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相信卡路里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元素。然而這樣的理念到了健康當道的今天,也不得不被動搖了。在引領餐桌潮流的大軍中,牛油果似乎在一夜間就異軍突起,成了超級食物中最受人追捧的一顆“新星”。
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5年中,僅中國的牛油果進口量就增長了281%。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它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它依然像當季最流行的時尚元素一樣,開始占領人們的視線和味覺。不過正如潮流不能盲從一樣,在這股牛油果之風中,你需要跟進的遠不止接受吃掉它那么簡單。
牛油果已然成了可食用潮流中不可忽略的一個角色,而了解它也成了每一位牛油果追隨者的必修課。以下這份關于牛油果的入門索引,能幫你快速打開牛油果的世界之門。
牛油果的“網紅”養成記
雖說名字中有個“果”字,但過于綿軟細密的口感讓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并不稱得上驚艷。因此直到現在都有很多人相信牛油果的走紅完全是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但其背后的故事,遠不止商人靈光一現的宣傳手段那么簡單。
在有著輕便種子的植物靠自然力量傳播的最初,牛油果卻因為種子的巨大,而注定只能被大型動物吞食后,隨它們的遷徙而完成版圖的擴張。正是如此,牛油果一直以來是稀罕之物,并成為早期上流社會餐桌上的珍品。雖然在種植業的發展推動下,我們認知的牛油果早已摘下了“貴族”光環,但一個“超級食物”的頭銜顯然又把它拽回了焦點。
牛油果簡歷
牛油果,學名Persea Americana,別名鱷梨、蔬菜黃油、牛油果。官方名稱Avocado源于阿茲特克部落語轉化來的西班牙語單詞“aguacate”,有象征旺盛繁殖力的意思。
祖籍——根據早期印第安部落中牛油果象形信息記載,這種植物早在10000年前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就廣為存在。現存的牛油果種類超過80種,最常見的是HASS Avocado哈斯鱷梨。
種植——牛油果生長在樹上,一棵加利福尼亞牛油果樹每年可產出500顆牛油果。但它們對水資源卻有相當高的要求,平均下來,一磅重的牛油果需要近400升的水。
牛油果“技能”一覽
食用——牛油果富含維他命K、B5、B6、C、鉀等微量元素,但其果糖含量卻極低,不會給身體帶來任何負擔。當然,他的王牌還在于豐富的不飽和脂肪和抗氧化多酚。對心血管大有好處。
美容——牛油果泥面膜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去眼袋,而牛油果種子榨出的油則是天然的發油和防曬油。
其他——牛油果表皮可以榨出紅黑色的汁液,在早期曾被作為書寫墨水之用,而如今,它亦是安全和方便的食用色素。
牛油果“潮人”必修
你可知道,牛油果從默默無聞到現象級“網紅”,一路走來都經歷過哪些?你可知道,牛油果曾險些消失在歷史的舞臺?想成為玩轉牛油果的潮人行家,不妨來點或專業或冷門的有趣談資。
雖說牛油果近幾年才開始走入大眾視線,但其實他在墨西哥、中美洲已經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牛油果的英文名“avocado”,就是來自于15世紀建立了自己帝國的阿茲特克族的語言。從那時起,擅長農業種植的阿茲特克人就會制作加入辣椒、大蒜、洋蔥、香菜、酸橙汁或檸檬汁的牛油果醬。牛油果的歷史雖說如此久遠,但在新時期,真正使它走紅的還要靠以下這三個不得不說的關鍵節點。
1.漂洋過海
18世紀的英國海軍學員發現,他們航海途中食用的一種硬質餅干可以搭配牛油果,以起到使其軟化的效果。牛油果很快以“海軍的黃油”之名走向世界。
2.扎根加州
在牛油果界,Carl Schmidt的地位就如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一樣。1911年,21歲的他前往墨西哥,并帶回了幾棵最優等牛油果樹,但只有一棵命名為“Fuerte”的果樹在1913年的加州大寒潮之后存活了下來,日后便成為了加州牛油果產業的基礎。
3.風靡全球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牛油果隨著西班牙移民的擴張、墨西哥菜肴的風行、極高的營養價值,以及種植商不遺余力地推銷逐步進入美國人的廚房,甚至神話到成為觀看“超級碗”(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的年度冠軍賽)必備食品。他的流行緯度還從營養價值拓展至生活品質,不低的價格也讓它被打上了“中產”標簽,成為追求健康生活和品質的象征。
同時,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食客們對食物的外觀樣貌同樣有著高要求。在一張張精美的網絡圖片中,牛油果通常作為主角,被盛放在極簡風格的餐具中,打成奶昔,做成蔬菜碗或與吐司、雞蛋進行搭配,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食品“網紅”由此誕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