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國外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啟示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美麗鄉村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經階段,發達國家已經經歷了這個轉型階段,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盡管國外和我國的國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農業發展的自然稟賦和發展水平也大不一樣,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于生產力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還是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國外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鑒,或可為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新思路。

  美國鄉村建設經驗

  無論是從農業生產方式看,還是從生產力水平角度衡量,美國都處于世界最發達行列。美國之所以能居發達國家首位,這離不開其先天的自然條件,更是離不開它的百年歷史和市場競爭所形成的農業組織機構和經營機制。

  鄉村建設離不開農業發展作為經濟支撐。而農業發展需要相關農業政策和法律來保障。美國是一個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移民國家,但是它的農業法規卻十分完善。早在1862年,美國農業部就明確定位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即“農業是制造業和商業的基礎”。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工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上升,雖然工業化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平,但是總體來說農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下降了。政府并沒有重工輕農,而是采取支持和保護農業的政策,使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從20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逐漸趨于完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保護、農業科技發展、農業價格、收入支持、農業信貸、農業稅收和農產品對外貿易等方面均含在農業政策體系內。但農業補貼始終是農業政策核心,在促進美國農業發展、夯實美國鄉村建設的經濟基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完善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為提高農村生產生活創造條件。早在19世紀美國就開始進行一系列交通建設,修渠道、開運河、鋪鐵路、修公路等。完善發達的運輸網使農村和外部的聯系更加密切,促進了美國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和區域化,也加速了小城鎮的發展,為后來的農村建設奠定交通基礎。

  美國農業之所以能領先于各個國家,還在于它完備的農村金融系統和農作物保險業務。

  農村金融系統目前已經形成了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三足鼎立的局面。保險業務最早只由私營保險公司負責,由于農業風險太高,最終大多以失敗告終;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形成風險管理局和私營保險公司并存的局面,二者協力發揮作用,保證農業穩定生產,提高農民福利水平,使鄉村建設的物質基礎更加穩固。

  日本鄉村建設經驗

  二戰后的日本遭受到沉重的打擊,由于過分投資于城市建設,導致城鄉差距越拉越大,農村青壯年紛紛流向城市,農村勞動人口密度小,農業生產缺乏勞動力,農村發展處于崩潰的邊緣。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導致世界經濟蕭條,日本也深受其害,當時的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財政資金支援農村建設。而以振興農村經濟為目標的“造村運動”可以在不依靠國家財政和石油等能源的條件下展開,所以日本造村運動具有自發性、內生性的特點。

  農村青壯年紛紛流向城市的另一個原因是信息時代的到來,城市是擁有豐富信息的強磁場,吸引農村青壯年流向城市。而要想把勞動力留在農村就必須把農村建設成如城市一樣擁有強烈磁場的地方。農村的磁場、農村的吸引力在于特色產業,這是造村運動的開端,造村運動在以下3個方面值得學習借鑒。

  第一是“自下而上”的特點。居民是運動的主體,起到主導作用,政府只是在政策上幫扶、在技術上支持。國家不下發行政命令,不財政包辦,充分發揮農民的自主性。第二,培育人才是造村運動的終極目標。由于主要依靠群眾的自我奮斗,這對群眾的能力及意愿要求極高,不僅需要高瞻遠矚的領頭羊,也需要踏實團結的廣大群眾,所以,造村運動不僅是物質性的“造物”,還是精神性的“造人”。第三是“一村一品”運動。在造村運動中,“一村一品”運動的影響最為深遠、傳播最為廣泛,經常被其他國家及地區模仿借鑒的一村一品是在政府指導下,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開發特色產品,振興產業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特色產品不僅包含特色農產品,還有特色旅游、文化資產等。經過二十多年的造村運動,日本增加了農民收入,刺激了農村消費的多元化。

  韓國鄉村建設經驗

  韓國新村運動中既有值得效仿和學習的經驗,也有一些血淚教訓需要吸取。隨著韓國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農村地區由于發展速度較慢,相對變得落后起來,工農業差距越來越大,貧富懸殊愈演愈烈。工業積累了一定資金,政府也有能力反哺農業縮小工農差距了,所以在1970年韓國總統樸正熙發起了一場追求更好生活的運動——新村運動。這場運動起初只是在農村進行,后來推廣到全國;性質也由最初的農村管理變革發展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改革。不僅如此,這場運動每個階段的發展目標也不一樣。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發揮政府主導力量的同時也尊重農民的自主創造性。第一階段的目標完成后,韓國政府也意識到了僅僅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是不夠的,提高農民收入和發展農業生產才是新村運動持久發展下去的動力。由此,新村運動進入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的第二階段,無論是第一階段還是第二階段,目標都停留在物質層面。在物質條件得到極大滿足后,新村運動的目標轉向了精神層面。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收入等都是外在的、比較容易改變的;而國民思想道德素質是用金錢買不到的,也是在短期內無法實現大幅提升的,如誠實守信、公平公正、勤勞勇敢等精神。鑒于此,新村運動過渡到了精神啟蒙的第三階段。

  一個事物一般都有兩個方面,新村運動也有它的歷史局限性,其中的經驗和教訓值得研究和借鑒。新村運動的執行機構是韓國擁有警察系統的強力國家機關。一般政府主導的運動很容易犯大躍進式的錯誤,忽視農村發展的內在規律;政府的主導作用及包辦風格容易打壓農民自主建設的積極性;政府對農業的過度保護,使得韓國農業自身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不能獨自應對來自國際的挑戰與沖擊。

  縱觀美國、日韓等國的農村建設經驗,可以得出如下啟示:一、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是每個國家鄉村建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僅僅改善基礎設施是不夠的,還應該注意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二、美麗鄉村建設的經濟基礎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又以農業為主,所以要完善農業政策和法律,加大對農業金融保險等方面的補貼。三、美麗鄉村建設應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政府發揮幫扶和引導作用。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還在于提高農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培養會思考的農民。

  (稿件來源: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