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雖有一副生人勿近的面孔,卻也是自然的饋贈;非洲竹芋,吸引著人們開始一場關于甜蜜奧秘的冒險;蛇皮果,歷經了毀滅與重生。水果在漫長的進化中都練就了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它們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仰和波瀾起伏的生存故事,這些奇妙的生命密碼,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刺梨
自從人類伸手摘下第一顆水果起,水果便已注定進入人類世界,在共同生存的自然挑戰中,水果改變著自己,人們也學會獲取這些自然的果實。
貴州紫云縣九嶺地區,每當九月中旬,山谷里布依族人就會舉辦鮮果節并跳起刷把舞,慶祝這一年的豐收,并為來年祈愿。男人們木棍下的糍粑柔糯香甜,但鮮果節上最明亮的當屬女人們手中誘人的新鮮刺梨。它是這片山谷中的野果,鮮黃的外表布滿細小尖刺,渾身透露著生人勿近的信號。為了準備鮮果節用作祭禮的刺梨,需要提前幾天上山采摘,這是當地布依族人延續千年的傳統。在布依族那里,每一家每一年都要去采摘刺梨回來。野生刺梨樹個頭矮小,分散在荒山野嶺中,常常被茂盛的雜草所覆蓋,找起來并不容易。要在險象環生的自然界生存,動植物大多都會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防御機制。刺梨的皮刺中含有讓植物纖維變得堅硬的木質素,渾身利刃的外衣下,包裹的是果肉內超高的維生素C,越新鮮的刺梨,它的刺就越堅硬,山中沒有任何野果能比得上它。刺梨味酸,但只要耐心咀嚼就能得到甘甜的回味,清爽解渴。
對于天性好酒的布依族人來說,刺梨是釀酒的最好原料。新鮮刺梨在簸箕中不斷碰撞翻滾,刺梨表面的雜質和蟲子被分離出來,通過摩擦將尖刺刮落。經過3個月的曝曬,水分蒸發后,刺梨變成果干,這就到了做酒的最佳時機。刺梨放進白酒中,它會慢慢地變色,然后把刺梨的味道激發出來。刺梨布滿尖刺的外表,釀出的酒卻口感格外溫柔。千年前,布依族人來到這片山谷,這里蘊藏著自然的饋贈:野果、樹木、溪流,他們決定在這里生活,懷著崇敬的心,長久相伴。
竹芋
基因密碼,賦予水果千差萬別的形態和口感,大部分水果會將自然界中的養分轉化成糖分,在內部儲存起來。當人類發現這份秘密能量時歡呼雀躍,但這正是水果欲將人類征服的甜蜜陷阱。在馬來西亞檳城柯優慶的熱帶水果園里,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果:月橘、洛神果、水茄冬、釋迦果、無花果、黃晶果,他最喜愛的自然是那些甜度較高的稀有水果。無論何時,柯優慶去任何國家,第一興趣都是到當地的水果市場找到各種有趣的水果,引進他的水果園,讓大家種植,這樣他們就會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柯優慶有了新目標,它們是熱帶雨林中的隱士,至今鮮為人知。這是一種叫作非洲竹芋的水果,一個很特別的水果,非常甜,見過它的人很少。非洲竹芋水果,來自西非熱帶雨林,那里有適應它生長的絕佳環境,土壤常年潮濕,終年高溫。非洲竹芋從出生起,就懂得隱藏自己的花和果,它們緊貼土壤表面生長,由枯葉覆蓋,它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樹葉,因為它的樹葉非常獨特,一旦你發現了這種葉子,然后順著樹葉往下找,就會在葉子的底部發現這種水果。雨林中的陽光容易被其他樹木的樹冠所遮擋,非洲竹芋最終進化出長長的葉柄和面積超大的葉面,在夾縫中盡可能獲取陽光,收集能量,這正是雨林世界的生存法則。
柯優慶有備而來,在雨林深處,他沿著竹芋樹葉終于找到了一小片成熟的竹芋果實。非洲竹芋果實表面的黃色黏液狀透明物質,學名叫假種皮,它們憑借超大葉子吸取陽光,帶給果實含有強烈甜味的蛋白質,名叫索馬甜,當這種甜味蛋白與味蕾結合,甜味會在口腔里持續半個小時以上,同時伴有甘草般的香味在口腔回轉。非洲竹芋不是從種子開始生長,要移植它,必須挖出整個根莖??聝瀾c帶回了非洲竹芋的根莖,為他的熱帶果園又添加了一個充滿潛力的成員。
蛇皮果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默拉皮火山在爪哇島中心,它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在印尼語中有“不滅之火”的含義,和這個名字一樣,它的氣息日夜翻滾,平均每兩三年就會用噴發來彰顯自己無窮盡的力量。
每年11月,祭拜火山之神,是這里的人們最重要的儀式,他們為此準備的正是火山之神曾經考驗過的獨特水果——蛇皮果。Vivi 17歲就從父親手上繼承了蛇皮果種植事業,經過20多年,她的蛇皮果園在當地非常有名。蛇皮果是印尼的特色水果,因為果皮有著蛇皮狀的鱗片而得名,它適應爪哇島高溫高濕的環境,依存在火山的孤立島嶼之下,它奇特的外表注定了不尋常的一生。7年前默拉皮火山的噴發,造成了300多人死亡,Vivi逃過一劫,但房子和果園都受損嚴重。人們在悲傷后并沒有離開祖輩依傍而居的“不滅之火”,默拉皮噴發平復不久,他們便重返家園,繼續生活。意想不到的是兩年后,奇跡發生了,曾被火山灰壓垮的蛇皮果樹竟然結出了果實,甚至相比之前甜度更高,那是因為火山灰中富含的礦物質逐漸融入土壤,成為最好的天然肥料,蛇皮果因禍得福。
蛇皮果像地下的巖漿一樣難以捉摸,它們的樹干上有長達5公分的硬刺,即使蛇皮果果實也不例外。野生蛇皮果果樹是雌雄異株,比例又極不均衡,它們需要借助外來的力量完成授粉,可是那些尖刺讓動物們望而生畏,像火山一樣壞脾氣的蛇皮果遇到了難題。Vivi在這些渾身帶刺的樹枝間逐漸長大,她把父親的話深記在心,馴服蛇皮果的秘訣就是要用溫柔的心去融化它們。世代以來,經驗豐富的當地果農,用特別的人工授粉方式提高蛇皮果的坐果率。Vivi動作輕柔地在每一朵開放的雌花上方輕輕觸碰雄花,使花粉散落在雌花上,再用葉子折成一朵小傘,呵護著脆弱的花朵,防止雨水的沖刷。蛇皮果并沒有固定的花期和果期,從花朵授粉到果實成熟,需要等待漫長的6個月,Vivi逐漸理解耐心和溫柔的含義。成熟的蛇皮果外皮堅硬,但果肉卻薄而柔軟,它們包含著的白色果肉,光滑細膩、清香酸甜、清脆可口,這大概正是尖刺們不舍得與人分享的秘密吧。
一年一度的Merti Bumi儀式又開始了,當地居民世代將蛇皮果壘成火山的形狀,他們感謝火山給他們帶來肥沃的土地和果實;生活在默拉皮腳下的人們,用智慧守護著家園。在這片沃土里蘊藏著生命的秘密,溫柔以待,尖刺下的蛇皮果也將回報甜美的果實。
水果,展示了極致的生命力,吸引著人類無止境的探尋和冒險,它們不僅特立獨行,更為人類拓展了味覺體驗。大千世界,還有無限的可能等待我們去發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