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大部農區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1~4℃,其中河北西北部、山西東北部、山東西部等地偏高4~6℃;僅黑龍江中東部氣溫偏低1~2℃。南方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低,其中廣西大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偏低1~2℃。長江中下游、華北、黃淮等地出現3~7天高溫天氣。東北地區北部和東部、內蒙古中東部、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大部、華南北部等地降水量有25~100毫米,其中遼寧東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云南南部、廣西西部、貴州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水量有100~25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水偏多5成至2倍;云南、廣西西部、貴州大部、四川南部等地降雨日數普遍達5~7天。西北地區東部大部、東北地區西南部、華北西部、黃淮東部和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全國大部地區日照時數接近常年同期,黃淮大部、陜西南部、遼寧東南部、海南等地日照時數偏多3~5成,甘肅中部、云南大部、貴州南部、廣西西部和北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等地偏少3~8成,其中云南部分地區偏少8成以上
一般來說,有“農產品看供給,工業品看需求”一說。對于白糖而言,全國乃至全球的需求體量每年基本穩定,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強勢替代品出現時除外)。因而分析白糖的供給因素成為基本面分析中的重中之重,在供給中,其中天氣的變化,如風調雨順抑或災害頻發都會對期貨盤面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本文著重于災害對白糖產生的“天氣市”做簡略分析。
甘蔗的不同生長階段
一般而言,甘蔗有五個生長階段,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分蘗期、伸長期、工藝成熟期。
首先是萌芽期,甘蔗下種后至萌芽出土階段稱為萌芽期。這個階段苗芽內部發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內部貯藏的養分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簡單物質,供應幼苗的生長需要。當然,不同季節播種,水分和溫度的條件是不同的,因而幼苗的發育和生長情況也不一。比如冬季播種,萌芽期長達70?110天,因其溫度低;而秋季播種,萌芽期只需15?20天,因其溫度高。此時對蔗牙萌發的最低溫度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3℃以上,大于20 ℃萌芽速度會加快,而最適合的萌芽速度是當溫度達到30?32℃時。與此同時,蔗牙萌發時要求土溫最好在18℃,當低于此溫度時發芽慢、發芽率低,容易缺苗。
其次是幼苗期,自萌芽出土之后有第一片真葉至第五片真葉的一段時間,稱為幼苗期。但是對于蔗田來說,每一個蔗苗的生長速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已經進入幼苗期,而有些依舊處于萌芽期。因此,我們判斷的依據一般是10%發生第一片真葉起至50%發生第五片真葉的這段時間。當然,有時候蔗田的萌芽期和幼苗期往往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此時對幼苗期的要求是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上,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對幼苗生長發育不利。
再者是分蘗期當幼苗長出6?7片真葉,其基部節上的芽萌發出土,稱為分蘗。此時不論氣溫或者土溫對分蘗均有明顯影響。通常分蘗期要求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以25?30℃最為適宜,在此范圍內溫度越高,分蘗越多。適當的水分分蘗多、分蘗快,但水分過多,導致土壤通氣不良,也會影響分蘗。同時,光照強弱是影響分蘗的主要因素,在弱光下,生長素受光氧化影響破壞小,可促進主莖伸長。陽光充足分蘗多而壯,否則分蘗少、分蘗遲、生長弱,每天光照時間在5小時以下,一般蔗株不分蘗。
第四是伸長期,自開始拔節至伸長基本停止的時期稱伸長期。這是甘蔗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也是決定蔗莖產量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從發展群體為主,轉向發大根、長大莖個體生長為主,是甘蔗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生理代謝極為活躍。此時植株每月生長速度為50?80厘米,高的可達80?100厘米。此時對溫度、陽光、水分的需求是最為旺盛的時候。要求日平均氣溫30℃左右最為適宜,蔗值對溫度的要求也導致甘蔗產量高的地方集中于廣西、廣東、福建省一帶,這些地方的甘蔗產量和含糖量較高。同時,植株的需水量每天約3-4厘米,若水分補充不足,將會出現生長停滯、節間短小、糖分降低等。
最后是工藝成熟期,此時是甘蔗糖分積累最為關鍵的時期,能否達到開榨標準取決于含糖量的高低。此時要求天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至少10℃以上。如果氣候高溫,但晝夜溫差低,適合甘蔗生長,但往往不利于糖分的積累,反而會影響開榨。
災害天氣對甘蔗生長的影響
1.干旱
干旱中分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其中春旱和冬旱對甘蔗影響最大,夏旱次之,而有時候輕微的秋旱更能促進甘蔗的糖分積累。甘蔗屬于比較耐旱的品種,但在甘蔗下種期間如春季和冬季時遭遇持續旱災,導致冬春甘蔗無法下種,又或者影響蔗苗的萌發,以及幼苗萌發后得不到必要的水分,從而推遲整體甘蔗的下種時間,最終影響甘蔗的長勢及產量。
2.洪澇
洪澇災害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蔗田積水,這個會影響到甘蔗的根系生長。另外一種是洪水淹沒,發生的概率低,但危害往往也更大。蔗田積水往往會導致土壤缺氧,隨著缺氧時間的拉長,根系壞死率增加。而洪水淹沒,如果蔗苗沒頂5天以上就會有比較嚴重的死亡率,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多。如果是成熟的蔗株,沒頂15天之后就會開始有死株現象。
3.霜凍
霜凍對蔗植的傷害來自于當蔗值內部溫度低于0℃以下,內部的細胞會脫水結冰,導致生理干旱從而受到損傷或死亡。這不僅會影響到當年的產量和質量,對于來年的宿植根也會有影響。當然,影響程度的高低與霜凍發生的時間長短和降溫的幅度有關,兩兩之間呈現正相關。從時間而言,一般受凍7?10天,蔗糖分可降低0.5?1.1%;受凍20?30天,蔗糖分下降達5%?10%,蔗汁重力純度下降6%左右。
4.日夜間溫差
除以上災害天氣,甘蔗對日夜間溫差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日夜間溫差無法達到10℃以上,不利于蔗糖分的積累。對于廣西地區的甘蔗林而言,10月底和11月初甘蔗開榨前的幾個禮拜,對日夜間的溫差要求更高,開榨期的推遲與否,一部分取決于此。
天氣對白糖市場的影響
一般而言,災害情況與白糖期貨的價格呈現正相關關系,災害情況越嚴重,越有利于白糖期貨價格的上漲。這其中有天氣因素導致的產量減產,也有天氣因素傳染的投資者恐慌氛圍。作為基本面投資者,在得知天氣災害來臨之時,建議實際調查天氣對實際產量的影響量值,有機會的話能夠實地調研得出的結論更為真實。當產量變化相對值大于或小于10%時,可以引起投資者的絕對重視,如2017/18榨季的白糖產量較上一個榨季增產10%左右。
以上是天氣因素導致的產量增產或減產而傳導至盤面,在期貨市場上,另一種影響因素即投資者的心理因素,當甘蔗主產區爆發天氣災害時,投資者往往喜歡短期介入多單;抑或主產區風調雨順之年,投資者空頭心理更甚。而在甘蔗的整體生長周期而言,有時候偶爾的天氣災害并不會對甘蔗造成太大的影響,有時候在這個生長階段天氣災害爆發了,確實會對當下的產量有所抑制,但隨著植株的生長及修復,產量也會跟隨恢復。而這時候的災害行情,更多的便是停留在投資者的心理層面,此時投資者介入多頭并非不可,但需謹慎倉位及持有時間。
整體而言,不論天氣情況如何,在天氣消息新聞發布時,投資者應具體的落實到天氣對產量的實際影響情況,從而對白糖整體的供需環境做一個分析,進而作出判斷。
近期,云南大部、貴州南部、四川南部部分地區以及廣西西部和北部、廣東北部等地降水日數有3~6天且降雨強度較大,累計降水量普遍為50~100毫米、部分地區有100~250毫米,降水偏多5成至2倍,部分農田受澇;大部日照偏少,其中云南、貴州南部、廣西西部日照偏少5~8成,云南全省區域平均日照時數為14.1小時,為1981年以來最低,日照時數低于3小時的日數有4~7天,陰雨寡照對一季稻和玉米開花灌漿、烤煙成熟采收以及蔬菜、花卉、甘蔗等經濟作物生長有不利影響。
(作者單位:福能期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