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是窮在鄉村少人問,如今是貧在深山有遠親。你看呢!你今天是第四撥到訪我村的客人。”2月22日,大年初七上午,筆者剛到省級貧困村——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龍潭鎮木嶺村村部,村委會主任張牛生就熱情地招呼筆者前往村里的產業基地看看,該縣火龍果種植大戶李立軍正在木嶺村考察火龍果種植事宜。
初七一上班,村里就接待了三撥前來考察洽談農業產業投資的客商。
這些喜人的變化緣于村里基礎設施的改善:通電、通水、通路和通網絡。“我們公司早就看中了木嶺村良好的土壤條件和小氣候環境,但以前路不通,項目進不來;網絡不通,電商銷售成空白;現在‘四通’了,我們準備在這里投資種植火龍果。”
木嶺村位于大山深處,村民出行基本上依靠一條近10公里的崎嶇山路。以前,村民的用電、供水需求,全都來源于附近的一家國有煤礦,電壓不穩,供水不正常。一年前,該煤礦按政策關閉退出,木嶺村一時間成為了供電供水盲區,成為嘉禾縣唯一“四不通”的鄉村。
2017年9月7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在郴州調研時,對木嶺村如何脫貧“把脈問診”,特別是在供水供電問題上要求相關部門限期解決。
嘉禾縣委、縣政府加快了木嶺村的脫貧攻堅步伐。電力部門投資近200萬元,對木嶺村的供電線路進行農網改造,226戶村民用上了穩定的電源;供水部門則多方籌資120余萬元,將木嶺村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范疇,家家戶戶用上了干凈清潔的自來水;縣委組織部等聯鄉包村單位和扶貧工作隊集中發力,對多個偏遠自然村的3.5公里通村公路進行了水泥硬化;縣電廣網絡公司克服山高路險的困難,開通了村級農村廣播有線電視和網絡。
“新四通”給養殖大戶張長發帶來了新希望。張長發以前在村里養殖了數千只走山雞,但由于道路不暢,每次都只能將走山雞挑出去賣,現在村里修了道路,通了網絡,他讓在外創業的兒子給自己申請了微信,干起了微商,通過電商銷售走山雞和土雞蛋,春節前來村里采購的顧客絡繹不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