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種草養畜 護了生態富了村民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曾詩淇 字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印象中只有北方草原才有的景象,卻出現在云南省昭通市的高寒牧場,這里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放眼望去,成片的羊群在長滿苜蓿草的山坡上,或低頭覓食,或相互追逐,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呈現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據介紹,2014年,云南省開始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建設項目,國家拿錢支持,五年來,不僅解決了牛羊過冬口糧短缺問題,促進了草食畜牧業提檔升級,還在精準扶貧、改善生態等方面發光出彩。

  發展草地畜牧業勢在必行

  據了解,草地畜牧業是云南的主要產業,但受歷史、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地草地畜牧業生產規模小、周期長,過度依賴天然草地放牧,導致草原退化、石漠化現象突出,人工飼草料的利用率較低,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緩慢,草地畜牧業生產經濟效益低,影響了農牧民收入的增長。草地生態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云南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山地牧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為促進南方草地畜牧業發展,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畜牧發展扶貧資金”,支持開展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政策要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推動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項目,有利于推進草地畜牧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增加當地農牧民收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云南省草山飼料工作站研究員鄧菊芬介紹,2014年,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項目開始在云南省組織實施,截至2017年,云南省在昭通、曲靖、文山等地共42個企業(合作社)實施了該項目。累計實施天然草地改良面積194170畝;劃區輪牧、休牧圍欄建設面積282822畝;人工種草面積140796畝;配套建設牲畜棚圈167940平方米,項目已完成計劃任務的90%以上,取得良好效果。

  鄧菊芬介紹,為保證項目推進效果,根據要求,堅持將草豐畜好、草畜結合為項目主體遴選條件,扶持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和企業開展天然草地改良與人工草地建植,不斷提升南方草地資源的承載能力,促進種草和養畜有機結合、協調發展。2014年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斌哥半細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該項目首批受益者。

  昭通市農業局副局長、畜牧局局長蒲勇告訴記者,昭通市在項目實施之初對圍欄區草場進行監測,科學劃分輪牧區域,使草場放牧能力提高4倍,在節約畜牧成本同時,進一步擴大草原植被覆蓋面積,生態效益明顯。

  南方現代草地畜牧發展項目推行草地刈割舍飼、劃區輪牧、合理利用,與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有機結合,解決草地再投入和可持續利用的問題,村民們生態保護意識日益增強,促進了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魯甸:半細毛羊 帶農致富

  新街鎮位于魯甸縣西北部,距縣城56公里,昭陽區58公里,是魯甸的北大門。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祖祖輩輩靠玉米、洋芋、苦蕎、燕麥等傳統食物維持著生命的延續。魯甸縣新街鎮斌哥半細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養殖云南特有品種——半細毛羊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合作社負責人葉斌告訴記者,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 2014年在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項目的支持下,合作社完成改良草地3300畝,建植優質穩產人工飼草地2411畝,建設10個劃區輪牧小區,每個小區面積272畝,共計面積2720畝,圍欄總長11484米,全面完成項目建設合同規定的各項建設指標。

  “正是得益于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項目的支持,合作社才得以發展壯大。” 葉斌介紹,合作社會員數量由建設前的6戶發展到37戶,羊的數量從三四百只增加到1300多只,現有草地面積5000畝,社員平均每戶每年分紅8000元左右。葉斌強調,為了帶動當地農戶養羊,免除農戶的后顧之憂,合作社設定羊肉保底價為每斤8元,如果當年市場價高于8元,農戶可以自行銷售,如果低于8元,就可以直接賣給合作社,保證農戶收益。

  種草養畜逐漸成為當地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在社員蔣忠金家,新舊房子成為鮮明的對比,一邊是破舊不堪的土房,另一邊是正在建的三層瓦房。蔣忠金告訴記者,他家里有三個孩子,在入社之前,收入主要依靠馬鈴薯種植,全年收入只有一萬元,生活非常困難。2014年加入合作社后,在山坡上種草、養羊,現在年收入能達到4萬多,生活越來越好,不到兩年就蓋起了小洋樓。

  經濟效益有價可詢,生態效益更加珍貴。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項目產生明顯的生態效益,根據草地監測結果,魯甸縣項目區植被蓋度由建設前的60%提高到92.6%,提高32.6個百分點,每年共增加蓄水量4.62萬立方米,減少泥沙流失0.76萬噸,減少土壤流失1.29萬噸,減少了風沙滾動。

  大關:做好“牛”文章 做強牛產業

  在昭通,除了半細毛羊,土著黃牛也是當地特有的品種。

  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大關縣第一家黃牛養殖合作社,位于大關縣上高橋鄉,當地平均海拔1880米,草山草地資源豐富,適宜草食畜牧。2014年大關縣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項目屬草地畜牧業發展試點工程由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

  據大關縣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丁琪介紹,通過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項目的實施,合作社建成儲草棚19個,青貯窖2個,可解決500余頭成年牛的飼草存儲;建設2560畝優質高穩產人工草地,每年可為合作社提供鮮草540萬公斤,可增加養牛390余頭,養牛增加收入312萬元以上,該草地的建成為養殖場和農戶發展養殖業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優勢,促進了養殖方式的轉變,同時減輕了天然草場壓力,對保護生態環境、延緩草山、保持水土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合作社從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項目資金中拿出9.6萬元幫扶17戶養殖困難戶,新建儲草棚1200平方米,種植人工草地450畝。“把牛文章做好,把牛產業做大,帶動大家共同致富”是丁琪常說的一句話,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統一發放基礎母牛,農戶養殖兩年后,合作社回收5000元本金的資金互助模式,先后在新民村、團結村、大寨村對28戶貧困戶發放30頭母牛,并按高于市場價格進行收購。

  大關縣大寨村村民范天均就是受益者之一,2000年范天均外出打工,因工傷致殘,回鄉就一直賦閑在家,生活十分艱難,2012年加入琦鑫黃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丁書記給我擔保貸款5萬元買了30頭牛, 2013年我就賺了4萬塊錢。” 范天均激動地說,是合作社給了我生活的希望。如今,范天均已經成為合作社分社的負責人,正在帶動更多鄉親脫貧致富。

  “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項目主要是通過天然草地改良、提升南方草地資源承載能力,實現草畜平衡、現代化養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指導和補貼。”在鄧菊芬看來,項目實施以來,在草原生態保護、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草地畜牧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后相關政策如何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成為破題關鍵。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