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莊河海王九島(王家鎮),有一家集貝類優良品種選育、育苗、養殖、捕撈、深加工、國內外貿易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型海洋食品企業——大連玉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他們在打造誠信品牌的同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引領著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環境友好、資源集約的產業發展新浪潮。
舍得即有得
海王九島地處北緯39度綠色無公害海域,這里遠離大陸和主航道,海水交換和自凈能力強,是扇貝、海膽、刺參等海珍品的理想養殖基地。正因為如此,這里也擁有了“世界貝庫”的美稱。早在15年前,大連玉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與海王九島結下了不解之緣。
玉洋集團是家頗具傳奇色彩的企業,在業界,關于他們的傳聞有很多。有人說,2005年當時的玉洋集團與日本一家企業達成口頭協議,協議約定玉洋將養殖的30萬尾黃條鰤魚以每尾9元錢的價格賣給這家日企。偏趕上那年秋天黃條鰤魚需求量大增,當地收購價格上漲到了每尾29元。日本企業隨即主動提出可以隨著市場行情向上浮動收購價格。可沒想到的是玉洋集團的董事長于志洋最終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仍然以每尾9元錢的價格出售。為了兌現一句口頭承諾,公司一下子就損失了600萬,這對于當時的玉洋集團來說并不是個小數目。此舉在日本水產行業引起了很大反響,一位日本商人甚至不遠萬里專程慕名趕到中國,尋求與玉洋合作。經過幾天的實地考察與接觸,于志洋的人格魅力堅定了這位日本商人與玉洋合作的信心,從此成為玉洋公司忠實的合作伙伴。玉洋海產品通過日本這家企業遠銷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每年帶來數千萬的經濟效益。
有人說,2013年王家鎮海產品養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養殖戶購買苗種資金出現了問題,玉洋集團將企業在莊河黃金地段的所有房地產全部低價賣出,為養殖戶墊付苗種采購及其輔助設施3700萬元,原以為秋季資金即可回籠,誰料當年由于養殖密度過大、品種老化,扇貝出現大面積死亡,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為打消養殖戶們的顧慮,2014年玉洋集團一次性為養殖戶減免3700萬的墊付資金。
還有人說,玉洋集團投入巨資一口氣在各地建起了20多家工廠。這樣做的目的,竟然僅僅只是為了使海產品上岸后馬上就可以加工生產,從而最大限度保證海產品的新鮮度。對此,于志洋的解釋很簡單:“原材料新鮮是玉洋對消費者的承諾,我們說到就必須做到。”
從2003年到現在,15年過去了,玉洋集團就是這樣用一次次“吃虧”“舍得”和“說到做到”,在同行業樹立起了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深耕藍色牧場
在傳統意識里,水產養殖與加工是粗放型產業。而在玉洋集團,精細化、高科技早已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早在2014年,玉洋集團便開始嘗試與相關高校在科研領域進行深入合作。2017年6月,遼寧省海洋產業校企聯盟第一家研發機構——大連海洋大學玉洋研究院正式成立。同年,全國首家“雙院士”工作站落戶玉洋。玉洋研究院依托大連海洋大學的科研與人才優勢,圍繞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海洋科研專項成果等領域,重點研發適合當地海洋產業發展的貝類新品種、新技術,為莊河市打造中國貝庫之都提供科技支撐。目前,他們不僅成功引入了“斑馬蛤”、“八方來財蛤”等新的養殖品種,更合作研發出一系列新品種。其中“海王1號”扇貝新品種一舉突破扇貝種間雜交難題,有望代替蝦夷扇貝和海灣扇貝成為新的養殖品種,其潛在市場價值超過100億元。而他們所引進的我國第一個人工培養的刺參新品種,體表肉刺數量多,排列為比較整齊的6排,比刺參群體增加40%左右;出肉率、出皮率比刺參群體提高10%以上,養殖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生長速度提高30%以上。
與此同時,玉洋集團合理規劃海洋產品加工產業升級,引進先進的海產品加工設備,努力實現由“食材企業”向“海洋食品企業”的轉型,呈現出“兩翼齊飛”的發展格局——集團旗下第一食品加工廠位于莊河市王家鎮東灘村,以生產海鮮系列休閑食品及罐頭為主,車間面積約1500平方米,生產設備8臺。主要以“海王九島”特有海產品資源為原料,主要產品包括:罐頭系列(扇貝柱絲、原汁赤貝、海鮮醬等)、休閑系列(九島鮮貝、蝦夷全貝、貝貝蝦等)、海參系列(即食海參、淡干海參、半干海參等)等十幾種海鮮產品。“玉洋牌”扇貝柱絲先后獲得“遼寧省名牌產品”和“遼寧省重點名牌產品”; 集團旗下第二食品加工廠位于莊河市昌盛街道,以加工海鮮凍品、干品為主,車間面積2000平方米,生產設備6臺。主要產品包括凍半殼扇貝、凍半殼牡蠣、單凍鮮扇貝柱、蒜蓉粉絲貝、單凍蜆子肉等。他們還積極創新產品營銷模式,借助“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做好“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品牌運營工作,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穩扎穩打逐步增加市場占有率。
近年來,玉洋集團先后被授予遼寧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遼寧省最佳誠信企業,玉洋牌海產品被授予中國海鮮十大品牌、大連市著名商標、遼寧省名牌產品、遼寧省重點名牌產品。作為一家莊河本土企業,多年來他們一直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回報著家鄉、回報著社會。在捐資助學、扶貧幫困、文化領域以及慈善等方面先后為社會捐資近億元,而創造海洋生態環境效益則成為他們新的追求。用于志洋的話來說,“發展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發展,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發展,我們的發展必須為子孫后代造福。”
根據“立足海洋、回報社會,引領健康、時尚、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企業使命和“打造全國現代化、科學化、生態化漁業的典范企業”的發展愿景,玉洋集團制定了未來10年的整體發展戰略,整體戰略目標至2023年使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6.38億元、凈利潤達到6.59億元。當下,他們正在努力改變傳統養殖生產模式,下大氣力進行海洋牧場建設,實現立體化生態養殖的同時,通過引進新技術、研發新產品等方式,源源不斷地為市場提供更多“食之健康味美、觀之高端精致”的海洋食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