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走進英德尋香品茗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葉飛雅 字號:【

  近年來,茶葉已成為廣東富民興村的一項重要產業,近日筆者借首屆廣東茶葉產業大會之機走訪了清遠市英德市的生態茶園,探尋茶葉產業的發展路徑。

  感受英德紅茶文化的魅力

  享有中國“紅茶之鄉”的廣東省英德市,近年來緊緊依靠自然環境資源優勢,充分挖掘茶文化,依托茶葉科技,大力發展茶產業,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闖出了新路子。

  借首屆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召開之機,筆者跟隨近400人組成的龐大觀摩團走進上茗軒茶廠、英德積慶里茶園、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感受英德生態茶園、英德紅茶及英德文化的魅力。

  初夏的英德,空氣格外清新。隨觀摩組第一站來到了英德上茗軒茶廠,參觀廣東首家紅茶博物館。據悉,英德市上茗軒茶廠經營茶葉已有60多年,其前身是廣東英德國營紅星茶廠,2001年被廣東農墾上茗軒茶葉有限公司接管。公司位于英德市英紅鎮云嶺,有自有茶園及農戶合作茶園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有英紅九號、云南大葉、水仙、金萱、紅雁十二號、梅占、云抗、秀紅等品種。目前,上茗軒茶廠在英德紅茶核心產區,創新打造了首個企業紅茶博物館。館內包括序廳、茶史廳、紅茶工藝設備歷史廳、英德茶文化廳、上茗軒廳、多媒體廳、體驗及品茗廳等。

  走進上茗軒紅茶博物館,序廳以世界第一高產茶園迎客,專業細致地對茶樹品種和世界各產茶區土壤成分進行知識科普;世界茶文化廳向大眾展示世界各地的飲茶方式和文化風情,并進行情景再現,在這個區域,觀眾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紅茶,更直觀地感受國外紅茶和中國紅茶的區別;英德茶文化廳介紹了為英德紅茶做出杰出貢獻的茶人和英德紅茶發展歷史;在體驗及品茗區,觀眾不但可以品嘗現代英德紅茶的美妙,更可以親身體驗一片樹葉成為一杯茶的過程。

  領略英德最美的茶園風光

  歷時一個多小時的參觀結束后,筆者一行驅車來到坐落于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英德市橫石塘鎮的積慶里紅茶谷。車行駛在山道上,車窗外閃動而過的茶樹像綠色的綢帶,個個山頭都有茶人忙碌的身影,都在靈巧而歡快地勞作,鮮艷的衣衫,點綴著茶園如春花爛漫。走進茶園,茶的清香、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讓參觀者陶醉不已。

  據悉,積慶里茶園2014年被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入選為十大茶園景觀。茶園總占地面積近20000畝,其中英紅九號、梅占、金萱等品種茶樹種植面積3000多畝,面積廣闊,三面環山,一面近水,使人置身于如畫如詩般的“茶海”之中。據介紹,英德積慶里茶業有限公司是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貿易銷售、茶園旅游與茶文化推廣于一體的綜合型企業,專注于英紅九號,擁有自己的茶葉種植基地及加工生產基地,是英德紅茶的代表性品牌。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了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其茶廠占地12700多平方米,是集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于一體的現代化茶葉生產加工廠。

  茶廠配置先進的制茶設備,憑借高新科技組建現代化、產業化、規模化的制茶生產線,嚴格按照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生產茶葉。目前,茶廠加工生產的“積慶里”品牌產品包括紅茶、綠茶、緊壓茶、袋泡茶等多個系列約40個單品。

  積慶里茶業沿襲800年的制茶工藝,從鮮葉挑選到茶葉的制成,每一道工序都蘊含了積慶里茶人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世代傳承的制茶工藝融合現代科技,鑄就了積慶里茶葉細膩的品質。

  聆聽英德紅茶背后科技的腳步

  英德紅茶優異的品質,除了與英德獨特的氣候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外,同時也與英德本土以及廣東省農業廳、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一大批深扎基層、默默耕耘的茶葉科研工作者分不開。

  參觀了積慶里茶園后,筆者一行來到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該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廣東省英德茶葉試驗站,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家從事茶葉科學研究的省級綜合性科研機構,為全省茶葉全產業鏈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所內設有茶樹育種與生物技術研究室、茶樹栽培與生理生態研究室、茶葉加工與生化研究室、茶葉質量安全與文化研究室、茶葉產業經濟研究室等 5 個學科研究室及試驗基地部、茶葉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據了解,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先后建設有“廣東省茶樹資源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資源圃華南分圃”“廣東省生物種質資源庫茶樹種質資源庫”,總共收集了國內外六大茶類茶樹種質1800多份,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茶樹活體“基因庫”及“廣東省名優生態茶葉重點科研基地”,取得科技成果獎勵60多項。其中,主持研制國家出口紅碎茶二套樣及其標準;制定廣東省地方標準6個;國家授權專利25項;育成國家級良種10個、省級良種7個;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2個。

  此外,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在英德基地建有“英德茶葉世界”,總面積1086畝,設有科研工作區、茶樹資源圃、品種試驗區、大田試驗區、加工試驗區等,是集科研、試驗、示范、教育、旅游于一體的農業科技文化園區。

  走訪期間筆者了解到,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同時還是赫赫有名的“英紅九號”茶樹品種的選育者、“英紅九號”系列紅茶的創制者、“英紅九號”品牌的創建者,是“英紅九號”核心技術的原創者,推動并成就了“英德紅茶”這一著名品牌,其鴻雁牌“英紅九號”更是獲廣東省首屆十大名牌農產品稱號,摘取廣東名茶桂冠。

  后記:

  廣東人自古喜愛飲茶,沏上一壺好茶,與三五茶友談天說地,好不自在。清遠英德紅茶聲名遠播,為業界所稱贊。此次茶山行,一路上喝茶談茶又置身于茶山,呼吸山間那清新的茶香空氣,心情變得格外清新通透。

  清遠作為廣東省農業大市,茶葉不僅是新型支柱產業,也是歷史悠久的特色農業產業。近年來,清遠茶葉產業實現快速發展,部分產業指標已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14.4萬畝,干毛茶產量6000噸,產值22億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日前,清遠市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偉杰在清遠市茶葉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清遠茶葉種植面積近年來大幅增加,年均增長2.18萬畝,種茶地域進一步擴大,全市8個縣(市、區)均有茶葉生產,基本形成以英德紅茶為主,英德綠茶、筆架茶、蒲坑茶、連陽高山茶協同發展的格局。預計到2020年,全市茶葉產量將超過1萬噸。

  為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實現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清遠市農業局以承辦2018廣東茶葉產業大會為契機,進一步規范產業發展體系,構建以“紅茶為主,綠茶和陳香茶為輔”的產品結構,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茶葉產業體系建設,鼓勵扶持龍頭企業自建種植基地,做大做強品牌。清遠茶葉產業將延伸鏈條,開發具有清遠特色的柚果茶、打油茶、擂茶等產品,逐步向精深加工轉變。

  為了使茶葉產業發展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清遠市將支持龍頭企業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與農民建立合作關系,解決土地流轉問題,保證農民的土地收益。同時,通過進一步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實現茶旅一體化,更好地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從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