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來寶藍莓 農民的致富寶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孫福有 本刊記者 包尚友 字號:【

  莊河被稱為“中國藍莓之鄉”,地處富裕且神秘的北緯39度線。這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生態環境優美無污染,光照適宜,晝夜溫差大,土壤偏酸性,地處國家水源保護地且水質優越,非常適合藍莓的生長。近日,記者走訪了大連來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位于莊河市塔嶺鎮來寶溝村的國內規模最大的設施藍莓生產基地。

  大連來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研發、種植及產品深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其設施藍莓種植規模位居全國之首。

  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日告訴記者,園區占地2100余畝,建設新型日光溫室大棚500棟,以生產種植設施藍莓為主,設施種植面積達880畝。園區主打產品“福來寶”藍莓鮮果,2015年5月正式獲得國家商標局的商標注冊。2019年園區將進入豐產、穩產期,年產量將達到800余噸,年銷售額將達到5000多萬元人民幣。

  “反季藍莓”數“來寶”

  記者看到,來寶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種植的基本都是反季藍莓,與室外氣溫逐漸走低,萬物凋零不同的是,這里溫暖舒適、生機勃勃,一株株藍莓像等待命令一般,挺拔著身姿,做好了長大的準備。李春日告訴記者,包括4年苗木30萬株的很多藍莓都是去年剛移植過來,藍莓對本地土壤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產量會逐年增加。藍莓盛果期集中在4、5月份,平均每天下果十幾噸。

  目前,“福來寶”藍莓鮮果市場正在以北上廣深為核心區域全面展開。通過品牌建設、市場網絡建設和品牌宣傳,極大地提升“福來寶”藍莓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市場占有率,使之成為知名品牌。另外充分發揮已建立的銷售網絡,將產品全部實行包裝銷售、品牌化銷售,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實現優質優價,體現設施藍莓水果標準園創建的經濟價值。

  據李春日副介紹,現在基地的大棚藍莓口感很好,甜度高,而且香氣濃郁,這里面的原因,除了與莊河地區早晚溫差比較大,有地域優勢外,還和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不無關系。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和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園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力量,為園區開發優良的藍莓新品種并指導設施藍莓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提升了園區生產者的科學管理意識和藍莓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普及。藍莓生產標準化率達到100%,實現了綠色生產全覆蓋。

  為保證藍莓果品的質量,來寶生態園依托于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在改土、補肥、防病蟲害、果樹授粉、過程控制等環節采取了各種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另外,他們還針對目前藍莓市場的整體現狀,對產品進行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并制定了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保證藍莓產品順利推向市場。

  “福來寶”富了周邊農民

  李春日介紹,寶來公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基地的示范作用,把自己的種植苗木、經驗、技術輸送給當地的老百姓,由他們種植提供企業所需的產品原材料,從而實現訂單農業,帶動莊河甚至是遼南遼東地區的農民最終通過藍莓產品實現共同致富。

  早在來寶生態園自立項之時,就被莊河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12年7月,公司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藍莓產業發展特殊貢獻單位”;2014年1月被大連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授予“大連市重點龍頭企業”稱號;2014年9月被原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授予“農業部藍莓標準園”稱號;2015年8月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莊河最佳特色產品”稱號;2015年12月被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授予“大連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017年2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

  來寶生態園的發展始終貫穿著中央精準扶貧的戰略。建設伊始,首先就2100畝設施農業用地實施了土地流轉,僅此一項就支付了2000多萬元人民幣,保證了當地近400余戶農民在十幾年內旱澇保收,維持穩定收益,實現精準扶貧。

  隨著園區建設的推進,雇用了大量當地以及周邊的農村勞動力,使得一批農民有了不用外出就近即可打工賺錢的機會,增加了勞動收入。一批優秀的農民作為園區的正式員工上崗就業,使其成為一名真正的產業工人。生態園的建立有力地促進并解決了地方百姓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目前,已經累計解決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為當地百姓年人均增收2萬多元,帶動了塔嶺鎮及莊河周邊地域的產業發展。

  更重要的是,來寶正在努力建立一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訂單農業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充分利用為依托,以農業產業及其結構模式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方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路徑創新、農業市場營銷創新為支撐,以強化農業、富裕農民、服務與惠及社會為目標,建成以莊河市塔嶺鎮為中心,向周鄰鄉鎮村輻射的優質藍莓生產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的藍莓品牌,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做大做強莊河藍莓產業,形成資源利用充分、區域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生產格局,從而實現“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的目標。

  福來寶藍莓 農民的致富寶

  文/孫福有 本刊記者 包尚友

  大連來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研發、種植及產品深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其設施藍莓種植規模位居全國之首。

  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日告訴記者,園區占地2100余畝,建設新型日光溫室大棚500棟,以生產種植設施藍莓為主,設施種植面積達880畝。園區主打產品“福來寶”藍莓鮮果,2015年5月正式獲得國家商標局的商標注冊。2019年園區將進入豐產、穩產期,年產量將達到800余噸,年銷售額將達到5000多萬元人民幣。

  “反季藍莓”數“來寶”

  記者看到,來寶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種植的基本都是反季藍莓,與室外氣溫逐漸走低,萬物凋零不同的是,這里溫暖舒適、生機勃勃,一株株藍莓像等待命令一般,挺拔著身姿,做好了長大的準備。李春日告訴記者,包括4年苗木30萬株的很多藍莓都是去年剛移植過來,藍莓對本地土壤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產量會逐年增加。藍莓盛果期集中在4、5月份,平均每天下果十幾噸。

  目前,“福來寶”藍莓鮮果市場正在以北上廣深為核心區域全面展開。通過品牌建設、市場網絡建設和品牌宣傳,極大地提升“福來寶”藍莓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市場占有率,使之成為知名品牌。另外充分發揮已建立的銷售網絡,將產品全部實行包裝銷售、品牌化銷售,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實現優質優價,體現設施藍莓水果標準園創建的經濟價值。

  據李春日副介紹,現在基地的大棚藍莓口感很好,甜度高,而且香氣濃郁,這里面的原因,除了與莊河地區早晚溫差比較大,有地域優勢外,還和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不無關系。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和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園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力量,為園區開發優良的藍莓新品種并指導設施藍莓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提升了園區生產者的科學管理意識和藍莓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普及。藍莓生產標準化率達到100%,實現了綠色生產全覆蓋。

  為保證藍莓果品的質量,來寶生態園依托于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在改土、補肥、防病蟲害、果樹授粉、過程控制等環節采取了各種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另外,他們還針對目前藍莓市場的整體現狀,對產品進行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并制定了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保證藍莓產品順利推向市場。

  “福來寶”富了周邊農民

  李春日介紹,寶來公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基地的示范作用,把自己的種植苗木、經驗、技術輸送給當地的老百姓,由他們種植提供企業所需的產品原材料,從而實現訂單農業,帶動莊河甚至是遼南遼東地區的農民最終通過藍莓產品實現共同致富。

  早在來寶生態園自立項之時,就被莊河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12年7月,公司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藍莓產業發展特殊貢獻單位”;2014年1月被大連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授予“大連市重點龍頭企業”稱號;2014年9月被原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授予“農業部藍莓標準園”稱號;2015年8月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莊河最佳特色產品”稱號;2015年12月被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授予“大連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017年2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

  來寶生態園的發展始終貫穿著中央精準扶貧的戰略。建設伊始,首先就2100畝設施農業用地實施了土地流轉,僅此一項就支付了2000多萬元人民幣,保證了當地近400余戶農民在十幾年內旱澇保收,維持穩定收益,實現精準扶貧。

  隨著園區建設的推進,雇用了大量當地以及周邊的農村勞動力,使得一批農民有了不用外出就近即可打工賺錢的機會,增加了勞動收入。一批優秀的農民作為園區的正式員工上崗就業,使其成為一名真正的產業工人。生態園的建立有力地促進并解決了地方百姓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目前,已經累計解決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為當地百姓年人均增收2萬多元,帶動了塔嶺鎮及莊河周邊地域的產業發展。

  更重要的是,來寶正在努力建立一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訂單農業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充分利用為依托,以農業產業及其結構模式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方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路徑創新、農業市場營銷創新為支撐,以強化農業、富裕農民、服務與惠及社會為目標,建成以莊河市塔嶺鎮為中心,向周鄰鄉鎮村輻射的優質藍莓生產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的藍莓品牌,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做大做強莊河藍莓產業,形成資源利用充分、區域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生產格局,從而實現“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的目標。

  福來寶藍莓 農民的致富寶

  文/孫福有 本刊記者 包尚友

  大連來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研發、種植及產品深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其設施藍莓種植規模位居全國之首。

  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日告訴記者,園區占地2100余畝,建設新型日光溫室大棚500棟,以生產種植設施藍莓為主,設施種植面積達880畝。園區主打產品“福來寶”藍莓鮮果,2015年5月正式獲得國家商標局的商標注冊。2019年園區將進入豐產、穩產期,年產量將達到800余噸,年銷售額將達到5000多萬元人民幣。

  “反季藍莓”數“來寶”

  記者看到,來寶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種植的基本都是反季藍莓,與室外氣溫逐漸走低,萬物凋零不同的是,這里溫暖舒適、生機勃勃,一株株藍莓像等待命令一般,挺拔著身姿,做好了長大的準備。李春日告訴記者,包括4年苗木30萬株的很多藍莓都是去年剛移植過來,藍莓對本地土壤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產量會逐年增加。藍莓盛果期集中在4、5月份,平均每天下果十幾噸。

  目前,“福來寶”藍莓鮮果市場正在以北上廣深為核心區域全面展開。通過品牌建設、市場網絡建設和品牌宣傳,極大地提升“福來寶”藍莓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市場占有率,使之成為知名品牌。另外充分發揮已建立的銷售網絡,將產品全部實行包裝銷售、品牌化銷售,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實現優質優價,體現設施藍莓水果標準園創建的經濟價值。

  據李春日副介紹,現在基地的大棚藍莓口感很好,甜度高,而且香氣濃郁,這里面的原因,除了與莊河地區早晚溫差比較大,有地域優勢外,還和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不無關系。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和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園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力量,為園區開發優良的藍莓新品種并指導設施藍莓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提升了園區生產者的科學管理意識和藍莓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普及。藍莓生產標準化率達到100%,實現了綠色生產全覆蓋。

  為保證藍莓果品的質量,來寶生態園依托于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在改土、補肥、防病蟲害、果樹授粉、過程控制等環節采取了各種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另外,他們還針對目前藍莓市場的整體現狀,對產品進行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并制定了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保證藍莓產品順利推向市場。

  “福來寶”富了周邊農民

  李春日介紹,寶來公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基地的示范作用,把自己的種植苗木、經驗、技術輸送給當地的老百姓,由他們種植提供企業所需的產品原材料,從而實現訂單農業,帶動莊河甚至是遼南遼東地區的農民最終通過藍莓產品實現共同致富。

  早在來寶生態園自立項之時,就被莊河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12年7月,公司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藍莓產業發展特殊貢獻單位”;2014年1月被大連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授予“大連市重點龍頭企業”稱號;2014年9月被原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授予“農業部藍莓標準園”稱號;2015年8月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莊河最佳特色產品”稱號;2015年12月被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授予“大連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017年2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

  來寶生態園的發展始終貫穿著中央精準扶貧的戰略。建設伊始,首先就2100畝設施農業用地實施了土地流轉,僅此一項就支付了2000多萬元人民幣,保證了當地近400余戶農民在十幾年內旱澇保收,維持穩定收益,實現精準扶貧。

  隨著園區建設的推進,雇用了大量當地以及周邊的農村勞動力,使得一批農民有了不用外出就近即可打工賺錢的機會,增加了勞動收入。一批優秀的農民作為園區的正式員工上崗就業,使其成為一名真正的產業工人。生態園的建立有力地促進并解決了地方百姓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目前,已經累計解決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為當地百姓年人均增收2萬多元,帶動了塔嶺鎮及莊河周邊地域的產業發展。

  更重要的是,來寶正在努力建立一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訂單農業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充分利用為依托,以農業產業及其結構模式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方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路徑創新、農業市場營銷創新為支撐,以強化農業、富裕農民、服務與惠及社會為目標,建成以莊河市塔嶺鎮為中心,向周鄰鄉鎮村輻射的優質藍莓生產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的藍莓品牌,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做大做強莊河藍莓產業,形成資源利用充分、區域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生產格局,從而實現“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的目標。

  福來寶藍莓 農民的致富寶

  文/孫福有 本刊記者 包尚友

  大連來寶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研發、種植及產品深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企業,其設施藍莓種植規模位居全國之首。

  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日告訴記者,園區占地2100余畝,建設新型日光溫室大棚500棟,以生產種植設施藍莓為主,設施種植面積達880畝。園區主打產品“福來寶”藍莓鮮果,2015年5月正式獲得國家商標局的商標注冊。2019年園區將進入豐產、穩產期,年產量將達到800余噸,年銷售額將達到5000多萬元人民幣。

  “反季藍莓”數“來寶”

  記者看到,來寶公司的溫室大棚里種植的基本都是反季藍莓,與室外氣溫逐漸走低,萬物凋零不同的是,這里溫暖舒適、生機勃勃,一株株藍莓像等待命令一般,挺拔著身姿,做好了長大的準備。李春日告訴記者,包括4年苗木30萬株的很多藍莓都是去年剛移植過來,藍莓對本地土壤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產量會逐年增加。藍莓盛果期集中在4、5月份,平均每天下果十幾噸。

  目前,“福來寶”藍莓鮮果市場正在以北上廣深為核心區域全面展開。通過品牌建設、市場網絡建設和品牌宣傳,極大地提升“福來寶”藍莓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市場占有率,使之成為知名品牌。另外充分發揮已建立的銷售網絡,將產品全部實行包裝銷售、品牌化銷售,進入高端消費市場,實現優質優價,體現設施藍莓水果標準園創建的經濟價值。

  據李春日副介紹,現在基地的大棚藍莓口感很好,甜度高,而且香氣濃郁,這里面的原因,除了與莊河地區早晚溫差比較大,有地域優勢外,還和標準化的技術體系不無關系。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和吉林農業大學作為園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力量,為園區開發優良的藍莓新品種并指導設施藍莓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提升了園區生產者的科學管理意識和藍莓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普及。藍莓生產標準化率達到100%,實現了綠色生產全覆蓋。

  為保證藍莓果品的質量,來寶生態園依托于得天獨厚的優良環境,在改土、補肥、防病蟲害、果樹授粉、過程控制等環節采取了各種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另外,他們還針對目前藍莓市場的整體現狀,對產品進行了準確的市場定位,并制定了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保證藍莓產品順利推向市場。

  “福來寶”富了周邊農民

  李春日介紹,寶來公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基地的示范作用,把自己的種植苗木、經驗、技術輸送給當地的老百姓,由他們種植提供企業所需的產品原材料,從而實現訂單農業,帶動莊河甚至是遼南遼東地區的農民最終通過藍莓產品實現共同致富。

  早在來寶生態園自立項之時,就被莊河市人民政府確定為重點建設項目,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2012年7月,公司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藍莓產業發展特殊貢獻單位”;2014年1月被大連市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授予“大連市重點龍頭企業”稱號;2014年9月被原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授予“農業部藍莓標準園”稱號;2015年8月被莊河市人民政府授予“莊河最佳特色產品”稱號;2015年12月被大連市農村經濟委員會授予“大連市名牌農產品”稱號;2017年2月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

  來寶生態園的發展始終貫穿著中央精準扶貧的戰略。建設伊始,首先就2100畝設施農業用地實施了土地流轉,僅此一項就支付了2000多萬元人民幣,保證了當地近400余戶農民在十幾年內旱澇保收,維持穩定收益,實現精準扶貧。

  隨著園區建設的推進,雇用了大量當地以及周邊的農村勞動力,使得一批農民有了不用外出就近即可打工賺錢的機會,增加了勞動收入。一批優秀的農民作為園區的正式員工上崗就業,使其成為一名真正的產業工人。生態園的建立有力地促進并解決了地方百姓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目前,已經累計解決2000多人的就業問題,為當地百姓年人均增收2萬多元,帶動了塔嶺鎮及莊河周邊地域的產業發展。

  更重要的是,來寶正在努力建立一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訂單農業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充分利用為依托,以農業產業及其結構模式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方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與路徑創新、農業市場營銷創新為支撐,以強化農業、富裕農民、服務與惠及社會為目標,建成以莊河市塔嶺鎮為中心,向周鄰鄉鎮村輻射的優質藍莓生產標準化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的藍莓品牌,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做大做強莊河藍莓產業,形成資源利用充分、區域分工合理的專業化生產格局,從而實現“企業盈利,農民增收”的目標。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