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杜鵑爛漫。2018年4月26日,第二屆全國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在美麗富饒的大別山腹地、素有“西山藥庫”美譽的安徽省金寨縣隆重舉行。社會各界熱切的目光,投向了這里的綠水青山。
發展菌藥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蒞臨金寨考察時,對加快革命老區產業精準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老區要脫貧也要致富,產業扶貧至關重要。
大別山腹地金寨,地處北緯31°,山水相間,環境優美,素有靈芝之鄉、長壽之鄉、大別山旅游勝地的美譽。這里名貴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食用菌產業優秀主產基地縣。“本屆大會既是共商菌藥產業發展盛會,更是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金寨時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指示的又一具體行動。” 開幕式上,金寨縣縣長汪冬說,第二屆全國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之際,正值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金寨兩周年,這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舉措,必將促進金寨菌藥資源的科學、有序開發,為產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增添強勁動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藥用菌產業既是金寨的特色支柱產業,更是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富民產業。2016年全國首個藥用菌大市場落戶金寨,有450家中藥材經銷商入駐,30多家中藥材企業開辦了電子商務旗艦店、天貓店等, 目前,金寨已成為全國靈芝、茯苓、天麻等藥用菌交易主要集散地。金寨天麻年銷售3.5萬噸,靈芝年銷售4200噸,年產值達30億元, 其中靈芝孢子粉的交易量占全國的60%,全縣有20萬人從事食藥用菌的生產加工,其中貧困人口6萬人。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李玉,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長周恩龍共同為“大別山菌物藥資源保育區”揭牌,中國食用菌協會批準授予金寨縣“中國藥用菌之都”“信用藥用菌主產區”。山東友和菌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蟲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國知名食藥用菌企業與金寨縣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北京醫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藥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志彬、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若蕓、中國食用菌協會顧問高益槐等與會專家,分享了藥用菌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科技研發成果,展望藥用菌產業發展趨勢,一起獻智獻策推動藥用菌產業發展成長,以加快使藥用菌產業成為貧困山區、革命老區人民精準脫貧的幸福產業。
“授予我們中國藥用菌之都,不僅是光鮮閃亮的名號,更重要的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成為全國食用菌產量最高、規模最大、品種最多、質量最優的示范縣,讓藥用菌產業成為帶動脫貧攻堅,助推金寨摘帽的支柱產業。”對金寨縣藥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汪冬信心滿滿。
順勢而為 打造百億產業
近年來,金寨縣委、縣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加強菌物藥種質資源保護,致力于藥用菌產業品質提升,金寨縣的菌藥產業發展迅速,并成為金寨縣現代農業支柱產業之一,這也加大了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中藥產業的決心。
“早在2014年,縣委、縣政府就把中藥材列為重點支持發展的八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制定了全縣中藥材產業2014年—2016年三年倍增計劃,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組,與安徽農業大學建立合作。‘十二五’期間,已在國家商標局成功注冊了‘金寨靈芝’‘金寨天麻’‘金寨茯苓’‘金寨西洋參’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金寨縣委常委汪洪濤告訴記者,作為全國22個藥材基地縣之一、6個茯苓基地縣之一,今年初,金寨縣委、縣政府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堅持“生態立縣、綠色富縣”戰略,著力打造靈芝、天麻、茯苓等藥用菌產業。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推動“西山藥庫”建設,助推精準脫貧的方案》,堅持綠色發展、品質優先、注重科技,突出六大品種,支持七個環節,實施六大項目。其中重點就是建設李玉院士在2016年第一屆藥用菌產業大會上倡導的“一區兩館五庫”,即:建設大別山菌物藥資源保育區,大別山特色菌物藥展示館和大型菌物藥標本館,建設大別山菌物菌種庫、菌物組織庫、菌物基因庫、大型菌物有效成分庫、菌物資源信息庫。現在,全縣一大批藥用菌營銷隊伍活躍在全國各大城市,全縣年營銷額300萬元以上的大戶有300余家,初加工天麻1000噸以上的有500余戶,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藥用菌加工企業達17家。藥用菌產業既是金寨的特色支柱產業,更是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朝陽產業。
“未來,還需要一步步踏實地往前走。”談及今后在發展中藥材產業方面的主要思路和目標,汪洪濤語氣堅定。“‘十三五’期間,通過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爭到2022年把金寨打造成集中藥產業、醫療、養生、科研、旅游、文化為一體的全國中藥產業重點縣,中藥全產業鏈總產值將達100億元。”
借大會東風 促產業升級
本屆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位企業家、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北京醫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藥理學會名譽理事長林志彬,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若蕓,中國食用菌協會顧問高益槐等與會專家,紛紛獻智獻策,助力藥用菌產業加快發展。
“這次大會,業界大咖齊聚,專家學者云集,新思路新經驗新模式碰撞,給金寨食藥用菌產業帶來了難得的學習、提升機會。” 金寨縣農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唐玉龍告訴記者,該縣將借全國大會的東風,加快金寨食藥用菌產業發展。
金寨縣境內藥用菌資源豐富,共有藥源動植物273科1363種。金寨人工栽培藥用菌歷史悠久,全縣現有中藥材面積達16萬畝,總產值30億元,20萬余人從事藥用菌生產和經營。藥用菌品質十分優良,具有明顯道地藥材的特征,已建立了靈芝、茯苓2個安徽“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藥用菌品牌盛名遠揚,現已有5個企業商標獲省市著名(知名)商標,認證了9家中藥材企業12個有機生產基地、15個有機產品,有4家健字號、1家藥字號批文。
第二屆全國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不僅契合時代的脈搏,傳遞出明確的市場信號而且總結出可推廣可復制的發展經驗,產業模式和技術路線,有助于引領藥用菌產業健康發展,使藥用菌產業成為貧困山區、革命老區人民精準脫貧的幸福產業,成為21世紀支撐健康中國的朝陽產業。“在金寨舉辦的全國藥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必將激勵和感召金寨各類新型食用菌經營主體振奮精神,開拓創新,自覺念好生態經,打好智慧牌,唱好品牌戲,做優做強特色菌藥,推動食藥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全縣農業現代化進程。”對藥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與不斷壯大,唐玉龍充滿期待和信心。
“今后,我們將在育種研發上下功夫,在擴大基地上下功夫,在生產技術專業化、產品標準化上下功夫,在兩個市場開拓上下功夫,并借助本次大會,把安惠、友和莊園、蟲草源等諸多優質企業和蘑菇小鎮引入金寨來,更為重要的是在講誠信、守信用上下功夫,讓金寨菌藥成為綠色、生態、地道、放心的代名詞。也只有如此,我們才不愧為中國藥用菌之都、信用藥用菌生產區。”汪冬如是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