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雞肉生產大國,也是雞肉消費大國。每年生產雞肉1700萬噸,占全球生產總量的18%左右,并呈繼續增長態勢。雞肉在國內肉類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從1982年的5%持續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按照這一趨勢推算,預計到2030年左右,雞肉有可能超過豬肉,成為我國第一大消費肉類。
然而,你了解不同的雞為何長得不一樣嗎?你擔心過那些快生快長的雞會給你的健康帶來危害嗎?
今天,我們邀請國家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團隊的專家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為什么消費者
越來越喜歡吃雞肉?
一是雞肉獨有的營養特點,更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一高三低”,雞肉屬于白肉,與豬肉、牛肉等紅肉相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一高三低”特點,適合各類人群消費,可謂男女老少皆宜。受年輕人歡迎,特別是80、90、00后,他們的肉類消費認知和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調查顯示,目前18歲到25歲的受訪者每周消費雞肉1到3次,高于其他年齡組。
二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使雞肉成為能承受的消費肉類。
20世紀80年代以前,雞肉曾是奢侈的肉類消費。平民百姓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會買只雞解解饞。農民兄弟,一年到頭也很難吃到雞肉。母雞是農民的小錢柜,養雞是為了下蛋,下蛋是為了賣蛋,換幾個油鹽錢。只有到了這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雞肉才漸漸成為家家消費得起的“家常菜”。
三是規模化集約化養殖,使雞肉變成了大眾消費品。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白羽肉雞的引進,規模化、集約化家禽養殖遍地開花,也帶動了國內黃羽肉雞的規模化養殖,雞肉不再是緊缺食品。
如今,農貿市場、城市超市、餐館酒店、電商平臺,雞肉的購買渠道多種多樣;活大雞、生鮮雞、冰凍雞、分割雞、熟食雞,雞肉的加工形式豐富多彩;半邊雞、雞胸肉、雞大腿、雞翅、雞爪、雞肫,應有盡有,隨便挑。
肉雞種類知多少?
我國目前市場上的肉雞主要有白羽快大型肉雞、黃羽肉雞、小白雞等三大種類。
白羽肉雞于20世紀80年代末引入我國,又稱快大型肉雞,全身羽毛白色。主要品種有艾拔益加(AA)、科寶、羅斯308等,一般出欄時間為35天到42天,體重2.3到3.0 千克。白羽肉雞每千克增重消耗飼料1.6?1.8千克。其生長速度快主要得益于科學的品種選育、飼喂全價的配合飼料和良好的環境控制條件。消費方式主要為屠宰分割銷售。
黃羽肉雞是區別于白羽快大型肉雞的統稱,其包括黃羽、麻羽、黑羽、蘆花羽等所有的有色羽肉雞。
黃羽肉雞按生長速度可分三種類型,分別是:快速型黃羽肉雞(42?49日齡上市,體重1.5?2.2 千克/只)、中速型黃羽肉雞(70~90日齡上市,體重1.5?2.0 千克/只)、慢速型黃羽肉雞(110以上日齡上市,體重1.1?1.5 千克/只)。我國大部分地方的雞種均屬于慢速型雞種,在不同地區也稱草雞、土雞、笨雞、柴雞等。黃羽肉雞每千克增重消耗飼料2.0?3.5 千克不等。消費方式目前主要以活雞銷售、屠宰冰鮮上市為主。快大型黃羽肉雞也可作為分割雞銷售。
小白雞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又一種類型的肉雞系列,又稱小優雞、817。主要是以快大型白羽肉雞的公雞與高產蛋雞商品代母雞進行雜交產生的后代,全身羽毛白色,上市日齡為50天左右,體重達1.5 千克左右,每千克增重消耗飼料1.8?2.0 千克。消費方式主要是以屠宰整雞銷售或冰鮮上市,目前已成為扒雞、烤雞、燒雞等加工產品的主要原料雞。
由于小白雞生產成本低、肉品質較好,加之活雞市場逐步禁止,冰鮮雞市場不斷增大,其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
現代肉雞為什么長那么快?
目前,我國有部分消費者對肉雞的生長速度還停留在傳統土雞生長速度的認知階段,認為肉雞就應該養殖半年甚至一年才能長大出欄。因此,對現代肉雞40天能長到1.5?2.5 千克難以置信。其實,現代肉雞能長這么快主要得益于科學的品種選育、科學的飼料配方和良好的環境控制條件。
首先,科學的品種選育是關鍵。大家都知道,基因是控制動物生長快慢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生長快的品種,其生長速度就有先天的優勢,這與父母高孩子一般也較高是同一個道理。
隨著遺傳學的發展,育種學家將遺傳學理論與技術應用到育種實踐中,讓人工選擇起主導作用,選擇指標和選擇手段都多了起來,選育的效率得以飛速提高。
可以說,今天的肉雞能擁有如此高的生產性能,良種選育工作居功至偉。
其次,商品化肉雞吃得比人還細致。
眾所周知,商品肉雞吃的都是飼料。這些飼料可不是隨便找點玉米面白菜丁拌拌就可以了。其對原料選取、成分配比、制作工藝、飼喂方案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對不同周齡的雞要飼喂相對應的飼料,以保證營養充分且平衡。
比如,對剛開始吃食的雛雞,要用營養全面、顆粒大小適中的“開食料”,以使其適應蛋殼外面的新環境;開食后要降低能量和蛋白質供應,重點保證雞群體格健康;最后才是提供高能高蛋白飼料,以提高其增重速度。
在飼養管理上,過去那種“撒一把米自個兒吃去”的養雞方式已成為了“老皇歷”。光照、溫度、濕度這些指標都以周齡、日齡、時段為單位逐級設置管理方案,精確控制環境。
良好的生長環境,科學的飼料配方,再加上選育的品種優勢,現代肉雞自然長得快。
“速生雞”是激素催大的嗎?
“速生雞”,實際就是白羽快大型肉雞。因其是目前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雞種,所以被媒體冠名為“速生雞”,也是養殖戶所說的“快大雞”,于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
白羽肉雞的特點是長得快、個頭大、生長周期較短,40天左右就能出欄,體重可達到2.3?3.0 千克。因其肉嫩、上市快、價格低,是熟食及快餐企業的上佳選擇。
“速生雞”之所以長得快,是因為吃了激素嗎?當然不是。“速生雞”(白羽雞)的快速生長主要有三大原因:育種、飼料和環境條件。
優良品種的培育和標準化的養殖技術是肉雞快速成長的關鍵。最近的30多年來,通過長期、系統選育,商品肉雞達到2 千克體重的飼養天數,已經由1976年的63天縮短至目前的33天,平均每年減少約0.9天。白羽肉雞42日齡出欄,體重可達 2 千克以上。而艾維茵、AA、羅斯308等其他快大型肉雞品種,出欄時間可以更短。白羽肉雞的育種,可謂是人類培育最成功的產品之一,其節約了大量的糧食資源,創造了優秀的蛋白質來滿足全人類的需求。
國內外的一些研究已經證明,給肉雞吃激素,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使用激素對肉雞生長不但沒有作用,反而會增加肉雞患腹水病及心臟病的危險,增加肉雞死亡率。也就是說,給肉雞吃激素不僅不能增加養雞收益,反而會降低收益。所以,對養殖場來講,給肉雞吃激素是沒有任何驅動力的。
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不允許給肉雞吃激素!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管理條例》《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物質》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激素,否則會作為刑事案件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裁。
(文章來源:國家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團隊)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