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7年12月25日-31日),我國中東部出現雨雪天氣,有利于小麥越冬,而美國產區低溫異常,但暫不對小麥生長構成嚴重威脅。根據USDA的報告,美國堪薩斯、俄克拉荷馬及伊利諾伊的冬小麥優良率較2016年11月明顯下滑。不過,之后氣溫逐步回升,1月7日前后,中部平原最低溫度已經在0℃上下,冬小麥生長環境得到改善。
我國作物產區
北方大部氣溫偏低。其中,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有利于麥田土壤增墑和冬小麥越冬,但降溫降雪對物流作業不利。南方大部氣溫也偏低,有利于冬小麥和油菜的生長。
本周周一(2018年1月1日)開始,東北地區和南方仍有降水,但范圍縮小。預計9日以后,國內大部分地區天氣回歸晴朗干燥,僅華南、東北及新疆局部地區將出現10毫米的少量降水,有利于冬小麥分蘗和油菜的出苗生長。
北美作物產區
上周初,美國產區沒有明顯雨雪天氣,大部分小麥產區均有輕度以上的旱情出現。不過,周末,以密蘇里、伊利諾伊為中心,出現大面積雨雪天氣,產區墑情得到改善。
本周,美國大平原地區預計維持上周末的溫暖天氣,冬小麥基本不會受到明顯的低溫威脅。本周三前后,北部產區將會出現大范圍降雪,積雪厚度將明顯增加,而其氣溫原因,堪薩斯、伊利諾伊一線以南表現為降雨,對增墑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南美作物產區
上周,巴西中西部及東北部降水量增加,包括戈亞斯、米納斯加拉斯及東北部產區等前期降水偏少的地區,均得到水分補充。上周五前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北部、圣菲南部及科爾多巴南部出現降雨,局地短時降水量良好,但持續時間及影響范圍有限,僅對部分產區的墑情起到改善作用,總體環境仍偏干。
本周二之后,阿根廷產區將出現小雨,難以對墑情起到大的幫助。同時,氣溫將重新回到偏高水平,干熱天氣勢必困擾作物生長。本周后期,巴西南里奧格蘭德預計有雨,但降水量偏少。
東南亞作物產區
上周,在馬來群島棕櫚產區,四大半島均有不同程度的強降雨,尤其是西馬來和蘇門答臘,雨量較常年偏多100毫米以上,局地出現洪水,不利于棕櫚的采收。
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高峰已過,2017年11月正式步入減產周期,12月產量繼續減少。減產季疊加出口好轉,將緩解庫存不斷攀升和需求疲軟的壓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