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的產品發展到一定階段,再考慮做品牌,實現從“田頭”到“文案”的跨越。而來自新疆的桃子品牌“桃太萌”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桃太萌品牌創始人于海洋原本從事品牌設計工作,后來在偶然的情形下,被庫爾勒的“水果大叔”十年如一日種植504蟠桃的故事打動,也發掘出一款好產品,便成立了新疆水果大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全產業鏈入手打造出“萌萌噠”的品牌——桃太萌,從“文案”走回了“田頭”。從品牌策劃者到品牌經營者的角色轉變,從天馬行空搞創意到腳踏實地干實業的經歷,讓他對產品和品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桃太萌品牌,分享品牌專家于海洋經營品牌的經驗。
挖掘得天獨厚好產品
做品牌,首先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桃太萌品牌前身是庫爾勒“水果大叔”培育出的504蟠桃。“水果大叔”原名王關存,1995年赤手空拳到了新疆庫爾勒,為了謀生,他認真勤奮,實實在在。慢慢的,他開始渴望有一塊自己的地,可以種一些好吃的水果,不辜負庫爾勒這塊水果寶地。王關存的第一片桃園原來是新疆的504軍用基地,在這片“不毛之地”上,他付出畢生心血,種出了“最好吃的桃子”,也獲得了“水果大叔”的稱號。
“水果大叔”為了追求品質甘愿減少產量,本著“自然農法”,刻苦學習和實驗研究種植方法,希望還原桃子本來的味道。這個過程是艱辛的,土質、肥料、剪枝、培育、除蟲……都是從零開始。這樣循環往復一年又一年的實踐,大叔堅持了13年。在這近五分之一世紀的時間里,他憑著一顆對桃的癡心,在庫爾勒種出了品質卓越的504蟠桃,獲得多家媒體的報道。他們將王關存的桃子稱為“全中國最好吃的桃子”。“水果大叔”的名頭在庫爾勒進一步響亮了起來。
為了幫助“水果大叔”進一步拓寬銷路,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最好吃的桃子”,2016年,于海洋與合伙人共同創立“水果大叔”品牌。同年推出第一款產品“桃太萌”。
從504蟠桃到桃太萌
于海洋是如何打造“桃太萌”品牌的呢?作為品牌打造領域的專家,自己從產品做起品牌自然是得心應手。
從504蟠桃到桃太萌,是對品牌價值的重新梳理。于海洋認為,504蟠桃產品的價值核心,是水果大叔13年種出好吃的桃子的執著,是桃子中蘊含的匠人精神。公司團隊的每個人都秉承著水果大叔的精神理念,團隊的每個人都是水果大叔,每個桃子其實就是我們的孩子,是一點點呵護長大的,所以給桃子起名桃太萌。
因此品牌形象就自然塑造成一個小孩子的形象。這種形象很可愛,很容易讓人接受。每個用戶吃到桃子,都應該是開心美好的。所以就讓這個卡通形象以玩偶的形式,去跟用戶溝通,和用戶交流,更容易走進用戶的內心??ㄍ〝M人化的品牌形象用在桃子上還是比較少見的,也是以此區分其他的桃子品牌。于海洋表示,后續會出水果大叔和桃太萌的有趣故事和漫畫,把整個品牌IP化,讓桃太萌變成有性格、有故事、獨一無二的品牌。此外還會開發桃太萌周邊產品,讓桃太萌與用戶溝通,用這種形式直擊用戶內心,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個品牌是友好的,是有故事和內涵的,是可以融入用戶生活的。讓品牌更了解用戶,也讓用戶更懂品牌,便會在用戶心中形成差異化。
小小“客服”桃太萌
生長環境得天獨厚,種植技術精益求精,桃子的品質好、附加值高,品牌定位便鎖定在中高端人群。因此除了產品本身,售后也要跟上。
如果消費者收到有質量問題的桃子,公司會按購買價賠償。如果問題產品過半,會全額賠償或重新發一箱。賠款只是基本做法,還會附加另外的方式。用戶在收到新桃子的時候,會再附送一個桃太萌的玩偶,同時附一封手寫的“親筆信”,話語都是按桃太萌的口吻。比如:“主人,我在路上壞掉了,我親自來陪你,希望你能原諒我”等話語,來彌補用戶內心的傷痕。
物流過程中,農產品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桃子壞掉了,但當用戶收到玩偶,感受到真誠的時候,大部分人不但不會否定品牌,反而更愿意去原諒、信任品牌。有人還會自覺轉發朋友圈等,大大增加了產品與用戶的黏性。這就是以擬人品牌形象與用戶溝通的好處。
思維:品牌的核心在產品
談及如何打造農產品品牌,于海洋有著清晰的思路。他說,建立品牌就是尋找商業機遇,創造產品,樹立品牌,讓用戶相信,從而購買商品的過程。因此,從產品設計、推廣到營銷等環節,都要圍繞品牌理念,樹立品牌形象,打造產品的過程,最后的商業目的就是出售產品。品牌打造的一切動作和過程都是以產品為核心的。
在于海洋看來,農產品品牌和其他品牌的目的和路徑都是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產品的打造。農產品并不是工業產品,生產環節復雜,不可控因素很多。也就造成從農產品轉化為商品的過程相對比較困難。我們買到的每一瓶可樂,從包裝到口感都是一樣的,消費者會不斷加深品牌印象,如果喜歡下次還會購買。但農產品做到這一點就比較難,會受到天氣、季節、物流、保鮮等一系列影響。當用戶買到農產品的時候,品質可能不一致,從而對農產品品牌的信賴和認知就會出現問題。每家農戶的種植方法不同,口感和品質也不完全一樣,這樣的產品樹立品牌相對困難。
于海洋表示,從我國目前農產品培育現狀來看,還存在斷層的現象。做品牌的人,并沒有和生產端緊密結合在一起,只是簡單的農戶生產,我來收,再用我的品牌來出售。生產者并不知道市場環境怎么樣,品牌意識比較薄弱,只是想把產品賣出更好的收益。如果各個環節沒有有機結合,好的產品也很難轉化為好的品牌。
因此,水果大叔品牌采取公司化管理模式運作,做閉合式的管理,確保把桃子的品質做到極致。王關存十多年積累的種植技術,是品牌的寶貴經驗和技術壁壘,水果大叔品牌在嚴格的技術控制下進行種植。
在品控方面,于海洋團隊也不斷追求極致。桃子從新疆產地直發,以順豐空運為主。為保證桃子在最好的狀態出售,在最好的口感——七八成熟時下樹,采用氣調技術控制桃子的進氧量,延緩桃子的呼吸,延長桃子的生命周期到摘下后一周,確保用戶收到的是“活著”的桃子。于海洋舉例,桃子的銷售期很短,但遇到產地下雨的時候,即使桃子賣得再好也不發貨,因為怕運輸途中不可控的原因耽誤桃子送到用戶手上的時間,損害了桃子的品質。“就是我也沒有權利去管銷售的時間,都是產地管理團隊說了算。”于海洋說。
桃太萌“萌萌噠”的背后,有水果大叔王關存的十年如一日的執著付出,有于海洋團隊嚴謹合理的專業化運作。一個優秀品牌的誕生,值得我們學習。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