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兩會代表委員建言農產品質量安全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編者按:又到一年全國兩會進行時,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兩會代表和委員,將自己所思所想形成的意見和建議帶到兩會現場,為國家建設、各行各業發展建言獻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

  食品安全監管要堅持“零容忍”

  “經常有人會問到,農業部食堂的產品是否有專門的特殊供應渠道?其實啊,我們吃的東西跟大家一樣,都是在市場上購買的。”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內中央大廳北側舉辦的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在回答記者“如何解決好土壤污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時,爽快而又不失幽默地開場。

  張桃林委員說,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和食品安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也是“管”來的。根據國家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的結果,我國主要農產品近幾年來的合格率總體都穩定在96%以上,應該說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上是有保證的。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農產品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非法添加等問題在部分地區一些產品和時段上仍然存在,還不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尤其是營養健康的需求。”張桃林委員表示,我們要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持“零容忍”,哪怕有1%的不合格,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張桃林委員提出,下一步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由高產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尤其要把提供更多優質安全綠色的農產品放在突出的位置。這要做好三個方面的主要工作:首先要做好源頭治理,推進產地環境清潔化,要按照國務院“土十條”和“水十條”的總體部署,大力開展清水凈土工程,尤其要做好正在開展的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工作,摸清家底,對土壤污染實施分類、分節、分區治理,從源頭上保障人民食品健康安全。第二,做好生產管控,推進生產過程的綠色化,要大力推進、大力發展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生產,尤其要持續地推進農藥、化肥、抗生素等農用化學品的減量使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循環利用,保證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首先是產出來的。第三,加強全程監管,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化,尤其要加強基層的監測預警和監管能力建設,加快國家追溯平臺的建設和應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也是通過嚴格的管理管出來的。

  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

  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土壤的好壞決定糧食生產的可持續。我們吃得飽不飽、吃得好不好、吃得健康不健康,都要跟土說話。”為了增加說服力,來北京之前,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專程回到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試驗田,取了土和苗的樣本。“你看這罐土,連續幾十年一直用化肥,一塊塊板結,碎了后就成粉面一樣,是不透氣的。再看這一罐,是優質的土壤,都是小顆粒,土壤團粒結構特別好,這就是咱們國家想要的‘海綿土’,是會呼吸的土,只有這樣的土才能讓大家吃得更好、更安全。”

  現在國家要求化肥減下來,產量穩定好,質量提上去,成本控制住,那么是否有周全的解決方案?黨永富給出了他的回答,“實際上我們國家的土壤污染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嚴重,更多的是亞健康,就像我們人一樣,如果天天只吃肉,也會吃出病來,所以要通過科技創新,用新技術手段實現生態、數量與質量、農民增收多贏。”

  板結土是怎樣變成“海綿土”的呢?他拿起桌上那罐“海綿土”告訴記者,這罐土就是利用“碳吸附聚谷氨酸”技術改良的,這種技術可使農田化肥減量30%,糧食增產8%,品質還能提升3%,投資成本僅是有機肥替代化肥的1/10?1/30。

  雖然首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但黨永富早已為提出建議議案做了充分的準備。這次,他帶來了關于借鑒先進經驗,在糧食主產區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的建議。他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土壤退化威脅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應當盡快吸收先進經驗,穩妥借鑒推廣成熟模式,真正提高土壤科技支撐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于旭波:盡快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充足、安全的食品是國計民生之本。全國人大代表,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于旭波始終關注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他建議盡快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將食品安全源頭監管提升到與食品加工環節同等重要位置,加強產業鏈源頭立法和監管,強化全環節的主體責任,通過全產業鏈管控,真正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產業鏈管制,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和食品質量安全。

  于旭波建議:1.按照“四個最嚴”要求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過程要充分體現“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原則和要求,確保從源頭管理、農業投入品使用到農產品的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從農產品生產經營的主體責任到政府的屬地管理、部門的依法監管,從違法的行政處罰到刑事責任,建立起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法規體系。

  2.建議加強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時,建議加強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與環境保護部門的聯動,對現有土地開展調查摸底,實施分類分級,確保不適合農作物種植的土地不開展種養業務。建議加強對農藥、肥料、種子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對該部分單獨成章。建議逐步建立涵蓋全產業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環境監測、田間管理、收儲物流等全過程的監管與追溯。建議將相關條款進一步細化和延伸,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動態監控與風險交流機制,定期通報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

  3. 建議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與監管責任。從立法層面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的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進行明確。建議修訂時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有責任對轄區內農業投入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進行監督,對不符合質量安全的產品進行處置。建議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制度,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對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定期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向社會公布,檢測機構納入政府監管。

  4.建議加大責任追究以及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七章法律責任規定,采用絕對金額而非根據違法所得加倍處罰的形式,將一般罰款金額限定在2萬元以下,相關利益主體違法成本低,難以實現法律的規范效果。建議借鑒《食品安全法》,嚴格責任追究,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并且明確具體的賠償標準,使操作性更強。另外,還應完善相關責任主體的連帶責任制度,比如為違法生產行為提供生產經營及銷售場所(包括電商、網絡銷售平臺等新興模式)的,均應當與農產品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

  (本刊綜合媒體報道整理)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