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甜蜜的邂逅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徐 平 字號:【

  隆冬來了,氣溫降至零下10℃,大幅度的降溫向我們襲來。在寒冷時,人類本能地需要更多熱量和脂肪,這是刻進基因的需求。面對寒冷天氣,能夠給我們帶來溫暖的不只有棉衣秋褲,添衣保暖的同時,少不了甜食的暖心。當糖分的細膩在嘴里融化的瞬間,感覺時光都溫柔起來……

  身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娃,從小愛吃甜,一見到巧克力、糖果、紅糖糍粑、點心等各種甜品小食,就邁不開步子,為此給蛀蟲貢獻過四顆大牙,去口腔醫院也哆嗦過,可依舊習性未改。

  廣式回憶存于糖水,20多年前熱衷追TVB的電視劇,大多數劇情至今已經模糊不清,可劇中各式糖水卻記憶猶新。因為別人看的是劇情,我饞的是甜品,對廣式糖水的最初記憶,大部分來自于此。廣式糖水不只是北方人眼中的“糖+水”,液體的番薯糖水、半固體的龜苓膏、雙皮奶都可以稱為糖水。

  后來常去澳門、香港,見過大街小巷的各式糖水鋪,又按捺不住,進店才發現,廣式糖水實在種類繁多,有見過的紅豆沙、綠豆沙、芝麻糊,也有沒見過的姜汁撞奶、雞蛋腐竹糖水等,因此不論是糯軟薯香的番薯糖水、沙甜口感的綠豆糖水,還是香甜芒果味的楊枝甘露、椰香清甜的水果西米露,每次去糖水鋪都能收獲讓自己心滿意足的糖水甜品。

  漸漸的,自己也開始學著在家里煲糖水,特別是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煲銀耳蓮子糖水,加上幾顆紅紅的枸杞,不但潤肺去燥,還能緩解疲乏。我收羅了幾款經常做的糖水和甜品,材料簡單,大家可以在家嘗試著做做。

  小吊梨湯是我平時經常做的糖水中比較喜歡的一款,銀耳的濃稠、鴨梨的甘甜、話梅的微酸,都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可以降火潤肺,非常適合干燥冬季。準備好所有材料,銀耳提前用冷水泡開,梨肉切丁,在鍋中放入泡好的銀耳、梨皮梨丁、話梅、冰糖,倒入純凈水。不建議直接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所含的重金屬和消毒劑殘留會影響成品的味道。小吊梨湯成品顏色應該是偏淺褐色,梨皮是讓湯色更深的關鍵,所以要把梨皮放入一起煮。燉煮的時間看自己喜歡,原則上只要銀耳軟糯就可以,但我更喜歡燉得時間長一點,這樣湯汁更好喝。

  蓮藕,色白如雪,生吃鮮藕能清熱解煩,煮熟健脾開胃,益血補心。在大雪節氣適量吃些蓮藕湯,有較好的補益功效。藕粉圓子,北方不太常見,是江浙一帶的傳統小食,天然藕粉蒸煮后,會呈咖啡色半透明狀,晶瑩剔透,口感彈韌,餡料是黑芝麻的。選用農家自曬的藕粉,藕粉里倒入開水攪拌(一定要剛燒開的水),成絮狀時,把藕粉揉均勻,多揉一會,成面團狀。黑芝麻餡搓成圓球,藕粉圓子和包湯圓一樣,水燒開后放藕粉圓子煮熟顏色變透明狀就可以了。

  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幾大品類,是非常具有中式風韻的一種香料。桂花屬于木犀科,制成干桂花后,可以做成桂花茶、糖桂花、桂花釀、桂花酒等,多搭配中式糕點。漫漫寒意里,仍有清甜桂香環繞,也算得上是冬天的美事兒了。桂花紅豆酒釀圓子,不但好吃,還能美容養顏。在超市中可以買到現成的紅豆沙、糯米小圓子和酒釀,鍋中倒入些許清水,水開后下小圓子,煮至圓子浮起時,放入酒釀、豆沙、冰糖及干桂花,煮到水中吐大泡泡的時候就可以裝到碗了。

  寒風凜冽,手捧一杯香氣縈繞的熱可可,便是冬天里的快樂。不僅有可可粉加牛奶,還有你能想象到的那些棉花糖、奧利奧、堅果、莓果……

  巧克力熱可可,主要是由可可粉加入牛奶或水加熱調制而成,是低脂的,絲滑柔順的口感和濃郁撲鼻的奶香讓人欲罷不能。

  銀耳糖水絕對算得上是一道冬季滋養糖水。材料:銀耳三大朵(約20克)、鮮百合2朵、冰糖適量(約50克)。做法:將銀耳用溫水浸透泡發,洗凈撕成小朵;銀耳、冰糖一起放入鍋里,加適量水煮開,然后轉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加入百合再煮5分鐘即可食用。

  冬季,市場上荸薺、甘蔗都上架了,把荸薺、甘蔗去皮切塊,少量桂圓肉,加適量水煮沸,小火煲2小時即可。最近的天兒都是灰蒙蒙的,又有討厭的霧霾,人體的免疫力都在接受巨大挑戰,這個時候吃些荸薺甘蔗糖水是不錯的選擇。甘蔗生津止渴、滋陰潤燥;荸薺,涼血解毒,利尿通便、消食除脹。

  老姜紅薯糖水是廣式糖水之一,潤腸開胃。媽媽喜歡加入老姜同煲,那是我記憶中最溫暖的味道,如果不喜歡辣味,可以少加。紅薯300克、紅糖半碗、老姜三片、紅棗5顆、百合干10克。紅薯切成滾刀塊、紅棗去核,一起入砂煲加水煮約20分鐘后加入紅糖,再煮15分鐘左右即。

  糖水的做法并不復雜,但自己的確很享受煲糖水的過程:精心挑選食材,清水洗凈之后,放入砂煲中慢慢熬煮,靜靜等待中,沒有耐心、愛心和對家人脾性的了解是做不到的。

  當你用心為自己、為家人煲一份糖水時,能得到暖暖的幸福感,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甜的。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