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榮昌區一口氣與阿里巴巴、海航物流等企業簽下17個重點項目,協議總投資約269億元,涉及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榮昌貨運機場建設、農牧高新科技研發等。這個以世界八大種豬之一“榮昌豬”聞名的渝西小城,并沒有局限于生豬養殖,而是圍繞豬做文章,建設全國首個以現代農牧為特色的高新區為抓手,加快當地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種養生態循環
18個省市推廣應用
在榮昌日泉農牧基地的養殖場里,近處是標準化的封閉養殖場、專業化的排泄物處理系統,遠處則是成片的果樹。
重慶日泉農牧有限公司經理劉鋼介紹,為實現現代化規模養殖并解決養殖污染問題,該企業豬場在設計上做到了干濕分離,采用泡沫消毒系統、稀料投食系統、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系統,喂養、消毒、清理全自動化,工作人員進入豬場,還需要全身消毒與換裝。
同時,公司在豬場周邊流轉與養殖體量相配套的土地5000余畝,種植了蛋白桑、葡萄、獼猴桃、藍莓等。對豬場回收干濕分離的糞污堆,固體部分加工成為有機肥,沼氣用于發電,沼液通過處理直接還田,變廢為寶,為果蔬提供優質有機肥源,形成了集生豬養殖、名優水果種植、餐飲、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
種養循環的養殖模式,是榮昌工業化、信息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農牧產業的一個縮影。如今,榮昌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種豬場、種養生態循環基地,成為西南地區仔豬供種高地,每年外銷仔豬200萬頭以上,榮昌標準化養殖模式和種養循環集成技術已在18個省市推廣應用。
搭建線上市場生豬玩起大數據
在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大廳巨大的電子交易屏上,左側實時顯示著全國生豬價格指數和交易情況,右側是各區域市場的相關參數,中間則是交易總額,每5秒鐘更新一次。
用股票的形式發布價格,用淘寶的方式下單訂購,如今,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已是我國最大的生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市場生豬掛單量近1億頭,在線成交近5000萬頭,成交額近650億元,注冊用戶近10萬戶、交易商達4.5萬戶,交易范圍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以前養殖戶賣豬主要通過豬販子,不但中間環節多,而且不少豬販子打白條致使養殖戶很長時間拿不到錢。”負責人楊智介紹,國家生豬市場通過數字化市場平臺,打破了地域限制,將市場信息變得更加透明,實現了生豬的“買全國、賣全國”。該平臺啟動近3年來,有效解決了線上交易標準、疫病防控及實物交收三大難題,實現生豬活體線上交易+線下交收的模式。
作為國內首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畜禽產品大市場,榮昌國家生豬市場結合生豬流通特點,借助電子商務實現了生豬交易的互聯網化。今年1月,他們與阿里巴巴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建設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預計2019年底前完成。屆時將實現匯聚生豬全產業鏈數據資源,行業數據共享交換,構建生豬產業監測預警模型,服務政府宏觀調控監管,開發生豬產業大數據產品,建設生豬產業信息門戶等功能。
推動產業融合進軍生物制藥
產業高地
在榮昌高新區,不僅圍繞生豬產業實現著從第一產業到第二、三產業“接二連三”的換擋升級,飛速發展的還有生物醫藥產業。
在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5000平方米的疫苗生產車間里,全天保持在25℃,全球唯一用于治療人畜共患病強制免疫疫苗的羊包蟲病疫苗就在這里生產。2011年,澳龍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羊包蟲病基因工程疫苗生產線并正式投產。2015年,該公司批量生產出了高品質的羊包蟲病基因工程亞疫苗,并可生產羊包蟲病疫苗、豬瘟活疫苗、山羊痘活疫苗等10余種疫苗產品,每年產值達1.5億元。
用工業化、信息化、規模化、標準化方式發展農牧產業,推動產業高度融合、集群發展。如今,榮昌已經形成了以動物基因工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集群,建立起集“科研、育種、養殖、加工、飼料、獸藥、市場”于一體的完善農牧高新產業體系,擁有包括美國嘉吉在內的飼料加工企業26家、GMP醫獸藥企業18家,生物醫獸藥產品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飼料獸藥生產加工基地、集散地和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
榮昌區委常委、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常曉勇介紹,未來在農牧高新產業上,將重點發展包括動物基因工程、動物營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領域,到2020年實現產值達250億元。如在動物基因工程領域,繼續加強與英國劍橋大學等前沿基因工程研究機構的深度合作,建立產業鏈條完善的基因工程體系,重點開展人源化抗體轉基因動物、遺傳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動物模型等基因工程的研究。在生物醫藥、生物獸藥等領域,到2020年,實現產值達300億元,打造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地。
圍繞農牧特色發展不設邊界
2016年,經重慶市政府批準,榮昌工業園區升級為市級高新區,同年正式申報國家級高新區,規劃面積為17平方公里。由板橋組團、廣富組團、榮隆組團3個組團構成高新區核心區,“六園十五基地”構成輻射區,基本形成了“農牧高新、生物制藥、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及新材料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5大產業體系。
目前,高新區已入駐工業企業412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0家、科技型企業7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上市公司子公司9家、外資企業16家、獲GMP認證企業21家,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0個。
“雖然地理上劃定了邊界,但在圍繞農牧特色的產業鏈延伸和創新發展示范中,榮昌永遠不會設‘邊界’。”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說,作為全國第一個以現代農牧為特色的高新區,榮昌高新區將用抓工業的辦法抓農區畜牧業,用集約的辦法提升農牧業效益,用辦園區的辦法輻射解決三農問題,積極探索一條適合中國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之路。力爭到2020年,榮昌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以上,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全社會R&D投入占GDP比重超過2.5%。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部畜牧業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