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王永輝:在“新”上找出路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陳 鵬 字號:【

  一般來說,鮮桃上市時間在七八月份,其他時間少有現摘現賣。然而在唐山市豐南區大齊各莊鎮大長春村,4月初,這里的桃樹就開花坐果,春暖花開之時就可以新鮮上市。這是為啥?

  原來,在大長春村260畝土地上,坐落著42個棚室,全部種植各類鮮桃。2016年還未到盛果期,銷量就達到6萬斤,銷售收入近百萬元。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產量和收入都翻了好幾番。

  大長春村,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怎么走上了種桃致富路?這要從2013年說起,也就是村主任王永輝上任的第二年。

  自從當選村主任之后,王永輝就按捺不住自己早已經在心中揣摩已久的計劃——找到能夠帶領村民致富的主導產業。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開始了學習和考察。

  王永輝愛鉆研,多次參加各種技能培訓,通過書籍、網絡、電視等多種媒體提高自身專業水平。2015年,他報名參加了豐南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系統學習了設施農業生產相關知識,15天的理論和實踐讓他著實開闊了眼界,深深地懂得了科技的力量。

  從山東等地考察歸來后,他認準了方向,決定在村子里建設棚室桃種植基地,這也使他在學校所學的果樹專業有了用武之地。王永輝堅信:搞農業,不在“新”字上下功夫,是沒有出路的。

  棚室桃種植在全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在豐南還沒有規模種植。如果能夠形成規模,前景十分廣闊。2014年,他帶領村民建起100畝棚室,并創建雪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他始終堅持用新品種、新技術來打開新市場。在普通品種春雪和油桃的基礎上,合作社引進了新品種“黃金一號”。

  “這個品種在市面上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各種條件限制,種植較少。它的含糖量可以到達15%。在成熟時呈鮮黃色,接近金色,故稱黃金一號。然而由于該品種對氣候和土質的要求較為苛刻,所以在全國范圍內種植較少。然而大長春村的土地以及氣候,正好符合要求。”王永輝清晰的判斷讓人心生贊嘆。

  有了好的品種,如何把桃樹種好?無論是在棚室建設、肥料使用上,他都是精益求精,利用新技術、新辦法,保證種植質量。王永輝還堅決不種“農藥果”,他聘請業內高級專家,量身定制建設較為先進的棚室,采用領先材料,以達到最好的采光、溫度控制等效果。

  此外,王永輝種桃與別人最大的不同點是肥料的使用,他都是用的“私人訂制肥”。他聘請專家來到棚區,精密測算土壤各類元素含量,準確把握土壤墑情,再采用測土配方技術,為桃樹配置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肥料。這樣一來,土壤缺啥就補啥,有的放矢補充短缺要素,避免了亂用肥料而效果甚微的現象。

  王永輝還投資60多萬元,為每個棚室都安裝了自動控溫系統。通過感應器實時監測棚室內的溫度、濕度等參考數值,當偏離預設數值時,棚室自動控制風口進行調節。這樣,不僅節省了人力勞動,同時使棚室內的溫度檢測更加準確,溫度調節更加及時。

  新品種、新技術,加上科學管理,桃樹種植步入了正軌,桃子在市場上也得到了初步認可。可是如何才能更進一步打開市場,建立一個穩定的銷售渠道?

  王永輝認為,必須保證產品質量。雖然說他的桃樹都是按照綠色標準種植,可是市場看不到,消費者不可能都到大棚里。所以就要拿出“證據”,這個“證據”就是綠色認證。王永輝帶領合作社拿下了綠色認證。其次就是要有知名度,2016年,王永輝在桃子得到市場認可的基礎上乘勝追擊,注冊了自己的品牌“雪豐水蜜桃”。此后,王永輝還建起了恒溫保鮮庫,儲存量能夠達到400噸。

  綠色認證使桃子質量有了說服力,品牌使桃子有了市場影響力,保鮮庫使桃子有了銷售持久力。一系列舉措落地讓大長春村的桃子大獲成功。

  “發展是為了帶富鄉鄰。”王永輝說。如今,他創建的雪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經擁有社員125人。社員以土地或資金形式加入,年底分紅。同時,村民在合作社打工還有工資。根據去年的銷售收入測算,每畝土地用來種植棚室桃的收益比起種植一般大田作物可以增收一萬元,十分可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的合作社,王永輝感到自己的壓力突然增大了,“干不好真是對不起鄉親們”。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合作社上,不是在棚室里勞作,就是在聯系客戶。雖然忙得團團轉,可他說:“忙點累點沒關系,老百姓多掙點就行了。總之一句話,種好桃子,帶著鄉親們致富。”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