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青島 打造沿海型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青島是黃海之濱一顆璀璨明珠,作為旅游城市,聞名遐邇;作為工業城市,名牌薈萃。與強大的工業實力和聞名天下的海濱旅游比較,青島的農業也大有作為。

  近年來,青島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瞄準“率先走在前列”目標定位,加快推進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建設質量好、效益高、動力強、活力足的沿海型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現代化步入基本實現階段。

  堅持質量導向,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欒新介紹,青島以整建制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為載體,全面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努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本地產蔬菜、水產品、畜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

  優環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搭建“一軸三片、四區多點”都市現代農業總體布局,推行綠色清潔生產方式,以節水、節肥、節藥為重點,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推進農機農藝、農林牧漁有機結合,節水灌溉達到40%,測土配方施肥達到90%,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零增長。

  強監管。實施全程質量監管,全域禁止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建成市、區(市)、鎮(街)、村四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將616家生產單位、4000多個產品納入監管追溯系統,每年完成質量安全檢測50萬批次,地產農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

  樹品牌。編制實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打造“青島農品”品牌集群,據統計,全市農產品注冊商標達到1.9萬個,“三品一標”農產品926個,中國馳名商標12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居同類城市首位。

  堅持效益導向,提升全產業競爭力

  為大力發展新六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欒新介紹,青島首先做優特色農業,推動特色農業向優勢區域集聚,建成100萬畝高效蔬菜、100萬畝果茶特色農業優勢區和高端畜牧業集聚區,培育了藍莓、綠茶等一批特色農業小鎮。發展海洋牧場、遠洋捕撈,建設“藍色糧倉”,推動漁業從近海走向遠海。其次做強加工農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行動,發展壯大千億級農副食品加工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有106家,農產品加工出口企業有1200多家,全市農產品出口達到350億元,居全國城市首位。三是做大休閑農業,規劃建設農業“新六產”綜合示范區,大力發展“旅游+”、“科技+”、“生態+”產業,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深度融合,全市建成現代農業園區913個,培育國家休閑旅游農業示范鎮村28個,鄉村旅游收入突破140億元。

  堅持科技驅動,增強農業發展動力

  發展高科技現代農業是都市農業的標志之一,青島運用現代科技、裝備、信息化改造提升農業,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科技展翅行動,組建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產業技術體系創新推廣團隊,省級以上農業重點實驗室39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建設青島“國際種都”, 研發旱作小麥新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99%。

  創建國家全程機械化示范市,糧食作物實現全程機械化,全面推進經濟作物、養殖業、加工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87%。

  培育壯大“互聯網+農業”,青島率先出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建成農業科技110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畜牧獸醫綜合監管平臺和智能農機精準作業系統,發展益農信息服務站816處,現代農業物聯網園區132個,農村電商平臺550家,農產品電商交易額達58億元。

  堅持機制創新,激發農業發展活力

  “青島堅持不懈深化農村改革,用改革破解瓶頸、激活要素、匯聚動能。” 欒新強調,首先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目前,青島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任務,率先試點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81%的村莊啟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323萬農民變成股民。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全市培育農民合作社1.2萬家、百畝以上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6500多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達到62%,連續5年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列入市辦實事,累計培訓10萬人。

  在鄉村治理方面,青島創新機制,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突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對100個經濟薄弱村派駐了第一書記,從今年開始派出20個工作隊對口幫扶20個經濟薄弱鎮、100個集體經濟空殼村,以黨建引領鎮村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為了更好地促進城鄉融合,青島積極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施農村路水電氣暖網改造提升工程,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打造市域“1小時經濟圈”。實施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發展“歸雁經濟”,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欒新表示,下一步,青島將奮力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青島樣板”。

  (曾詩淇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