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觯虡I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意見》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梢哉f,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加大糧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FormatImgID_0#
新政出臺發出奶業振興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意見》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梢哉f,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蓿基地,加大糧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FormatImgID_1#
新政出臺發出奶業振興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兑庖姟废蛉鐣l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梢哉f,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蓿基地,加大糧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FormatImgID_2#
新政出臺發出奶業振興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藴驶?、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意見》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可以說,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兀哟蠹Z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FormatImgID_3#
新政出臺發出奶業振興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觯虡I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兑庖姟废蛉鐣l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梢哉f,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蓿基地,加大糧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FormatImgID_4#
新政出臺發出奶業振興強烈信號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國新辦舉行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本刊訊(記者 周圓圓)5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了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發展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意見》出臺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于康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的規?;?、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品牌建設持續推進,質量監管不斷加強,產業素質日益提高。同時,奶業仍然面臨著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2017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成生鮮乳是36.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國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十分巨大。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實施質量興農、做大做強民族奶業。面對這種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出臺一個指導奶業振興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向全社會發出奶業振興的強烈信號,著力解決奶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全面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圍繞奶源基地建設、乳制品加工流通、乳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消費引導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奶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兑庖姟分赋?,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要求必須加快推進奶業振興,提升乳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意見》向全社會發出了振興奶業的強烈信號,為奶業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對于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針對記者關于我國乳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于康震回應稱,我國奶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脫胎換骨的變化,奶業邁進全面振興的新時期。
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奶業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生鮮乳監測計劃全面實施,生鮮乳抽檢覆蓋所有奶站和運輸車,2017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到99.8%;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已經連續九年保持在百分之百;生鮮乳乳蛋白抽檢平均值達到3.23%,脂肪抽檢平均值達到3.81%,主要質量指標均高于生乳的國家標準,達到奶業發達國家的水平;乳制品加工實行出廠批批檢驗制度,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2%,在食品領域是領先的水平;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到99.5%??梢哉f,當前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最好的時期。
產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推行奶牛遺傳改良計劃,推動乳品加工企業改造升級和嬰幼兒配方乳品企業兼并重組,奶業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推進。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目前九個奶類產量超過百萬噸的奶業主產省,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80%以上。養殖轉型不斷加快,2017年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6%,比2008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規模養殖成為主力軍。加工水平進一步提高,乳制品加工結構逐步優化,主要乳制品加工裝備等硬件設施條件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行業聯合進一步加強,全國奶農專業合作社達到1.6萬個,乳品企業自建和參股的奶源基地比重已經超過了30%,奶業企業前20強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55%,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
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推動建立了奶業20強企業,會同中國奶業協會連續舉辦了三屆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開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校園推廣行動,打造向社會開放的示范工廠和休閑觀光牧場,通過一系列“組合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大大增強了國產品牌的影響力。
綜合施策確保源頭安全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確保奶業源頭安全問題時,于康震表示,一是“養好牛”,夯實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基礎。繼續實施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每年新建50萬畝高產優質苜?;兀哟蠹Z改飼力度,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建設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幅提高存欄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穩步提高奶牛的單產。二是“強監管”,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水平。完善奶牛養殖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生鮮乳標準化生產體系,落實養殖者的主體責任,不斷提高“產出來”的水平。深入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使用監管,對全國奶站和運輸車全部納入精細化、全時段管理,構建嚴密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增強“管出來”的能力。三是“促融合”,完善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奶牛養殖存量整合,增強養殖環節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指導奶業主產省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督促乳品企業嚴格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穩定產銷關系。四是“樹品牌”,增強中國奶業的影響力。定期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舉辦奶業20強峰會,實施奶業品牌推進行動,持續開展中國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推薦休閑觀光牧場,加大國產乳品質量安全宣傳引導力度,組織奶業公益宣傳活動,普及科學飲奶知識,提振乳品消費的信心。
練好內功提升國際競爭力
關于如何應對進口乳制品對國產乳制品的沖擊問題,于康震表示,中國奶業國際關聯度高,目前在我們奶業發展過程中,進口乳制品的問題不容回避。據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加到了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鮮乳達1485萬噸,占國內生鮮乳產量的40.6%。乳制品進口主要是原料粉,2017年進口量是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于570萬噸。
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國生產成本偏高,奶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基礎設施、飼料等物化投入和人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我國乳制品關稅低,國際上乳制品進口關稅平均是55.6%,而我國的關稅是12.2%,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應對奶業國際競爭方面,于康震表示,要加快國內奶牛養殖節本增效提質,增強競爭力,練好內功;要制定政策,加強原料粉、還原奶使用等管理;要支持國內更多以生鮮乳為主要原料生產乳制品。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統籌國內生產與進口的調劑,促進國內奶牛養殖健康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