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會同氣象、遙感等單位及有關行業協會,于5月10日會商發布了2018/19年度(當年10月至下年9月)中國大豆供需平衡表。據專家預測,新年度中國大豆播種面積將繼續恢復性增長,消費穩中略增,進口保持基本穩定。
新年度大豆播種面積繼續增長。2018/19年度,預計中國大豆播種面積8389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606千公頃,增幅7.8%,為連續第三年增長,其中黑龍江和內蒙古大豆種植面積增幅較大。主要原因是2018年東北三省一區大豆生產者補貼額度比上年度增加,且與玉米生產者補貼的差距擴大,增加種植戶對大豆種植比較收益的信心,提振大豆種植意愿。此外,2018年全國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比上年增加一倍以上,利于促進“米豆輪作”。由于5月份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偏少,局部地區氣溫較高,預計全國大豆平均單產為每公頃1820公斤,比上年減少49公斤,減幅2.7%。大豆總產量1527萬噸,比上年度增加72萬噸,增幅4.9%。
消費穩中略增。2018/19年度,預計國內大豆總消費量11119萬噸,與上年度相比微增0.5%。從壓榨需求看,國內肉蛋奶消費保持穩步增長,畜禽養殖業發展仍將拉動飼料原料用量增加,但與前兩個年度相比,生豬養殖利潤下滑,飼料和養殖企業將會降低蛋白飼料的添加比例。近兩年國內DDGS產量每年增加100萬噸以上,預計新年度仍增加,再加上菜粕的供應量增加也將替代一部分豆粕需求。預計新年度國內豆粕需求增速放緩,國產大豆增產后進入壓榨領域的數量將增加。除壓榨外,大豆蛋白深加工和豆制品等食用消費量1253萬噸,比上年度增加4.1%;種用消費量67萬噸,比上年度略減2萬噸;損耗及其他消費量345萬噸,比上年略減5萬噸。
進口基本穩定。由于國內生產連年增加,而大豆需求經過前些年的快速增長后逐步進入穩步增長階段,預計新年度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度持平略減0.2%,至9565萬噸。新年度全球大豆需求量繼續增加,國際大豆價格將在上年基礎上延續穩步抬升態勢,中國大豆進口成本也將增加,預計進口大豆到岸稅后中間價區間為每噸3200—3400元,區間上下限均比上年度提高50元,而國內大豆增產后價格將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