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四季,而商家只有兩季,那就是淡季和旺季。對果品經銷商來說,又到春節旺季,也來到了備貨高峰期。春節不同于其他傳統節日,人們集中消費的時間比較長。節前大批務工人員回鄉與家人團聚,返鄉時往往會帶一些當地土特產。而過節期間人們的消費水平比平時高,節日走親訪友互送禮品更是人之常情。如何應對春節銷售旺季,備足貨源無疑是關鍵。
北京的果品市場輻射范圍大,對其他批發市場經營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那么,節前的北京水果市場行情如何?有哪些是春節前經營要注意的規律,又有哪些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日前,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莫清風對節前市場進行了分析,對經銷商節前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品牌依然是最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尤其是從2017年開始,整體市場行情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但其中做單品種、大規模、有品牌的農產品,受到的影響卻不大。而那些走中低端路線的品種,它們的市場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很多大型經銷商,也越來越傾向于主打精品水果,最希望能在產地找到共同打造品牌意愿比較強的、質量有保證的貨源。
批發市場經營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生鮮電商的蓬勃興起。很多電商、微商不通過批發市場拿貨,有能力的或者經營規模比較大的都實行產地直采,所以,源頭生產的重要性越發突出,注重品質、注重質量的產品會越來越有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下,批發市場的物流配送功能被不斷強化,這一塊的業務量在逐步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作為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在不斷弱化。
不過具體到春節前的行情來看,雖然電商風起云涌,在節前水果供應上,批發市場還是有它獨特優勢的。春節將至,電商的物流會受到很大影響,很多不能及時到貨。節前果品消費中,批發市場走的量應該還是比較大的。
春節期間的需求量,對品種、品質質量的要求,比平時都要高。春節期間的銷售以優質、口感好的果品為主,這期間消費者對價格不是很敏感。
有的經銷商會認為,投入大量金錢和精力在打造品牌上,一旦被市場認可,也免不了會有一些“李鬼”出現,不愿意就這樣白白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李鬼”可能會蒙蔽普通消費者一時,但絕不會長久。大量的案例證明,產品的好壞,終究會在消費端得到反饋,生意可能短期內出現暫時性的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在品牌上的投入還是非常值得的。
南方雨雪有何影響?
近日,我國南方多地迎來雨雪冰凍天氣。雨雪天氣不僅影響產地生產,對物流帶來極大影響,也會極大地影響市場價格。
今年天氣的變數仍然很大,北京等北方地區經銷商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在天氣好的時候增加庫存。
南方生產的水果如果在路上耽誤一天,北京批發市場的庫存就會減少。連續幾天不通路的話,北京的水果價格肯定會上漲。但是,等路通了,水果集中到京的話,一下子把堵在路上三四天的貨全部集中到批發市場,那又會面臨庫存的問題,價格會急劇下降。如果今年春節前還是一直持續比較不穩定的天氣的話,后期價格會怎么走,誰都摸不準。
截至1月27日上午,受降雪及路面結冰影響,安徽、河南、江西等15省市區高速公路仍大面積封閉。果品運輸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不暢通,對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果品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會帶來極大的波動。對經銷商來說,每天相對平穩的行情比較好,不愿意看到這種波動情況的出現。
農業靠天吃飯,不僅體現在產地,還體現在銷地——天氣冷熱會影響消費者購買果品的意愿;也體現在運輸途中,公路運輸受天氣的影響非常大。
一個好的商家,注重打好春節攻堅戰,既是爭取新年開門紅,也是對過去一年最好的告別。商家應在恰當的時機早備貨、巧備貨,使庫存保持在合理水平,以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需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