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馮時高: “蓋懿”茗茶戀鄉土 敢將窮山變金山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龍麗紅 字號:【

  七月的北京驕陽似火。在海淀區吳家場路51-2南長城酒店的思州古茶品鑒館里,溫杯注水,白凈細嫩的葉底在杯中翩翩起舞,盡情吐露留存的脈脈春意,仿佛烏江河谷吹來的一陣飽蘊自然之氣的清風,撩人眼目,沁人心脾,這就是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的龍頭產品——蓋懿沿河烏江白茶。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辦的“2018年北京國際茶展”上,該茶斬獲了特別金獎。

  就在這氤氳四溢的茶香中,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時高向筆者講述了他與烏江白茶的故事。

  馮時高的三個“六年”

  1992年,鄧小平南行講話的春風,從改革前沿陣地廣州、深圳強勁地吹拂到了烏江兩岸。敢做敢闖的沿河人紛紛南下“淘金”,尋找各種掙錢機會。一時間,“剎廣”成了席卷舉縣土家青年男女的時代風潮。

  也在那時,坐在教室里的馮時高“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揣著對山外的美好憧憬,一跺腳,一狠心,書不念了,跟隨縣里浩浩蕩蕩的務工大軍,以高中肄業的身份,也南下剎了廣。

  站在廣州的街頭,閃爍的霓虹燈看得他眼花繚亂,車水馬龍的熱鬧世景令他分不清這是夢境還是現實。他想,要是家鄉沿河縣城也能這樣繁華與富庶,那該有多好!

  由于在廣州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滯留一段時間后,馮時高心情落寞地回到了老家曉景鄉新華村。眼看學業也荒廢了,在家待了一年,他便遵照父母的安排結了婚。

  小家庭建立起來了,馮時高陡然感受到了肩頭的責任。為了養家糊口,在老鄉的介紹下,他遠赴江蘇,進入一家包裝廠打工。

  吃苦耐勞的他進廠之后,從普通員工做起,眼看耳聽,心追手記,不僅很快諳熟了包裝制作的工藝流程,還學會了企業管理。

  轉眼就到了2000年。

  2000年既是二十一世紀的開始,又是西部經濟騰飛的開始。這年一月份,國務院成立了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確立了“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的“西部大開發”政策。作為西部地區的一分子,烏江之濱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也歷史性地站到了經濟高速發展的起跑線前。

  而掐指一算,馮時高來江蘇已經有六個年頭了。六年下來,他不僅在包裝行業里賺了不少錢,挖到了人生創業的第一桶金,還深刻領會到國家政策對個人創業的正向鼓勵。

  因此,對隨時關注時政發展的他來說,“西部大開發”不啻一場及時雨,澆開了心中回鄉創業的理想之花。于他而言,經濟發達的江蘇當然是掙錢的好地方,但“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他還是愿意回到沿河,把自己在江蘇六年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下來的創業經驗,用在家鄉方興未艾的經濟建設中去。

  當時,縱貫武陵山區的渝懷鐵路已經立項動工,與沿河鄰近的重慶市秀山縣成了渝東南地區的一個交通樞紐。秀山與沿河兩縣人員往來頻繁,馮時高從中嗅到商機,就參與競標拿到了沿河至秀山的短途客運經營權。

  隨后,他看到沿河外出務工人員的目的地,有從南到東的遷移轉向趨勢,便憑借自己對江浙一帶情況熟悉的優勢,審時度勢地拿到了沿河跑上海的長途客運經營權。

  就這樣,從2001年到2007年,馮時高在車輪上度過了緊張忙碌而又財源廣進的六年。

  如果不是因為那次意外,他至今或許還在車輪的滾動中收放自如地積累財富,但當他與江西萍鄉邂逅之后,他與客運行業的緣分便就此告了一個段落。

  在江西萍鄉,他去往上海途中的客車,遭遇了特大車禍,他本人也在車禍中受到重傷。如此一來,多年的積蓄一下子打了水漂,馮時高仿佛從高山墜入了低谷。

  2008年,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與休整,從死神的魔掌中涅槃重生的馮時高,決定東山再起,讓有限的生命在拼搏中散發應有的光彩。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沿河城鎮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土木工程。

  他的精明能干再次發揮了效應。幾年時間,他就積攢了上千萬的身家,成了沿河當地遠近聞名的工程老板。這期間,他不僅參與了老家曉景鄉的土地開發整治工程,還接手了塘壩鎮的一個土地開發整治工程。

  塘壩鎮是聞名遐邇的古茶樹之鄉,2006年,貴州省茶科所在此發現了全國罕見的種植于唐宋時期的集中連片的人工古茶園。消息一出,外地茶商循香而至,紛紛在此投資舉業。馮時高手中的這個工程,就是一位浙江老板流轉土地后用來種茶的。

  浙江老板一邊整治土地一邊種茶,土地還未整治結束,第一批茶苗已經茁壯成長。看到長勢良好的茶葉,馮時高心中一動:浙江本是茶葉大省,且黔、浙兩地相距甚遠,為什么浙江人還要千里迢迢來此種茶呢?

  他有一股韌勁,一旦想到了什么問題,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非弄個清楚明白不可。

  從茶的本身,他了解到“茶為國飲”,歷史悠久,文化價值深厚,經濟產業鏈長,可以說,茶產業是一個具有無限滲透力與無限回報率的綠色黃金產業,若能在這一產業內施展身手,必將有所作為。

  從茶樹生長所需的環境,他了解到位于武陵山區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生態良好,雨量充足,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均在800米以上,具有適宜茶樹生長的“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零污染”的絕佳條件。

  從種茶所需的政策支持,他了解到國家鼓勵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而且省農業廳更希望利用貴州高山地區適合種植茶葉的土質、氣候與水資源條件,打造全國種茶大省,并從2004年起,出臺了許多促進茶產業發展的惠農政策。

  經過此番了解,心系家鄉發展的馮時高馬上想到了他參與整治的曉景鄉那片土地,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那都是一塊十分理想的宜茶之地。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創業機會,他必須抓住,并好好做一番事業出來。

  說干就干,2012年11月2日,認真思考后的馮時高,與曉景鄉黨委政府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先期投資2000萬元,用于茶樹苗木基地的建設。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放著駕輕就熟的工程不做,非要去蹚農業的渾水,誰不知道搞農業投資大,見效慢?

  但馮時高就是鐵了心要投身茶產業。他喜歡關注時事,每每在新聞中看到集約型高科技農業的良好發展前景,心里就很受鼓舞,覺得自己做的這件事是對的。既然是對的,那就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都要堅持下去。

  2013年1月底,馮時高按計劃完成了2500畝安吉珍稀白茶苗木的種植。茶葉種植基地建立起來后,他又于2013年2月1日組建了“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并出任總經理。

  從此,馮時高以公司所在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曉景鄉新華村為大本營,帶領公司上下各級員工,走上了做大做強企業的發展道路。

  經過公司上下的齊心協力,至2017年底,公司茶園種植面積由當初的2500畝擴大到3600畝;占地十余畝的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房建成投產;公司總資產由2000萬元遞增到了8600多萬元;并帶動了茶園周邊數個村寨老百姓脫貧致富。

  從2012年底流轉土地開建茶園,到2018年春天實現產生利潤的全面開采,又一個六年過去了!

  這六年,較之前面的兩個六年,馮時高經歷了思想上的質變。以前掙錢,他主要是為了個人致富,而今看到荒山染綠,茶園郁郁,周邊貧困群眾的生活因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與提高,他明白了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由于創建伊始就緊密聯系了當地的扶貧工作,“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被認定為縣級扶貧龍頭企業。

  三個六年,馮時高經歷了自主創業的三個階段,也留下了人生奮斗的三個縮影。從這三個六年里,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成長,除了依賴自身的能力素養,還要善于借勢,這個勢,就是時勢。沐浴時代的春風,聆聽時代的心跳,把握時代的脈搏,長袖善舞,因時而化,就能有機會借勢而上,從而不斷提升人生的高度與寬度!

  “蓋懿”茶的四個大獎

  當初決定投資建設茶園的時候,馮時高就十分看好綠茶類白茶潛在的商業價值。

  綠茶類白茶湯色明亮,氨基酸含量遠高于同期綠茶,且回味甘甜,奶香十足,葉底白凈細嫩,無論鮮爽度與觀賞度都十分出色。而曉景鄉的生態環境十分適宜種植綠茶類白茶,于是馮時高便果斷引進了品系優良的安吉白茶。并多次高薪聘請浙江安吉、本省遵義等傳統茶區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進行著實有效的田間管理。

  公司的這片茶葉基地,離周圍最近的村莊距離都在兩公里以上,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多云霧、零污染,茶樹的生態環境十分優異。又加以馮時高嚴格采用生物治蟲模式,嚴格施用有機肥,茶苗生長也不負所望。2015年試采,第一批茶葉就獲得了沿河縣春茶斗茶大會一等獎,同年5月又榮獲了貴州省春茶斗茶比賽優質獎。

  牛刀小試便抱獎而歸,產品質量得到眾多專家的認可,馮時高對自己的事業充滿了信心。他相信這片茶園只要始終如一精心養護,始終如一精細加工,就一定能在業界打出一片天地,造福一方百姓。

  2016年,公司開始小批量開采,并以“蓋懿”牌商標名稱投放市場,其優良的品質立即引起了市場的強烈反響,產品銷售一空。更令人可喜的是,公司當年選送的蓋懿牌蘭香大翠大白茶與沿河烏江白茶,參加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國飲杯”全國茶葉比賽,分別榮獲了一等獎與特等獎。

  2017年,公司在2016年的基礎上加大了采摘規模,同年選送的蓋懿牌沿河烏江白茶榮獲中國茶葉學會主辦的“中茶杯”全國茶葉比賽一等獎,并榮獲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國際茶業及茶藝博覽會及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國茶葉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亞太茗茶評比大獎。

  2018年,公司進入全面開采階段,龍頭產品蓋懿牌沿河烏江白茶代表沿河縣參加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主辦的“兩展一節”(北京國際茶展、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梧州茶文化節)茶葉產品推選活動中,從200多個備選茶樣中脫穎而出,榮獲“特別金獎”,這也是本屆國際茶展貴州省參展茶葉品牌中唯一的獲獎。

  “國飲杯”獎、“中茶杯”獎、“亞太茗茶”獎、“國際茶展”獎,這四個沉甸甸的大獎,不光彰顯了蓋懿牌沿河烏江白茶傲人的品質,展現了馮時高堅持的質量意識與品牌意識,也凝聚了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全體員工的汗水與辛勞。

  “韻茗春”的一個愿望

  韻茗春公司的茶葉生產基地,涉及了曉景鄉的四個貧困村:羅家村、高寨村、管家村和野溪村。其中,羅家村與高寨村均屬于深度貧困村。

  2012年,馮時高與曉景鄉黨委政府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時,四個貧困村建檔在冊的貧困戶高達398戶!看到這個數字,馮時高一下子愣住了。當年他因為家鄉的貧困而外出謀業,沒想到快二十年過去了,貧困仍然在他深深依戀的這塊土地上如影相隨。他心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難受,也油然生發了前所未有的責任,他激勵自己一定要將茶園的事情做起來,不光要做起來,還要做大做好做強,要竭盡自己所能,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

  由于是獨資企業,且投資與產出的周期比較漫長,韻茗春公司在運轉過程中,也時常會遭遇現金流緊張的問題。但馮時高把所有困難都一肩扛起了,寧肯自己遭罪也不辜負任何一家農戶。土地分紅、務工收入,農戶該得到的,他按時支付,一分不欠。從2012年到2018年,六年間,四個貧困村398戶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分紅與參與茶園務工等方式,有214戶成功脫貧!

  這幾年,曉景鄉信用社的工作人員觀察到一個現象:在韻茗春公司的茶葉生產基地開建之前,每到趕集的日子,信用社的各個業務窗口都排成了長龍。等候取用低保、領取匯款的老人們憂郁焦急的神色與聲音顫抖的問詢,成了工作人員們揮之不去的記憶。而自2013年起,隨著土地入股分紅的所得與進入茶園打工所得錢款的日漸增多,信用社門庭若市的熱鬧場景逐漸減少,老人們即便是來取低保,眉宇間也多了幾分氣定神閑。

  的確,留守老人們進茶園打工,做一些除草、施肥、采茶之類力所能及的農活,平均每月能收入一千多元,再加上年終土地入股的分紅所得,一年的生活費用綽綽有余。手頭活絡了,誰還用費氣拔力地擠兌那點低保,或是著急忙慌地領取匯款呢?閑著的時候慢慢去辦理就是了。

  管家村的馮碧珍,也有著自己的獨特體會。老公病逝后,她一人拉扯三個孩子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2013年,她成了韻茗春公司的首批員工。五年來,憑借家門口的務工所得,她不僅償還了家庭債務,還將三個孩子都送進了大學。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銳意進取的馮時高以自己思路開闊的眼光和敢想敢做的行動發了家致了富,他又把這種創業致富的成功與喜悅分享給了更多鄉民,以發展實業的形式帶動他們齊奔小康。他本人也由此榮獲了2015年貴州省第二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的稱號。

  如今,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集種植、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已經成型,公司下一步的打算是如何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目前,過境曉景鄉的印沿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等道路通車后,馮時高將把旅游、養生與茶葉種植、加工生產聯結起來,拓寬公司的營業面,延長公司的產業鏈,用茶葉這片綠色的瑰寶,將家鄉的山山嶺嶺打造成為興黔富民的金山銀山!

  而此次來京,除了出席相關會議,馮時高還與此前已有業務往來的思州古茶品鑒館進一步深化了協作關系。雙方已物色到相宜的場所,準備進一步宣傳韻茗春公司的龍頭產品蓋懿牌沿河烏江白茶,提升品牌知名度與銷售力,并為公司后續的發展規劃做一些前期準備。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三個奮斗的六年,為馮時高積攢了寶貴的創業經驗;蓋懿茶的四個大獎,增強了他的創業信心;“韻茗春”帶動群眾致富的愿望,拓寬了他的創業前程!

  眷戀鄉土的馮時高走上了一條父輩們沒有走過的幫扶群眾致富的道路,他走得踏實,走得穩健。在這條路的兩旁,人們欣慰地看到:曉景鄉越來越多荊棘叢生的窮山,正脫穎而成處處搖錢的金山!馮時高用報答春暉的寸草之心,為曉景的父老鄉親們,留住了永遠的鄉愁!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