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博會上看廣東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葉飛雅 字號:【

  清遠雞、獅頭鵝、廉江紅橙、英德紅茶、羅定稻米……眾多優質農產品同臺爭艷,“粵”字品牌農產品大放異彩。11月8日,第九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下簡稱“廣東農博會”) 在廣州開幕,作為農業領域久負盛名的展會,廣東農博會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場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更呈現了近年來廣東省農業品牌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南粵大地現代農業的脈動,同時亦可以窺見廣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動向。

  盤點8日和9日兩天的走訪,筆者明顯感受到了廣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趨勢,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品牌農業、科技創新、現代農業、鄉村振興。

  關鍵詞:品牌農業

  在這里,品牌農產品是“主角”

  走進廣東農博會,展館內透著濃濃的品牌氣息,“粵字品牌,美好生活新坐標”幾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品牌推介、各市品牌館等元素吸引眼球,德慶貢柑、新會陳皮、徐聞菠蘿、恩平簕菜……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更是讓人應接不暇。廣州市民不用再滿世界奔波,在家門口就能飽覽異域奇珍,品嘗各色花樣美食,買遍全省好貨。

  地市展區內21個地級以上市館重點展示廣東“十大名牌”系列、名特優新、“三品一標”及著名商標系列農產品,凸顯“粵字號”農業品牌的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全場38個館763家企業3000多種名特優新農產品及各種創新技術、項目參展,各展館場面宏大、隆重,特色濃郁,一幅幅生動的照片、一段段凝練的文字,巧妙地與視頻、實物相結合,全面生動反映了廣東農產品種類豐富、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大好形勢,描繪了新形勢下農業農村工作的美好愿景,集中向人們展現了一幅廣東現代農業發展的立體畫卷。

  各大展館內,匯集參觀、展覽、采購、推介會、烹飪教學、美食試吃、科技應用等系列活動,精選的700家名牌企業在農博會呈現了一場視覺、味覺、聽覺大餐。5G+農業、區塊鏈+農業等現代科技展現著廣東農業農村的方方面面。經貿推介、產銷對接、供需簽約活動、“農產品采購商聯盟”、大賽評選結果宣布,“精準扶貧”經驗交流、國際農產品推介會和農業區塊鏈交流會等圓桌會議等相繼登場;嶺南農耕文化非遺表演、農耕文化特色展示等留住了廣大市民的鄉愁;各地市領導為當地農產品代言助力品牌農業走得更遠。

  近年來,廣東提出了“進一步擦亮廣東農業品牌”的要求,隨著“農業品牌推進年”活動的深入開展,廣東農業品牌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在這次農博會上得到全面呈現。

  為結合食材中的名牌農產品推廣,推動嶺南飲食文化傳播,第九屆廣東農博會首設“粵菜師傅館”,展區包括潮州菜館、廣府菜館、客家菜館和廣州供銷合作社粵菜師傅培訓館,分別展出粵菜三大菜系菜品及烹飪技術技能,在集中展示粵菜中“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等獨特魅力的同時,挖掘“粵菜師傅+旅游”“粵菜師傅+名牌農產品”“粵菜師傅+嶺南飲食文化”等題材,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培訓工作和廣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拓寬“粵”字品牌農產品的銷路,本屆農博會專設“采購商館”,組委會特地組織了易果生鮮、盒馬鮮生、喜多果等100家國內外大型采購商參觀采購,展會期間成立了陣容強大的廣東農產品采購商聯盟,精選的700家廣東名牌農產品企業直接對接大型采購商,現場洽談,展會期間還特別安排了廣東名特優新農產品推介等相關活動,進一步拓展廣東優質農產品供需對接的力度和寬度。

  關鍵詞:科技創新

  在這里,農業科技創新是焦點

  走進農業創新館,新時期廣東農業的精彩與榮光,農業科技的神奇與偉大,農業企業的創新與奮進,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省內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農業科技公司、農業投資公司、農業大數據公司、世界銀行、通信公司等25家單位集體亮相,集中展示從田頭到餐桌的最新全產業鏈創新技術,包括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智慧農業、農業機器人、5G 農業、農業區塊鏈、互聯網金融、農業大數據、種業創新、生物合成、種養技術、農業投資、綠色環保技術、農產品電商、農產品質量溯源、農業生產遠程監控等等新技術新模式。

  不少高精尖的農業科技在農業創新館亮相。其中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應用了諾貝爾獎獲獎技術的生物技術——新興的魚胚胎毒性檢測技術。這一檢測技術能快速篩查數千種有害物質,進一步加強了食用品、化妝品、保健品等日消品的整體安全。展位前引來了不少觀眾駐足,并在現場對這項未來打造消費品安全新標準和新入口的新技術一窺究竟。另外還有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當前最火熱的B2B農產品電商平臺運營的農產品流通大數據系統,備受市民稱贊。

  當前農業生產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此次農博會現場得以展出,基于互聯網平臺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及眾多高精尖的農業科技等,讓市民感受到了“高大上”的農業。

  此外,互聯網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也是農業創新館展示的一大亮點。展區內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物聯網技術,大氣候的農眼等農業技術一一呈現。今年推出的首個農業人工智能AI應用“口袋農庫”平臺也在農博會現場亮相了,該農場管理平臺可通過圖像智能算法識別病害,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智能設備通過不斷練習,預報準確率可持續提升。“農業大數據”“定制農業”“VR直播”等給市民呈現了不一樣的農業形態。

  除高精尖的農業科技技術外,農業金融的創新科技應用和創新產品開發等在本屆農博會也備受各方關注。在創新科技運用方面,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通過“粵農保”農險綜合平臺、三農助手等技術創新工具,大幅優化了農險承保理賠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實現承保精準,理賠快速。廣東農行深入推進總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一號工程”,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惠農e貸”系列模式,從源頭、枝干和末梢,全力打通“三農”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在創新產品開發方面,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通過地方特色保險、保險+融資、扶貧專用保險等,有效滿足了客戶差異化保險需求,助推了地方農業產業發展,增強了產業扶貧信心。廣東農行在總行“惠農e通”統一平臺下,著力提供“惠農e商”電子商務、“惠農e付”網絡支付、“惠農e貸”網絡融資三大服務,實現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

  科技創新、互聯網+、休閑農業,是近年來廣東農博會少不了的亮點。近幾年來,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組建“廣東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聯動產業創新團隊,著力培育農業科技創新人才。2015年,廣東啟動了“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計劃,經過幾年的努力,打造農業信息化“一圖、一庫、一網、一平臺”。展區呈現了互聯網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引領一種新的社會形態,使農業擺脫傳統形式下的消息閉塞、流通受限、分散經營、服務滯后等問題。 2016年,廣東啟動建設了12個縱向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構建了以農業種業共性關鍵技術、農業面源污染防控與產地環境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等8個領域橫向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團隊。2017年,廣東聯動省市縣三級農業科研院所,主動承接國家(廣東)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監測任務,穩定了一批新時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并籌建國家(廣東)種業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廣東“種業硅谷”。

  關鍵詞:現代農業

  在這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亮點

  走進產業園館,廣東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成果一覽無遺。本屆農博會專設產業園發展成果展區,通過表彰成績、互學互比,共促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2018年廣東省啟動創建了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各現代農業產業園在規劃布局、三產融合、經營增收、品牌打造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且產生了階段性成果,在本屆農博會上得到充分展示。

  今年初廣東省提出按照“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初見成效、三年較成體系”的目標要求,省級財政計劃3年總投入達75億元,到2020年創建1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打造若干千億產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最終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產業興旺新格局,進而推動鄉村振興,奮力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走在前列。

  為實現這一目標,廣東提出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聚力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集群,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推動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

  關鍵詞:鄉村振興

  在這里,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是主題

  走進綜合展示區,可逐一領略廣東省農村改革開放40周年,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成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品牌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旅游、農耕文化、精準扶貧的成果。

  展區內的扶貧館展出了廣東省實施扶貧攻堅工作以來所取得的階段性進展,讓社會各界更廣泛地關注貧困,了解貧困,同時也讓廣大市民感受到了廣東脫貧攻堅 “攻堅拔寨”的堅定信心。

  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40年來廣東農業農村發展帶來的進步。現場廣大市民可以看到:兩年多來,廣東省大力推進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均取得顯著成效。全省2277個相對貧困村村道硬底化完成率達98.6%、飲水安全覆蓋率達98.4%、通廣播電視村達95.6%、實現生活用電全覆蓋村占99.8%、村衛生站(室)覆蓋率98.5%,20戶以上自然村村莊規劃編制覆蓋率達97%、村莊整治覆蓋率達92%。

  近年來,廣東在精準扶貧上持續發力。2016年,根據中央統一部署,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以4000元為新的扶貧標準,全省認定相對貧困村2277個,相對貧困人口70.8萬戶、176.5萬人,明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總體目標。

  2016—2018年,廣東全省各級財政安排扶貧攻堅一攬子資金投入總規模約391億元,2017—2020年,廣東省財政新增安排313億元資金支持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經過全省上下兩年多的共同努力,全省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基本建立,全省有勞動能力相對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046元,累計近117萬相對貧困人口達到當年脫貧標準。

  除了脫貧攻堅外,“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也是本屆農博會一大重點展示內容,“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是貧困地區開展扶貧開發、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展會期間進行了廣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品牌農產品的重點推介,全場聚焦鄉村振興主業,各大展館重點展示了因地域、條件、改革基礎、發展水平等不同因素,樹起各具特色的“一品”。展示產品的同時充分詮釋了各地如何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一村一品,轉變發展方式;如何堅持市場引領的理念,做好特色產業這篇文章;如何用創新發展的理念,助力貧困地區實現彎道超車;如何更新綠色發展的理念,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廣東聚焦鄉村振興主業,充分發揮粵東西北地區生態優勢,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增強發展后勁大力支持和發展鄉村支柱產業。《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廣東全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74個縣(市、區)實現“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全覆蓋,全省建成200個以上“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業特色專業鎮,1000個以上農業特色專業村,為此,廣東今年已投入資金超過5億元,這是廣東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又一重大舉措。

  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創辦于2006年,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農業農村部的大力支持指導下,至今廣東省已成功舉辦了九屆,在展示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成果、促進農產品流通貿易和推動區域農業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已經成為廣東省傳遞政策、宣傳成就、促進貿易、服務市場、引領生產和消費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在這里,我們見證了廣東農業品牌的成長,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廣東農業砥礪前行的鏗鏘步伐,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廣東農業農村發展的輝煌成就,在這里,我們堅定了廣東必將續寫出新一輪鄉村振興的壯麗詩篇。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