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梅河大米 “不回生”的東北米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梅河大米”產自吉林省長白山腳下梅河口市,其米粒晶瑩如玉,米飯清香宜人,軟硬適口,因特有的“冷飯不回生”深受消費者歡迎。

  從一個農戶到一個產業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梅河大米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清光緒年間。據《梅河口市志》記載,水稻種植始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倒木溝有一孫姓朝鮮族農民,利用山間溪水開荒種水田。往后,雖不斷有人種植,但發展很慢。民國7年(1918年)4月17日,奉天省發布命令,提倡種植水稻,當時海龍縣(梅河口市原名為海龍縣)農會會長王昌年編著《水稻利益淺說》勸種水稻。此后,種水稻地區由倒木溝、四馬溝發展到十四處。由于水源、土質條件好,柳河縣三源浦不少農民逐漸向海龍各地轉居,使水稻的種植由山區發展到平原。民國十一年(1922年),朝鮮族農民鄭永寬等60戶集資在一統河上修筑攔河壩引水灌溉,使水稻生產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民國十九年(1930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2910公頃,單位面積產量122公斤;1949年,水田種植面積為4016公頃,單位面積產量166公斤。1985年發展到3.5萬公頃,平均畝產達454公斤。

  在長期不斷發展過程中,梅河口市廣大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種稻經驗,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水稻栽培模式,先后發明了“草繩種稻”“三早栽培”“旱育苗”和“雙稀栽培”等先進栽培技術,且水稻栽培在中國北方稻作區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梅河口市先后獲得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市)、吉林省水稻主產區等稱號。

  1995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梅河牌”梅河大米取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近年來,“梅河牌”“梅雪牌”“勝勝牌”梅河大米頻頻在國內、國際大型農博會上獲獎,先后獲得了消費者最滿意產品、博覽會金獎、吉林名牌、中國名牌等眾多殊榮。2017年,梅河大米取得了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從原料種植到精深加工

  2002年,梅河口市就已開展標準化種植,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綠優水稻標準化示范區,先后制定了《綠優水稻生產工藝規程》《綠優水稻機械化栽培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為提高梅河大米質量,近年來,當地采取鴨稻共生立體種養模式,利用鴨子除草、吃蟲,不用噴灑農藥和化肥,同時鴨群的田間活動有助于植物對土壤營養的吸收。

  同時,在大米標準化種植基礎上,梅河口市開展大米加工產業,幾戶大型水稻加工企業普遍采用了世界先進的大米加工設備,均為全自動、全封閉、無塵操作,濕潤拋光,真空包裝,具有質量上乘的設備保障,開展大米精深加工。

  “興達米業”是梅河大米生產龍頭企業之一。這家起步于東北野戰軍軍糧加工廠的糧食企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擁有國際先進的大米生產線、鐵路專用線、標準儲糧倉和恒溫儲存庫等設施,還擁有8000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吸引農民加入生產合作社進行生態種植,實現了產銷一體的社會生態產業鏈,產品遠銷海內外。

  從傳統銷售到私人訂制

  為了讓消費者更廣泛、更直接地了解梅河大米,梅河大米早在2014年便開始在淘寶網的吉林大米館上銷售,開售僅兩天就售出2572件,近13噸。梅河大米走上淘寶網舞臺,開啟了提升吉林大米品牌的新時代。

  李珊珊原是深圳華為電子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2014年,她辭去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鄉,借助電商平臺,銷售家鄉的梅河大米。3個月的時間,她累計銷售精包裝大米3000多公斤。今年,梅河口市積極為農戶搭建平臺,推出“吉田私人訂制”營銷模式。曙光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的500多畝稻田還沒收割,就已被一些外地客商搶購一空。

  如今,梅河大米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開拓大米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以梅河牌、梅雪牌、勝勝牌為主的梅河大米暢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石家莊等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同時銷往日本、新加坡、韓國、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崔建玲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