化、綠化、美化以及休閑設施建設,引進了超錦繡黃桃、冰糖柚、桑葚等一系列優質品種,成為一座生態農業休閑大觀園,年收入達680多萬元。

  謀電商對接供銷e家

  夏洪保對農業的探索,不止于休閑農業。

  為了利用互聯網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完善公司發展體系,他想到了發展農村電商。

  在農村電商平臺的選擇上,他考慮許久,選擇了對接供銷e家。

  供銷e家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統一的綜合性電商平臺,致力于農產品上行、電商興農。在各個省市均有供銷e家的運營中心,網點廣而密,資源優勢顯著。

  他了解到去年供銷e家江西的省級運營平臺——江西省供銷電商公司幫助上栗縣打造了煙花爆竹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促進了縣域商貿經濟的發展,從這一件事上,他看到了供銷e家的為農服務的決心和做實事的力量。

  雖然林林總總的農村電商平臺在農村經歷了刷墻運動,也逐步為人所熟悉,但是他覺得農村電商和城市電商不一樣,農村電商更為復雜,面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尤為突出,農村電商需要真正的為農服務的“國家隊”,所以經過幾番考慮,他選擇供銷e家。

  致富不忘助鄉親

  “愛是一個圓圈,通過傳遞,又會回到原點”。這是夏洪保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農業致富的路上,夏洪保始終用他的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他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帶動模式,引導了周邊1000多個農戶發展農業產業,幫助了很多年齡偏大在家耕作的農民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每戶年均增收3600元以上,帶動了上栗縣農民增收致富。

  出身農村的他深知家庭貧窮對于小孩來說意味著什么,貧窮會剝奪人的很多選擇,甚至有時候是沒得選。

  為了幫助貧困家庭,減少失學兒童的數量。他加入了上栗縣仁泰教育助學基金會、志愿者協會,累計捐助貧困家庭十余萬元,幫助失學兒童20多名;為了方便孩子們上下學,他幫助出資修建水泥路。

  作為一個來自湖北,扎根江西上栗麻田村的農民企業家,他時刻不忘幫助赤山鎮、麻田村的貧困農民。

  “是政府的幫助和群眾的支持讓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上栗赤山就是我的家,感謝家人們對我的寬容與厚愛,我要為家鄉的建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是老夏的肺腑之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