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劉少軍:讓百姓的菜籃子里多條魚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郭芝桃 字號:【

  岳麓山下、湘江河畔,湖南省魚類遺傳育種中心實驗基地,大大小小34個魚池,近120個大魚缸,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魚缸邊觀察魚苗生長情況。

  他用近30年的觀察、思考、實驗和應用,一點點敲開了世界同行對魚類遠緣雜交不可育的認識堅冰。他就是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少軍。

  “讓中國人吃好魚,吃放心魚。”這是劉少軍的心愿。1989年碩士畢業后,劉少軍的工作地點就在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魚類發育生物學研究室。

  劉少軍告訴筆者,他父親劉筠為解決我國四大家魚的人工繁殖的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他將延續其父親未完成的科研,這是一種使命。

  劉少軍團隊通過雌核發育等方法,進一步研制出了改良四倍體鯽鯉品系,提高了該四倍體魚的生長速度、繁殖力和群體數量,將改良四倍體鯽鯉品系與改良二倍體紅鯽等二倍體魚雜交,研制出了湘云鯽2號等改良三倍體魚,它們不僅保留了湘云鯽不育、生長快、抗逆性強等優點,而且在肉質、體型等方面更具有特色。

  劉少軍的研究顯示,魚類遠緣雜交是能夠兩性可育的,這也許就是世界上魚的種類如此之多的原因。

  劉少軍從父親手上接過接力棒,30多年凝聚了父子兩代人的心血,持之以恒做好不同階段的科學研究。

  劉少軍主持研制的湘云鯽2號、雜交翹嘴魴、鳊鲴雜交魚、合方鯽等4個優良品種獲得國家水產新品種證書。湘云鯽2號等改良三倍體魚在全國28個省市推廣養殖,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對魚比對我自己的孩子更細心,陪伴魚比陪伴我的親人時間更多。”劉少軍說。

  在每年的3—6月魚類產卵季節,劉少軍只要在長沙,一定待在實驗基地干活。“魚類產卵從凌晨四五點就開始了,我們要觀察魚類產卵情況,作息時間就得跟著魚類走。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劉少軍對此習以為常。

  早出晚歸,一次次從成百上千條雜交魚里收集珍貴的精液、卵子,小心翼翼放進培養皿里守候奇跡出現。

  “我不僅僅是一個科研漁夫,更重要的使命是教書育人,這才是我的老本行。”劉少軍聊起他的學生,滿臉慈愛。近30年來一直堅持在教學一線,承擔了多項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培養了24名博士生、53名碩士生、3名博士后,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本科生;積極為研究生提供出國學習機會,先后送多名研究生到美國、法國等國家學習深造。

  劉少軍的助手覃欽博副教授回憶:“2008年冰災時,劉老師帶著我們堅守在基地,每天帶頭破冰,很多寶貴的魚類資源才得以保留下來。”

  “劉老師是我們師兄弟的偶像,對待科研非常嚴格,只要他在長沙,每天都會來基地巡池兩三次,天天如此,大年三十都在給我們發研究成果。更佩服的是他的火眼金睛,每次的巡池總能找出我們沒發現的問題,魚兒健康狀況、寄生蟲等問題一眼就能發現。正是這樣嚴謹的科研態度,讓我們做每項研究更用心、更嚴格。” 師從劉少軍六年現在已經在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小伙子胡方舟說。

  “從讓老百姓的菜籃子里多條魚、吃魚不再是難事,到吃好魚、吃放心魚。”劉少軍正是有著這樣樸實的情懷,才產生了遠大的理想,才做出偉大的科技成果。科學研究不是冰冷的,它是有人情味的。它的核心,應該永遠是關于人的,也永遠是最關注普通人生活的。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