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歲的張連會是深州蜜桃核心產區——河北省深州市穆村鄉馬莊村一位有著40余年蜜桃種植經驗的老把式。在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他就開始種植蜜桃,也親眼見證了深州蜜桃發展壯大的歷程。日益火爆的生態旅游也讓他嘗到了甜頭。
在深州蜜桃觀光園核心位置上有張連會一處蜜桃園。地頭建有觀花臺,他的蜜桃園是附近面積最大的一塊,有4.5畝,也是樹齡最長的蜜桃園之一,有著38年的樹齡。蒼勁有力的枝干,雄壯龐大的樹形,宛如“盆景”,每年大量的游人來此觀花。
這片蜜桃園是20世紀80年代初,剛開始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張連會種的。30多年來,張連會按照祖輩相傳的種植技術,堅持古法種植,精心管理,傾注了一生的心血。“這片果園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感情深厚!”張連會介紹說,每年都有游人攀枝上樹觀花拍照,稍有不慎就會折斷樹枝,很是心疼,自己都會文明地勸說。
張連會說:“生態旅游最大的好處是提升了深州蜜桃的知名度,春季觀花的游客,秋季往往會成為買桃人。”由于張連會的果園緊臨觀光臺,站在觀花臺便可俯瞰果園,賞桃花遠景。走下觀花臺進入園中,便可近距離觀賞桃花。近年來,他專門在果園內修建了甬道,為游人園中觀花提供方便,還印制了名片,在桃花節時一邊介紹深州蜜桃,一邊分發給游人。
張連會介紹,每年桃花節,本村及周邊的老鄉們都會拿來自制的虎頭鞋、桃木掛件等小飾品和野菜、蜜桃罐頭、字畫等前來售賣,地頭邊這條路宛如一條深州特色物品展示街,非常熱鬧。老伴李端穩也會采下自家種的香椿拿到地頭進行售賣,1元錢一小把,讓游人觀花的同時嘗到純天然的野菜。
桃花節不為賺錢,只以“花”為媒迎客來,這是張連會和好多蜜桃種植戶的共同心聲。因為他們有信心,憑著深州蜜桃的靚麗名片、優良水土、古法種植模式,一定會讓深州蜜桃更好地打開市場,飛入千家萬戶餐桌上。
為進一步提升蜜桃品質,2007年,張連會牽頭成立了深州市西馬莊蜜桃專業合作社,將零散農戶整合起來求發展,社員們經常在一起交流種植經驗,參加學習培訓,共同提高管理技術,共同增收致富。桃花節前,在上級部門和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張連會免費為全村4年以上蜜桃樹發放有機肥1700多噸,生物誘蟲燈基本覆蓋全村蜜桃園,推動土壤改良,提升蜜桃品質。
“優良水土+科學管理+旅游推介=蜜桃品牌”。實踐證明,張連會古法種植的這片蜜桃堅守至今是正確的,這也是深州蜜桃種植戶理念轉變的一個縮影。蜜桃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六七十畝,逐漸擴大種植面積,到今天的4000多畝,也經歷單純追求產量到品質至上的轉變,從幾元一斤到今天的蜜桃論個賣,深州蜜桃的品牌越來越靚。張連會說,自己這幾畝蜜桃非常好賣,幾乎都是觀花的游客和老客戶,年收入最多時達20多萬元,蜜桃種植讓咱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