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水美”與“產業融” 的精彩律動——探訪山東省沂南縣美麗鄉村建設新實踐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呂兵兵 字號:【

  1月上旬,正是北方鄉野最“蕭索”的時候。然而,筆者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東省沂南縣鄉村采訪,卻能處處感受到盎然生機。在竹泉村,入目依然是水繞竹歡、游人如織的熱鬧景象;在朱家林村,小山村被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的建設氛圍所縈繞;新立村農民朋友則在為網絡訂單忙碌著,精致的草編、金黃的煎餅,現在都是搶手貨……

  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發源地。在很多人的記憶里,留下的是“革命老區、山水阻隔,基礎條件薄弱、經濟相對落后”的印象。然而就在過去的幾年,“全國美麗鄉村示范基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榮譽落戶此地,山東多次在這里召開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

  “山鄉巨變”的故事

  為何在這里上演?

  “靠的是‘山水美’與‘產業融’的精彩律動。”沂南縣委書記姜寧揭開謎底,“說到‘山水美’,這里有綠水青山,有沂蒙精神,有淳樸鄉風,有特色民俗……說起‘產業融’,這里有山鄉特產,有特色林果,有鄉村旅游,有農村電商……沂南圍繞這兩條主線,與發展現代農業相結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提升鄉村文明相結合,整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書寫了新時期的‘山鄉巨變’。”

  山水美到村莊美,

  因地制宜搞建設

  走進雙堠鎮上硠村,既有石墻、石屋、老街、古巷的山村特色,也有大槐樹、干插墻、竹籬笆、老磨盤等鄉村景觀。若還覺得不過癮,可以走進小廣場和村史館,找尋更多的鄉愁記憶。

  村黨支部書記王敬平說得實在:“以前是貧困村,現在是樣板村。在家住著方便,出門就是風景,村里人住著舒心,城里人看著羨慕。這要放在3年前,晴天土雨天泥,垃圾成堆蚊蠅難治,別說村莊了,咱農民自個兒都沒個干凈的時候。”

  建設美麗鄉村,既要全面改善基礎設施,還要留住山村特色,挖掘文化民俗資源,讓山水美與村莊美和諧共生、相得益彰。據《沂南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該縣明確了長期保留村、拆遷撤并村和城鎮周邊村3個類型,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

  基礎設施方面,在“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的基礎上,增加改水改廁、垃圾污水集中處理、建設文體廣場和社區服務中心等內容。在特色建設上,對古宅、古街、古井、古樹、古碾“五古”保留修復、鄉村民俗文化保護展示、河流流域生態保護和現代農業休閑觀光帶建設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建設美麗鄉村,投入是關鍵。沂南建立了“財政獎補、項目整合、部門幫扶、企業幫建、村級補充、農民投勞”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重建設更重發展,

  產業興旺是動力

  馬泉山本是沂南銅井鎮小山峰中的普通一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為扶持馬泉山周邊11個村莊發展林果產業,沂南整合了山東省生態農業示范縣、農業綜合開發小流域治理等多個項目,推進山區綜合開發。隨后,盛大慶果樹種植合作社順勢進駐,建成了集林果生產、農科研發、休閑旅游和生態養老于一體的園區。2017年,園區及周邊村莊共接待游客30萬人次,綜合收入達6000萬元。

  “同樣是靠山吃山,咱現在吃法不一樣了。馬泉山發展鄉村旅游,咱村里的瓜果雜糧都成了搶手貨,‘農家樂’開一家火一家,老山村煥發了新活力。剛過去的這一年,咱村集體收入了6萬多元,村民估摸著每家也能增加個兩三萬元的純收入。”馬泉村黨支部書記李克英說。

  生產美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題中之意,村莊沒有富民產業、農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美麗鄉村建設就是無源之水。在沂南,山水美的生態優勢、特色林果等產業,通過產業融合發展,能夠與美麗鄉村建設“無縫銜接”。

  蘋果、蜜桃、大櫻桃,小米、綠豆、小雜糧,煎餅、薯條、地瓜燒……這些沂蒙山特色農產品,或與以休閑采摘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相結合,或乘著農村電商的翅膀銷往全國,為沂南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目前,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被列為山東省唯一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六棵樹優質草莓標準化生產基地被確定為山東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打造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4個,休閑和觀光園區、農莊近30處。

  有外在更有內涵,

  清新鄉風撲面來

  走進拔麻村,但見青山為背、綠水繞前,古房古樹、相映成景。腳踏石板路,入鼻臘梅香,草木巧作畫,松柏自成行……鄉村美景盡收眼底。“這是你能看到的美,還有你看不到的,就是咱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進了鄉村文明行動,農民精神文明水平大幅提高,時時處處可見清新鄉風。”馬牧池鄉宣傳委員嚴寶允介紹。

  在沂南,紅白理事會和孝老敬老理事會這幾年成了農村最忙碌的組織,理事會成員也成了鄉親們最歡迎的人。“以前村里辦紅白事,講場面、比排場,陳規陋習也不少,甚至導致返貧。現在,簡辦寫進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免費為村民搞服務。”拔麻村黨支部書記王本杰說,“一邊抓簡辦,一邊抓厚養,孝老敬老理事會則負責監督管理家庭養老孝心基金,讓孝老蔚然成風。”

  在農村,紅白事是一個焦點。風光大婚、風光大葬是農民的樸素想法,導致陳規陋習越積越多。“孝”字是另一個焦點,村民評價一個人,首先看他孝順不孝順。沂南提升鄉風文明,恰是抓住了這兩個焦點。白事“八提倡、八取消”,紅事“五提倡、五反對”;子女孝老100元,村里就給補10元;你家評為“文明戶”,俺家有個“好媳婦”;喝酒打牌別找俺,文體廣場咱帶頭……通過這些具體工作,讓沂南美麗鄉村的“內涵”韻味十足,沂南農民真正是“好日子甜到心坎兒里”。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