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揭開中國大豆產業衰退的“傷疤”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神農島 字號:【

  導語:此次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公布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中,雖然并未包含大豆,但從“入世”到現在,根據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大豆進口總量攀升至9554萬噸,創下歷史新高。曾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1995年還擁有全球大豆90%生產能力的中國,在短短幾年內,怎么就成了世界大豆主產國中對進口大豆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呢?

  3月22日,美國政府計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中國隨后的反應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3月22日提供的信息,對于特定的中國商品,美國將征收25%的關稅。這些產品包括:航空產品、現代鐵路、新能源汽車和高科技產品等1300個稅項產品,屬于100多種類別。USTR將在15天內公布針對的商品清單,隨后將有30天的公示時間。

  近日,中國商務部也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干果及堅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制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彭博(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服務提供商)此前預計,由于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針對美國此次行動,中國就或將對美國大豆和豬肉等大宗商品征收關稅,并且一些在美國農村腹地種植的農產品,如棉花、苜蓿、高粱等也在考慮之列。

  彭博認為,這些農產品的種植者正是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的關鍵選民。

  高盛也曾發文稱,在美國享有貿易順差的領域,如飛機、大豆和其他農產品,這些產品將成為中國政府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時首要考慮的目標。

  尤其是大豆。從“入世”到現在,國內進口大豆數量一路大幅攀升,根據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大豆進口總量攀升至9554萬噸,創下歷史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22日中國公布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中,并未包含大豆。

  3月19日,《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聚焦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問題,稱進口大豆之所以瘋狂蠶食中國大豆市場份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外國大豆在本國獲得了巨額補貼。

  “盡管美方一再聲稱補貼占產值的比例小且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給豆農提供了巨額補貼,帶來了不公平競爭優勢,使其得以用很低的價格對中國市場進行傾銷,對全球市場產生沖擊。”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將其解讀為,中國國內有聲音支持對美國大豆出手。

  今年2月4日,中國對原產美國的進口高粱開啟了反傾銷立案調查。

  美國大豆補貼嚴重沖擊中國豆農

  美國對中國出口金額最大商品是什么?不是波音飛機,不是美國汽車,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而是大豆。

  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由5479.8萬噸增加到了9552.6萬噸,增加了4072.8萬噸,增幅高達74.3%。

  與此同時,中國大豆產量連年下滑,國產大豆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由2010年的22%下跌至2016年的13%,2016年產量僅有1294萬噸,不及進口量的七分之一。

  那么,擁有悠久大豆種植歷史、曾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1995年還擁有全球大豆90%生產能力的中國,在短短幾年內,怎么就成了世界大豆主產國中對進口大豆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呢?

  《環球時報》對此認為,一方面,美國政府給予本國糧農高額補貼,致國際市場大豆價格畸形扭曲,成功實現了對中國市場份額占據;另一方面,以美國企業為主的跨國糧商壟斷操縱,也導致了國際市場需求不足,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大豆內外價格倒掛,使得國內豆農在進口大豆持續低價的沖擊之下頻現“賣豆難”情形,大豆產業日漸衰落。

  據觀察者網查詢,一直以來,美國政府對美國糧農的補貼超過了40%,但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4%。

  美國政府對其農業補貼的方式既有價格補貼,也有收入補貼,既考慮市場價格高時的補貼,也考慮到市場價格低時的補貼,多種補貼方式的運用,使美國大宗農產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2010年中國成為美國農產品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的金額達到175億美元,其中進口美國大豆108億美元,占美國全部出口大豆的58%。中國進口美國農產品的迅速增加,與美國持續的農業補貼政策密不可分。

  確實,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買家,美國國內也一直在擴大大豆種植規模。

  據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增長了16.8%,產量增加了31.8%,美國大豆增量占全球大豆增量30%;在美國所生產的大豆中,有超過一半用于出口,直接造成了大豆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供過于求。

  《財經》雜志3月19日發表文章援引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張曉平的說法稱,從中美大豆貿易的市場層面來看,至今為止的情況都是比較正常的。

  《財經》雜志說,就價格因素而言,受制于土地、農藥等一系列成本及可耕地受限等因素的影響,美國大豆并不具備絕對優勢。

  “美國的問題是,我們已利用了所擁有的所有可用于農業生產的可耕種土地,已無法開發新的土地來用于農業生產。”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國際谷物培訓中心主任JayO'Neil說,“此外,美國農民在做出自己的耕種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價格因素,更要考慮自家的土地上適合種什么。”

  堪薩斯州某豆農也表示,“因為沒有絕對的價格優勢及供應能力限制,美國農民實際上對于向中國出口大豆的立場是保持正常平穩運行和有一定合理增長即可,其他問題都讓市場解決,不希望受到外來因素的干擾。”

  成本沒優勢、價格沒優勢、土地很有限,那美國大豆為何在中國還是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北亞區總監狄翠山(Paul Burke)將其歸結于曾經一段時間,美國豆農受到了中國需求上升所帶來的價格上升驅動,“從1997年開始,來自中國的大豆需求為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提供了一個新興的、不斷增長的市場。自2006年以來,全球大豆需求的增長使大豆的價格上升了50%,進而使美國農民的生活得到改觀。上升的價格讓農民們得以購買新的設備來改善或擴建他們的農場倉儲體系。全球大豆需求的增長促使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第一次超過了玉米。”

  巴西才是中國市場最大的大豆出口國

  綜合各媒體的說法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前些年,在美國政府的大力補貼之下,美國確實蠶食了中國大豆市場的很大一部分,摧毀了中國的大豆產業;但如今,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些許變化。

  由于貨幣貶值、庫存充足、成本低廉,巴西大豆近來相較于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為突出。

  據《財經》雜志梳理,2017年時,中糧集團已成為巴西大豆的第三大出口商;而在此之前,自2012年起,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其份額可占到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一半左右。而且,巴西大豆的蛋白質含量也較之美國大豆更高,因此更受中國相關加工企業的歡迎。

  從路透社給出的數據來看,2017年9月至12月(2018年度第一個供應季),中國從巴西大豆采購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19萬噸,從美國的采購量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7萬噸 。

  也即目前,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國,但美國大豆不是中國市場的最大進口來源。

  而巴西和美國之間,對于國際大豆貿易也有爭執。2015年以來,國際糧價有明顯下跌趨勢,巴西國內曾對美國大豆、玉米補貼展開審查,也曾將此問題訴至世界貿易組織。

  另據巴西咨詢機構Agroconsult公司于去年底作出的預測,2018年度,巴西的大豆產量將達1.11億噸,而巴西國內對大豆的需求十分有限,大部分將會用于出口。

  中國政府已經對美國大豆出手?

  此外,中國政府近來也針對美國大豆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去年,國家對大豆目標價格政策進行了調整,開始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從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對從美進口大豆開始實施更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而路透社也于今年2月稱,中國正在評估對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施加貿易措施所帶來的影響,或對其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對于中國的大豆安全問題,有農業農村部官員此前曾介紹,我國進口大豆目前主要用于兩方面:一是飼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以食用豆油為例,在十幾億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人均使用量年消費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在這樣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我國進口大豆是必須的、難免的。

  黃宗智教授也曾指出,用對大豆進行“雙反”來“迎戰”美國,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中國想要完全由自己來生產每年所消費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種多少畝大豆,占用全國總播種面積多少?按照歷年大豆進口量和國內大豆單產量來估算,2009年以來,每年需要另外播種約四億畝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國總播種面積的15%~20%。這意味著必須減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農業產品,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考慮。這是國內大豆產量沒有顯著增加而大豆進口快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此外,由于美國和巴西的大豆生產季節相反,所以中國目前不可能僅進口一個國家出產的大豆。

  而香港《南華早報》也曾援引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法指出,目前來看,對于中國所有的大豆進口商或者買家來說,美國大豆都是非常重要的供應來源。因為美國市場非常開放,供應鏈系統有效率。

  假如中美之間出現貿易爭端進而影響大豆貿易,狄翠山預計,包括歐盟28個成員國、日本、韓國等國會增加購買美國大豆。另外,美國農民也可能會擴種高油酸等高品質或新品類大豆,以增加美國本土食品企業的青睞。“解決貿易不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合作的蛋糕做大。雙方互掐讓蛋糕越做越小,彼此的回旋余地也就越小。”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必須構建農業對外開放新格局,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糧商和農業企業集團,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和農業貿易規則制定,促進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農業國際貿易秩序。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