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西姜寨:看得到精神的鄉村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村第一書記 李永樂 字號:【

  我來自紅豆杉之鄉、盤鼓之鄉、孝道之鄉——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鄉!現任西姜寨鄉團委書記和西姜寨鄉西姜寨村駐村第一書記。

  三年前,如果我們的群眾站在你的面前,你問他是哪里人?我們的群眾會怯怯地告訴你“我是朱仙鎮人”,因為,朱仙鎮(與西姜寨鄉相鄰)是中國四大名鎮,那時候的西姜寨是一個“姑娘不愿嫁進來”、雨雪天道路泥濘、偏僻落后、鄰里矛盾突發、臟亂差的鄉鎮。

  現在,我們的群眾出門都會挺起腰桿說“我們是大美西姜寨人”!因為群眾在參與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把對家鄉的自信找回來了。

  比山,比水,可能我們鄉鎮和在座的很多村莊都無法相比。但是,我們有的是7萬群眾,有的是我們群眾三年來不要任何報酬、跟著干部一心建設鄉村的“西姜寨精神”!

  什么是西姜寨精神?

  一條全長24公里的西干渠清淤工程在全鄉的共同努力下,僅用了一周時間打造完成,志愿工多時,一天能達到8000余人,群眾唯一的報酬就是中午在河堤上一起吃一碗熱騰騰的大鍋菜,參與清淤的群眾最大年齡70余歲。這是西姜寨精神;

  平均年齡72歲,最大年齡84歲,每天早上6點起床志愿打掃村內的道路、管護樹木,晚上六點回家吃飯,不要村委一分錢,不要任何工資的西姜寨鄉夕陽紅志愿服務隊。這是西姜寨精神;

  每天走進貧困戶家中,志愿給貧困戶打掃衛生,同貧困戶談心,幫助村內需要幫助的群眾解決生活難題。這是西姜寨精神;

  鄉黨委政府一聲號召,無論寒冬酷暑,瞬間上千名群眾不要任何報酬聚在一起志愿參加集體勞動。這是西姜寨精神;

  一千余名婦女群眾在農閑組建成千人盤鼓隊,敲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敲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活動分會場,敲出鄰里和諧,敲出孝道西姜寨。這是西姜寨精神;

  因為人人骨子里刻著的是“西姜寨精神”,人人心里裝的是“家鄉情懷”,所以,三年來的西姜寨鄉村蝶變中,一切的改變都是在沒有資金來源的基礎上進行的。上千萬棵的樹木栽種,數十條的河道清淤改造、沉積幾十年的村內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垛全部是群眾志愿出工,僅此一項就為我們全鄉建設節省資金近3億余元。

  那么,西姜寨精神講的是什么?

  講的是干部的舍小家,為大家,講的是群眾思想改變后的無私奉獻,志愿付出,講的是干群的齊心協力以及傳遞大愛的精神!

  西姜寨精神打造,我們靠的是什么?

  三年來,西姜寨鄉奇跡般的變化,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帶頭人、一支強有力團結的領導班子、一心跟黨走的人民群眾和一套完整的鄉村社會管理模式——“五大戰區”“四隊三會”模式。

  全鄉共有31個村委,86個自然村,每六個村委是一個戰區,戰區區長由鄉里干部擔任,每個戰區配兩名副區長,五大戰區每天進行積分排名。依據鄉里的四隊三會(黨建服務隊、青年突擊隊、樹木管護隊、夕陽紅志愿服務隊 、文明新風促進會、老兵之家聯誼會 、鄉賢聯誼會)活動開展情況加分。每個季度一表彰,季度排名第一的村委在表彰時,以獎代補的形式進行獎勵。連續一個月排名倒數的村委,進行誡勉談話,三個月連續倒數,自動辭職。

  依托這樣一套完整的鄉村治理模式,我們西姜寨鄉從三年前每年市里鄉村建設排名后三名,迅速變為了開封市鄉村振興的典范,并在開封市鄉村振興“6+1”鄉村示范帶中遙遙領先。

  今年,西姜寨鄉在中國最美村鎮評選中又再次榮獲“鄉村振興治理有效獎”,這一切成績的取得,在于黨建引領,其根基在于人民群眾。

  在西姜寨建設過程中,我們提出的是“打造人民參與的西姜寨”。在西姜寨鄉三年來的浴火蝶變中,我們正是通過扎根群眾、依靠群眾、相信群眾、服務群眾,讓群眾深刻了解到自己是鄉村建設的主體,是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才有了很多走進西姜寨領導對我們西姜寨的評價:“西姜寨建設創造的是西姜寨精神和西姜寨模式”。

  目前,西姜寨鄉依托開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鄉村振興“6+1”示范帶建設,正朝著“游開封、逛朱仙、吃住西姜寨”的鄉村振興道路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把西姜寨鄉打造成為全世界最干凈的鄉鎮之一,成為中國紅豆杉“吸氧”、“洗肺”之鄉,成為一座可以找得到鄉愁,尋得到鄉音,品得到鄉味,看得到精神的鄉鎮。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