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決定共同開展系列“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奉獻愛心,付諸行動,從每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助力全面小康目標實現。今天,我們共同見證首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正式啟動。在此,我受委托代表6家承辦單位對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是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目標的現實要求。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小康的決勝期,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步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指出“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這些都為廣大涉農企業在新形勢下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多年來,在農業農村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組織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同相關單位,在推動生產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農產品經銷商流通主渠道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共同走進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大力開展應急促銷、季節性促銷、扶貧促銷等產銷對接活動,探索展會促銷、網絡促銷等多種產銷對接方式,推動相關企業與貧困地區建立直接聯系,加大直采力度,形成穩定供銷關系。各地各產區積極行動,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產銷對接取得了農民增收、消費者滿意的多方共贏效果。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產銷對接任務仍很艱巨,受資源稟賦和物流運輸等因素制約,廣大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仍然較弱,自身應有的產品價值難以實現,成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還任重道遠。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精準脫貧,推進貧困地區生產與全國市場緊密對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有效途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要求我們轉變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追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發展。2018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旋律是“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目標是要不斷提高供給質量,提高產出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廣大貧困地區自然生態系統保存相對完好,出產的農產品大都是綠色天然的優良產品。但由于存在著品牌建設滯后,宣傳推廣不足,流通渠道不暢,許多優良產品“藏在深山人未識”,需要我們主動走進貧困地區,走近農戶,產銷區共同努力,讓優質農產品走出來,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引領消費升級。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要在落實有效措施上下功夫。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產業扶貧,產銷對接是關鍵。實施產銷對接,產品生產是基礎,市場流通是樞紐。需要樹立“重點發力,久久為功”理念,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農產品生產內生動力。一是要在農產品源頭提升上下功夫。要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總目標,發揮貧困地區生態優勢,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和區域公用品牌產品。二是在創新現代流通方式上下功夫。大力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大數據建設,發揮“線上+線下”互補優勢,多種形式推進產銷對接。三是在構建長期穩定的產銷銜接機制上下功夫。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推動產銷方、企業與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和長效聯結機制,形成全社會關心農民、全社會消費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良好氛圍。四是在推進多維合力上下功夫。在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形勢下,健全政策扶持體系,強化金融服務。加快構建優質優價市場機制,合力推動農民從“小生產”走向“大市場”,加快形成產銷精準對接、互動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產銷對接活動一定取得豐碩成果。
本次對接活動規模大、覆蓋范圍廣,精品薈萃,商賈云集,盛況空前,充分表明了全社會對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的高度重視。下一步,我們要按照會議精神,進一步行動起來,共同扎實落實好后續系列活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倡議書
鏈接
貧困地區農產品出村活動
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物流企業、加工企業、食品企業、電商平臺等市場流通主體,“走進山村、走進市場”。
舉辦“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啟動儀式,分期分區域在全國農業展覽館、大興安嶺南麓片區(或武陵山區)、南疆四地州片區、西藏及四省藏區片區、燕山—太行山片區組織開展5場大規模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
支持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參加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部省共同主辦的農業展會以及京津冀品牌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等,設置扶貧專區,開展專場推介活動,在展會費用上給予減免。
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
組織10大電商在30個貧困縣開展農產品電商出村工程試點,依托電商平臺,開展特色優質農產品電商促銷月行動。每個試點縣選擇1~3個特色優質農產品,由電商企業、地方政府、信息進村入戶運營商、合作社等多種主體共同出資,整合利用益農信息社等現有渠道,構建適應電商發展的服務體系、新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基礎支撐體系,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幫助小農戶用信息化手段對接大市場。
組織各大電商平臺聚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農產品,根據貧困地區主導農產品集中上市時間,選取量大質優的品種開展特色優質農產品促銷活動。
建立電商產銷聯盟,發生較大規模農產品滯銷賣難時,及時組織電商開展農產品應急促銷。
加快推進貧困地區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成5000個益農信息社。
鼓勵地方整合利用扶貧資金對銷售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農產品的電商平臺給予獎補。
愛心扶貧銷售公益活動
邀請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起扶貧銷售公益活動倡議,通過廣泛發動和宣傳,倡議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各界人士主動、優先購買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深度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產品。
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以“農業農村部愛心扶貧銷售公益網”等冠名方式,聯合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直接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低價或免費提供給中小學、養老院等,開展“一天一個水果”“一天一杯果汁”等公益活動。
特色農業品牌創建活動
研究制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獎補政策,指導支持貧困地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品牌規劃,加強品牌宣傳。
支持三區三州貧困縣開展“一縣一品牌”建設,一個縣重點培育和打造一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快推進貧困地區“三品一標”建設,引導和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登記,對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或深度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在費用上給予一定減免。
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工程
總結地方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經驗,宣傳推廣先進典型案例。支持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建設改造一批直接服務農戶的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提升農產品分等分級、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物流等能力。
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宣傳活動
邀請中央宣傳部聯合發力,推動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主流媒體,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專題宣傳。《農民日報》、中國農村雜志社、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等部屬媒體通過設立專欄、專刊、專題節目等,集中力量宣傳貧困地區特色優質農產品。
推動中央主流媒體為貧困地區播放特色優質農產品公益廣告。
(據《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實施方案》整理)
2018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行動
重點活動(工程)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
做好產銷對接 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決定共同開展系列“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奉獻愛心,付諸行動,從每個人做起、從現在做起,助力全面小康目標實現。今天,我們共同見證首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正式啟動。在此,我受委托代表6家承辦單位對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是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目標的現實要求。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小康的決勝期,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步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強調“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指出“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這些都為廣大涉農企業在新形勢下的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多年來,在農業農村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市場與經濟信息司組織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同相關單位,在推動生產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農產品經銷商流通主渠道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共同走進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大力開展應急促銷、季節性促銷、扶貧促銷等產銷對接活動,探索展會促銷、網絡促銷等多種產銷對接方式,推動相關企業與貧困地區建立直接聯系,加大直采力度,形成穩定供銷關系。各地各產區積極行動,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產銷對接取得了農民增收、消費者滿意的多方共贏效果。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產銷對接任務仍很艱巨,受資源稟賦和物流運輸等因素制約,廣大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仍然較弱,自身應有的產品價值難以實現,成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還任重道遠。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發揮中國制度優勢,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精準脫貧,推進貧困地區生產與全國市場緊密對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有效途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要求我們轉變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追求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發展。2018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主旋律是“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目標是要不斷提高供給質量,提高產出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廣大貧困地區自然生態系統保存相對完好,出產的農產品大都是綠色天然的優良產品。但由于存在著品牌建設滯后,宣傳推廣不足,流通渠道不暢,許多優良產品“藏在深山人未識”,需要我們主動走進貧困地區,走近農戶,產銷區共同努力,讓優質農產品走出來,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帶動貧困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引領消費升級。
實施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要在落實有效措施上下功夫。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產業扶貧,產銷對接是關鍵。實施產銷對接,產品生產是基礎,市場流通是樞紐。需要樹立“重點發力,久久為功”理念,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農產品生產內生動力。一是要在農產品源頭提升上下功夫。要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總目標,發揮貧困地區生態優勢,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和區域公用品牌產品。二是在創新現代流通方式上下功夫。大力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大數據建設,發揮“線上+線下”互補優勢,多種形式推進產銷對接。三是在構建長期穩定的產銷銜接機制上下功夫。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推動產銷方、企業與農民形成利益共同體和長效聯結機制,形成全社會關心農民、全社會消費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良好氛圍。四是在推進多維合力上下功夫。在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廣泛參與的新形勢下,健全政策扶持體系,強化金融服務。加快構建優質優價市場機制,合力推動農民從“小生產”走向“大市場”,加快形成產銷精準對接、互動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產銷對接活動一定取得豐碩成果。
本次對接活動規模大、覆蓋范圍廣,精品薈萃,商賈云集,盛況空前,充分表明了全社會對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的高度重視。下一步,我們要按照會議精神,進一步行動起來,共同扎實落實好后續系列活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