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以下簡稱“交易會”)于10月18日—22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本屆交易會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和田地區行署、北京市援疆和田前線指揮部等共同主辦,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年“重大農產品市場開拓系列活動”之一。
據悉,交易會將通過展示展銷、產銷對接和產品評選等活動,集中宣傳新疆品牌農產品,展示新疆農產品“綠色、營養、美味、健康”的形象,同時還將宣傳推介新疆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特色產品。
在10月15日舉行的“第九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副廳長王平、 新疆供銷社果業集團大唐絲路電子商務公司經理鄧靜就交易會有關情況答記者問。
記者:與往屆交易會相比,本屆交易會有哪些亮點?
王平: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累計交易協議額636億元。本屆交易會有六大亮點:一是參展企業眾多,產品種類豐富。共有來自新疆14個地(州、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70家企業和眾多采購商參加,參展產品包括8大類147個農產品品種,其中重點龍頭企業和“三品一標”獲證產品約占90%以上。二是發揮援疆機制,突出脫貧攻堅。展廳內將搭建和田地區特裝展銷區以展示北京援疆成果,并安排13個精裝展示柜供近20家企業展銷。三是利用新型業態,線上線下結合。開發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網上平臺(http://www.ts-xj.com/)和“大美新疆 品質農業”線上展會手機端程序,并開設同名微信公眾號,為場外消費者了解展會信息、進行“一站式”采購開辟了新渠道。四是充分利用平臺,培養電商人才。交易會期間,300余名參展企業代表將進入電商實踐環節,開展數據與圖片上傳、交易結算、對接物流等操作培訓。五是農業旅游融合,共同宣傳推進。將新疆豐富的特色旅游資源與特色農產品推介活動緊密銜接,使消費者在參觀展館、品嘗新疆美味的同時,又能欣賞新疆美景。六是簽署重要協議,打造營銷網絡。交易會啟動儀式上,中石油昆侖好客有限公司、中石化易捷公司、中國電信公司與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五家企業將共同簽署《新疆特色農副產品合作框架協議》,實現“開門紅”,推動新疆農產品打造“兩張網”,實現新疆特色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
記者:本屆交易會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確保參展和銷售產品的質量安全?
王平:近年來,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認真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在全疆14個地(州、市)、88個縣市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和執法體系,通過例行檢查、監督抽查,從農業投入品源頭抓起,堅決落實“產管并重”的工作措施,有效確保了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處于高位運行,總體檢測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對個別發現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案件和產品不合格的企業,采取嚴肅從重處理的措施,以形成強大的震懾力。新疆農產品總體是安全的、放心的,大家可以放心消費。
本屆農交會,組委會在企業篩選、產品征集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嚴禁三無產品進場銷售。同時,我們將實行組委會、地(州、市)兩級展會質量巡查制度,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參展企業及產品質量進行隨機檢查,對不符合質量要求、消費者投訴率高的產品將封存或清退,對嚴重損害新疆形象的企業,將列入展會“黑名單”,在行業內進行曝光,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責任。讓廣大市民朋友買得踏實、吃得放心。
記者:新疆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的設計初衷和主要功能有哪些?
鄧靜:傳統展銷會受到場地、時間、距離和空間以及傳播廣度和速度的限制,已經不能滿足新疆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的需求。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形成了新型的主流消費人群,為適應這種新形勢,自治區農業主管部門積極轉變思路,創新展銷理念,順應時代變化,設計了全新的“展會+電商”的新模式,應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展會的分散信息和數據匯集在一起,為企業和生產者提供參考;同時建立生產端和消費者之間的直接聯系,延伸了空間和時間,使展會的實效性可持續,打造永不落幕的新疆展會。同時,借助互聯網,擴大了新疆優質農產品的傳播和宣傳效應,對建立和打造新疆優質農產品品牌和反向引領產業良性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新疆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的主要功能:一是線上展銷 PC 網站。PC端以官網為主,主要面向政府、各類企事業單位等訪問, 集合縣域分布、產品展示、新聞資訊和活動發布為主,不僅是特產的集合,也是各個新疆特色縣域的展示交流窗口。二是展銷小程序。小程序實現線上下單、商品數據沉淀、一站式采購、新疆企業名片等功能。將特色產品、旅游產品、扶貧產品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線上展會平臺透出。三是可視化大屏。通過累積交易數據,訪問量活躍度統計,單品交易數據,產品信息及產品銷售流向的雙向統計,沉淀展會數據,利用數據的優勢為新疆農產品賦能增值。
記者:新疆農產品市場開拓的總體戰略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平:通過多年努力,我們打造和鞏固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大農產品展會平臺,輻射華北、華東、華南和港澳臺地區;打造和鞏固了特色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平臺,采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全國各地大型采購商來新疆開展大型農產品對接活動,進行精準對接;打造和鞏固了多元化的新疆農產品線下銷售平臺,走進全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專營店,推進農超對接,發展了一支新疆農產品經銷商、代銷商、代理商隊伍;打造和鞏固了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推進電商進農村工作,依托阿里巴巴、淘寶、天貓、京東及微信公眾號、微信商城、融易購等大型平臺,以及新疆縣域或鄉鎮電子商務平臺,加速了新疆特色農產品的線上銷售。
2018年5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在新疆果業集團調研時強調,要織好新疆農產品疆內收購網和疆外銷售網,用好互聯網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讓新疆的優質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搭上電商的“順風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次我們與新疆自治區供銷社果業集團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商務公司合作,建立新疆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就是貫徹落實陳全國書記建好“兩張網”,支持新疆果業集團開拓全國農產品市場的重要舉措之一。
同時,按照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要求和統一安排,今年自治區農業廳牽頭制定了《2018年新疆農產品市場開拓方案》,截至目前,我們舉辦了2018年南疆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參加了農業農村部舉辦的2018年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第二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等。此次舉辦第九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是實施2018年市場開拓方案的重頭戲之一,11月5日,我們還將組織新疆企業到長沙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進一步開拓華中市場。
記者:新疆農產品與內地農產品相比,有哪些特色和優勢?
王平: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地域遼闊,農業資源豐富,是我國的農牧業大區。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獨特的水土光熱資源,豐富的物種資源,雪山、草原、沙漠、綠洲等多樣化的地理風貌,具有光照長、積溫高、晝夜大溫差等特點,以及潔凈的生態環境,為新疆發展優質特色綠色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新疆瓜果香甜美味,享譽世界。
近年來,新疆十分注重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特色農業發展,新疆一大批品牌農產品,如庫爾勒香梨、紅旗坡蘋果、吐魯番葡萄享譽海內外,走上了國內外消費者的餐桌。自治區農業廳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建設和農業品牌建設,2017年吐魯番高昌區哈密瓜、庫爾勒香梨獲得了農業農村部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稱號,今年我們又向農業農村部申報了吐魯番鄯善縣葡萄、葉城核桃、阿克蘇紅旗坡蘋果、若羌縣紅棗四個特色優勢區。目前新疆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總數達到1279個,有效基地面積達到1895萬畝,形成了哈密瓜、香梨、紅棗、加工番茄、枸杞、紅花、色素辣椒、薰衣草、玫瑰花等一批區域特色優勢產業。
此外,新疆還有很多很好的農產品正在推進市場開拓和商業化開發,如南疆土桃子、老漢瓜、馕等。我們一方面通過展會等銷售渠道把新疆優質特色農產品送到消費者家門口,另一方面,也希望和歡迎內地消費者來新疆旅游、參觀,品嘗新疆的特色產品。
記者:交易會上,中石油昆侖好客有限公司、中石化易捷公司、中國電信公司與新疆新業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五家企業將共同簽署《新疆特色農副產品合作框架協議》,有什么戰略意義?
王平:新疆企業與央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是本屆交易會實現“開門紅”的重大成果,也是深入貫徹自治區黨委陳全國書記“兩張網”指示的重要舉措。
此次簽約意味著新疆企業將獲得“1+1﹥2” 的協同效應,可借助央企實現組織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節省成本費用,擴大經營規模,提高企業知名度,更加有效地吸引消費者,增加產品銷售量,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與央企合作,新疆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管理經驗和營銷渠道,提高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帶動新疆農業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