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文山三七 道地三七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東南部,北回歸線橫穿全境。文山四季氣候宜人,有很多獨特的資源和物產,其中最讓文山人引以為傲的是當地的獨特物產——三七。

  三七是中藥中唯一用兩個數字來作為名字的藥材,之所以稱為三七,不僅是因為每株三七都是三枝七葉,而且還因為三七的生長周期是3到7年。文山種植三七歷史最為悠久,人工栽培已有400余年。

  最優質的三七在文山

  三七是云南白藥、片仔癀、復方丹參片等很多知名中成藥的主要原料,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文山三七譽為“金不換”。作為藥材,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奇效。

  目前全國有500多家制藥和保健品、化妝品企業都在用三七做原料。只是三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對海拔、氣候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云南文山州的海拔、緯度、地貌和四季溫差不大的氣候特點,是三七最佳生長地,種植出來的三七品質也是最佳,因此文山被認定為三七的道地產區,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

  文山三七不僅質量好,產量、出口量也均居全國之首,因此被譽為“三七花開的地方”。2016年,文山三七種植面積達47.8萬畝,采挖面積17萬畝,產量2360萬公斤,加工企業14戶,全州三七產業實現收入165.1億元。文山州更是提出,“十三五”期間三七產業發展要更上一層樓,到2020年三七產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種植瓶頸有望突破

  三七雖然名貴,但有個致命的弱點,不能像小麥、稻谷、玉米那樣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種植,必須輪作。一塊地種植三七后,至少要等10年以后才能再種三七,否則會有嚴重的病蟲害。

  不少百姓要間隔1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敢在同一塊土地上再次種植三七,生怕還未收獲,三七就爛死在地里。受困于種一茬換一個地方的“跑馬式種植”,一直以來三七無法建立長期種植的生產基地。

  “三七產業的發展對文山州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三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如何解決三七種植‘連作障礙’問題。”文山州生物資源開發和三七產業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伴隨著三七產業的高速發展,土地需求量急劇增長,由此帶來三七種植不斷外擴,對于三七原產地保護和三七品質的穩定都是一個不小的威脅。所以解決“連作障礙”成為三七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文山三七產值五年跨越千億的突破點。

  近年來,為解決三七連作障礙問題,文山州“各路神仙各顯神通”,開展科學研究與攻關。

  王麟猛是七麟三七公司的董事長,從2012年開始研究攻克三七連作障礙。“三七輪作時間要想減短,除了干燥、海拔低等選地要求外,最需要克服的就是土壤的細菌含量。”王麟猛介紹,栽種過三七的“老地”容易在土壤中殘留細菌,而三七種植對于土壤的要求又較高,若在不經過處理的老地上種植,根腐病的發病幾率高達90%,“根腐病”就相當于三七的癌癥,一旦患病三七基本絕收,還會傳染給同地的其他三七。

  王麟猛說,自己的土壤處理劑是通過消毒處理降低“老地”中細菌的存活量,將三七根腐病的發病幾率控制在5%-10%。后續給土壤補充一些有益菌,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分別可減少25%和30%,提高土壤肥力的利用率,為三七生產提供一種良性循環的環境,比起新地上種植的三七產量還能增收20%-30%。

  王麟猛的技術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眾多媒體的關注,也吸引了各方專家的關注。目前,昆明理工大學云南省三七重點實驗室、云南省農科院、云南三七研究院研究人員正對王麟猛技術試驗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互聯網+”消除銷售“怪圈”

  “文山三七要想產值達到千億元,尋找的突破口一是‘種’,二是‘銷’。”文山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徐愛民說,只有解決了三七的市場銷售問題,才能消除“怪圈”對三七產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所謂“怪圈”,是指三七價格常常暴漲暴跌。歷史巔峰時期,2012年三七每公斤的價格高達1340元,而在20世紀80年代三七價格每公斤不到20元。

  業內人士認為,三七產業目前已經完全“市場化”,要解決供求平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農戶的市場意識,通過“互聯網+”平臺讓農戶能夠了解三七的市場需求,而不是盲目擴種。

  近年來,電商在文山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雖處邊疆,文山州文山市2017年“雙十一”縣域網絡零售額達1.2億元,名列 100 個國家級貧困縣電商銷售數據第二位。2017年文山華信三七、苗鄉三七、高田三七、七丹藥業等企業,年網銷額達2000萬元。在2017年國家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績效評價中,文山市也因此位列云南省第一位。

  產業園區演繹三七的“蛻變”

  央視星光大道的“氣血康”廣告,東方衛視“康美三七粉”廣告,包括熱播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都不乏文山三七的蹤影。目前全國以三七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有1350余家,中成藥品種360余種,藥品批號3620余個,產品涉及內科、外科、骨傷科、婦科、兒科、眼科及皮膚科等用藥,幾乎囊括了目前醫藥工業中的所有劑型。文山三七產業協會會長曾立品認為,如果純靠新鮮三七銷售,文山州三七產業2020年產值達至千億元是很難實現的,只有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走加工產品的銷售才是實現文山三七產業飛躍的有效途徑。

  文山州三七特產局的馬成英介紹,文山三七產業園區將聚集龍頭企業,規范三七生產鏈,統一批量專業初加工處理,防止劣質三七流通市場。據介紹,文山三七產業園區2000年經云南省政府批準成立,2013年至2015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97.3億元,計劃到2020年末培育和引進企業100戶以上,實現園區生產總值500億元以上。

  文山三七產業正迅猛發展,一個國內規模最大、標準最高、原料品質最優,以三七為主的生物醫藥優質原料生產基地正在崛起。

  (本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