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積極探索農業綜合執法路子,切實加大了農業行政執法力度, 一系列扎扎實實的舉措及農業綜合執法工作層層推進,既為廣東省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也為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6707人次,整頓農資市場1480個,立案查處違法案件365宗,結案248宗,移送司法機關13宗,涉案人員175人,逮捕5人。全省沒有發生重特大農資質量安全事故和農業生產安全事故,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新進展。”這是今年上半年廣東交出的答卷,一組組真實的數據和一宗宗鮮活的案例為廣東農業執法工作做了最直白的“代言”。
在2018年各項農業執法行動中,廣東積累了哪些有益的經驗?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又有何種啟示?
農業執法工作“三到位”
2018年,廣東深入推進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扎實開展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農業執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與防災減災等各項工作,在廣東省農業廳黨組的正確領導和全省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農業綜合執法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組織措施到位、宣傳引導到位、執法監督到位。
組織措施到位。自今年3月30日,農業農村部召開2018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后,廣東立即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針對今年的農資打假監管和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全面工作部署。3-6月,廣東省農業廳制定印發了2018年全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要點、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范年活動方案,轉發2018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在全省部署開展農藥、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瘦肉精”、生鮮乳、農資打假等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范年活動。廣東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以下簡稱執法局)堅持問題導向,對近年來暴露問題較多、群眾投訴舉報較多的重點地區和領域,集中執法力量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綠色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廣東在各項專項整治行動中形成了由主要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親手抓,相關部門具體抓的執法農業格局。
宣傳引導到位。3月9日,廣東省農業廳在江門臺山召開了“2018年全省春耕備耕暨放心農資、農業機械、農業科技‘三下鄉’現場會”。執法局牽頭組織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到活動現場,并設立放心農資宣傳咨詢點,發放法律法規宣傳材料,現場接受舉報投訴,提供法律咨詢。4月中旬至5月中旬,執法局組織各市、縣農業部門開展“2018年廣東省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全省共出動執法和科技人員11150人次,印發宣傳資料30.0647萬份,舉辦現場咨詢培訓217場次,接待咨詢群眾44.5789萬人次,受理投訴舉報44人次,展銷農資產品8.9641萬公斤,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辨別真假農資的能力。為抓好農業生產安全,執法局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按照廣東省安委辦統一部署,制定了2018年農業行業“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大力推動“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各地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深入宣傳農業安全生產知識,積極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和農藥安全使用宣教活動,堅持依法治安、普及安全知識。
執法監督到位。針對廣東全省春耕備耕時節農資質量問題多發等現象,執法局于4月13日至5月底,在全省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加強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執法監督,保障農民群眾購買安全放心的農資產品,保障春季農業生產順利推進。同時,對上級和有關部門轉辦、媒體報道、投訴舉報等渠道獲得的違法線索進行登記和辦理(或轉辦)。據統計,共現場調查3起涉嫌違法案。此外,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執法局組織廣州、佛山、東莞、江門、汕尾等市農業局對13起舉報違法線索進行核查處理。根據農業農村部關于農藥、獸藥、種子等農資監督抽查不合格結果的通報,組織有關市農業局(畜牧獸醫局)對存在問題的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門店及時進行核查,將查處結果及時上報農業農村部,同時積極協助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湖北等省外農業執法部門查處涉嫌假獸藥、農藥案件。
農業執法工作的“三到位”,讓廣東農業執法步伐走得更加有力。
向農業領域黑惡勢力“亮劍”專項行動見成效
筆者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今年以來,廣東省農業廳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決策部署,廳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動員部署,廳掃黑除惡辦統籌協調狠抓落實,各地各處室單位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突出重點摸線索,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行業監管職責相結合,重點摸排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以及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黑惡勢力。同時,結合農業部門職責,摸排土地確權、農業生產經營、農資生產經營、畜禽屠宰、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等領域的涉黑涉惡線索,線索摸排工作有了新突破。截至8月3日,全省農業部門共摸排線索185條,線索摸排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今年是掃黑除惡開局之年,也是關鍵的一年。廣東省農業廳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和重點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行業整治,督導檢查和加強部門協作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明確了主抓工作及具體舉措,全力以赴推進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動員部署。迅速召開全省農業系統會議,對全省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行動員部署,成立廳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由廳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廳長任副組長,有關行政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制定各成員單位任務清單,進一步落實工作職責。研究制定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方案和今年重點工作,加強對全省農牧系統掃黑除惡工作組織領導。
二是開展重點行動月,加大線索摸排。廣東省農業廳將從5月到9月,用5個月的時間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重點摸排行動月。要求各級農業部門和廳各處室單位務必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履行屬地管理和行業領域業務管理責任,主動出擊,主動作為,全力以赴組織開展農業領域涉黑涉惡線索排查工作。從5月份至7月份,摸排線索152條,占已摸排線索數量的82%,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是專項斗爭與行業監管相結合,大力整治行業亂象。在全省展開農藥、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瘦肉精”、生鮮乳、農資打假等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和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規范年活動,組織全省農業執法機構狠抓執法監管,依法查處農業違法行為。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6萬人次,整頓農資市場1480個,立案查處違法案件365宗,結案248宗,移送司法機關13宗,涉案人員175人,逮捕5人。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序推進。
四是強化部門聯動,形成協作機制。廣東省農業廳和公安廳聯合印發《打擊農業違法犯罪和開展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執法協作工作制度》,建立協作機制。在此基礎上,廣東省農業廳主動加強與省公安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溝通協作,聯合研究制定印發方案,決定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全省范圍內聯合開展屠宰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畜禽屠宰監管“掃雷行動”,進一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截至目前,共開展媒體宣傳374次,發放宣傳資料28276份,開展執法次數2051次,出動車輛2510車次,出動執法人員12336人次,立案69件,查處涉案生豬98噸,貨值59萬,罰沒金額18萬,無害化處理836噸,“瘦肉精”抽檢數量74.6萬份,搗毀私屠濫宰窩點98個,立刑事案件3宗,刑事拘留19人,逮捕2人。
五是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工作實效。廣東省農業廳與省工商局、質監局、海洋漁業廳、供銷社在6月份聯合開展了專項斗爭督查工作,針對前期督導發現的問題,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再次開展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專項督導檢查,由廳領導帶隊,分四個小組赴江門、陽江、清遠、肇慶、惠州、汕尾、汕頭、潮州等8市開展督導,對8市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各市農業部門也加強了督導檢查和宣傳工作。今年以來,全省各級農牧部門共開展督導164次,發放宣傳資料60290份。
六是打建聯合,構建監管長效機制。為填補牛羊屠宰監管法規空白,進一步深化屠宰行業改革,完善屠宰監管體系機制,廣東省農業廳組織起草了《廣東省牛羊屠宰管理辦法》,推動牛羊屠宰立法工作,制定資格審核清理、換發新證、屠宰證章標志、企業備案、病害豬無害化處理及“瘦肉精”監管等一系列文件,積極構建屠宰監管長效機制。
七是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廣東省農業廳設立掃黑除惡線索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通過省農業信息網對公眾公布(舉報投訴電話為12316)。完善了相關登記備案制度,對黑惡線索電話舉報指定專門機構和專責人員,專班負責,要求對群眾來電舉報必須進行詳細備案登記,認真核辦每一條線索。此外,廣東省農業廳還積極加強與各新聞媒體合作,加大正面輿論宣傳力度,及時向社會公布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動態,加強對群眾的法律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抵制、舉報涉黑涉惡行為,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對黑惡違法犯罪行為的震懾力度。
農業執法工作持續發力
筆者獲悉,今年下半年,廣東將緊緊圍繞推進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廣東現代農業強省建設,狠抓農業綜合執法能力提升,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置能力,全力以赴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重點主抓“五大方面”工作:
一是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執法,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在三夏、秋冬種等重點農時,組織全省農業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執法活動。重點打擊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假種子、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與市、縣農業部門和質監、食藥、工商、公安等省直部門的執法聯動,形成農資打假工作合力。
二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實行“黑名單”管理,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出臺《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將農產品質量監測不合格、農產品被檢出禁(限)用藥物、違法違規使用農業投入品受到行政處罰等行為的農產品生產者,列入“黑名單”實施重點監管。組織開展禁限用農藥、獸用抗菌藥、生鮮乳、生豬“瘦肉精”、生豬屠宰等6個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非法添加違禁藥物的行為。
三是對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實行暗查暗訪。制定實施《廣東省農業廳農資打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暗查暗訪工作制度(試行)》,及時發現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使用的突出問題和監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四是切實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繼續深化農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切實加強農機、農藥等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強化農業救災復產的物資應急儲備。擴大種子、肥料、農藥等農業救災復產物資儲備。在珠三角、東西兩翼等重點農業縣市選擇有實力、信譽好的農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機公司等,采取財政補貼和農業保險公司資助的方式,建立農業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儲備農業救災復產急需的水泵、拖拉機、無人駕駛植保小飛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烘干機等,滿足農業救災復產急需。加強農業安全生產、減災防災宣傳培訓,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個弦。加強農業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強化對重要信息的研判、跟蹤和匯總,切實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統計直報工作。
五是深入開展農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組織各成員單位和各級農牧部門深入開展農業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專項斗爭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在開展“生豬掃雷”等六大專項行動的同時,加強對容易產生涉黑涉惡問題的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人員的分析研判,加強行業監管,強化專項治理,堵塞管理漏洞,堅決清除黑惡勢力滋生溫床。強化農業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查處。加強宣傳報道力度,組織各級農牧部門充分運用多種媒體、多種渠道,多角度動員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組織開展專項斗爭骨干培訓。
#FormatImgID_0#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