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聽說過互助的酒香飄天下,互助的八眉豬卻鮮有人知道。八眉豬的“官名”來于它們的長相,因額頭有細淺的“倒八字”皺紋而得名,而青海當地的農民更愿意親切地叫它“大耳朵”豬。
八眉豬主要分布于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馴養歷史已有六千多年,由于歷代移民不斷西遷,八眉豬亦被帶入青海農區繁殖。隨著社會需要和經濟條件的變化,經長期選育形成了適應高原地區生態特點的類型。由于新品種的不斷引入和長期雜交,民間純種互助豬已幾乎絕跡,一度只有在青海省八眉豬原種育繁場和互助保種豬場有存欄。其種質資源獨特,是一座豐富的原種群和活的基因庫,在農業部2000年8月23日發布公告確認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的19個豬種中,位列第一。
八眉豬到今天并沒有完全退化,與它的老家——青海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自1951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對八眉豬的研究、利用和保護。豬肉價格時漲時跌,20世紀末,仔豬價格一度下降到每頭三四元左右。幸運的是,在互助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八眉豬這一具有青海地理標志產品的豬種并沒消失。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地方品牌意識的增強,對八眉豬品牌的保護逐漸引起了更多人關注。當時,作為八眉豬的主要原產地——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也開始整理、搜集和挖掘八眉豬豬種。起初,互助八眉豬原種育繁場共搜集到53頭原八眉豬品種,通過不斷繁育,到20世紀末達到了100多頭,這為八眉豬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作為青海唯一的地方豬種,八眉豬也曾擁有輝煌的歷史。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互助縣農戶幾乎家家養豬,那時,互助土豬肉占據著青海豬肉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隨著農民進城務工、豬價波動以及外來豬肉競爭壓力的加大,八眉豬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優勢,產業發展開始走下坡路。一個地方土品種,如何才能走出產業發展的困局?
做優做足資源
這幾年,不乏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客商來互助洽談合作,但大多一開口就要求每年供應上千噸的八眉豬肉。由于總量不足,這些合作往往還沒開始就夭折了。據調查,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互助八眉豬作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一段時期內重保護輕開發。二是受到國內生豬價格波動影響,養殖規模長期未得到大的提升。三是八眉豬產業開發的基礎性工作還做得不足。
為做大做強八眉豬產業,互助縣這些年一直在加快推進八眉豬基地建設,在養殖總量和出欄總量上尋求突破。目前,全縣已建成萬頭豬場7個、千頭豬場26個、百頭豬場135個、八眉豬養殖基地村40個,生豬飼養量達到101萬頭,出欄達到50萬頭以上。
為了把八眉豬資源做優做足,“十三五”期間,互助縣將創新生豬產業發展模式,加大對八眉豬種質資源保護的力度,財政投入必要的保護經費,扶持八眉豬原種繁育場和保種場做大做強,提高供種能力。同時,對全縣養殖30頭以上的規模戶予以重點扶持,促進養殖基地村和規模養殖場建設,提高八眉豬養殖總量,確保加工企業原材料供給。
品牌叫響 身價倍增
八眉豬原種豬肉質最為鮮美,但育肥緩慢,正常飼養要一年才能出欄,經濟效益并不看好。近年來,互助縣依托八眉豬原種繁育場、保種場以及八眉豬繁育基地,采用保護與純繁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高原瘦肉型豬的繁育體系,充分發揮雜交優勢,提高了生產效益。
為了更好地打響品牌,互助縣曾嘗試進行八眉豬的育肥,以原種豬打市場,向大酒店、旅游景點進行推廣,帶動商品豬市場,積極打造“高原、綠色、有機”生豬品牌,開發八眉豬系列產品的精深加工。經過多年努力,“互助八眉豬”“互媚”“互黑眉”“青藏中厚”“松多牧場”“渾王府”等一批互助八眉豬品牌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
互助八眉豬品牌影響力也在逐步提高。但隨著市場需求端的變化,原有的品牌發展方向已經不能滿足發展需要。為了做大做強互助八眉豬產業,互助縣提出要重塑八眉豬品牌。
政府和企業各歸其位
說起互助八眉豬的產業發展,互助縣八眉豬養殖協會會長王文福有很多想法。王文福說:“協會成立之初,我們也嘗試過與超市對接去做銷售,但是考慮到成本問題,沒干多久就停了。單靠協會的力量去搞加工、銷售,在實際操作上很難。這些工作應該交給企業做,協會的主要任務就是做好服務。”
為了解決好八眉豬發展的問題,互助縣專門成立了兩個機構,一個是八眉豬養殖協會,另一個是八眉豬研發中心。但是,在八眉豬產業發展中,這兩個機構卻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其實,正如王文福所言,政府把該做的服務做好了,企業才能放手去干。
青海中厚農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正是近兩年成長起來的專業從事互助八眉豬開發的龍頭企業。憑借著與八眉豬養殖農戶形成的聯動關系,中厚公司獲得了豐富的加工原料。公司副總經理王紹宗介紹,僅去年一年,從農戶手中收購來的八眉豬就占到了20%,這不僅對企業有好處,對農戶好處更多。去年全年,中厚公司互助八眉豬生鮮肉銷售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深加工產品銷售收入也超過200萬元。
王紹宗說:“目前,公司的發展主要以省內市場的培育為主,我們專門開設了體驗店,用來重新塑造互助八眉豬的品牌形象。此外,我們專門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和直銷店,開發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八眉豬肉深加工產品。”
目前,青海中厚農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已經開發出了多種口味的互助八眉豬風干肉、肉脯、肉干等旅游休閑食品。王紹宗說:“雖然現在旅游休閑食品的銷售占比還很小,但今后絕對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周圓圓編輯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