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大糧倉”唱響產業變奏曲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文/王 偉 字號:【

  8月的黑龍江,秋高氣爽,稻谷飄香,萬頃黑土綠意盈盈,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季節的到來。

  近日,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第二次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哈爾濱召開,全國各地糧食人齊聚黑龍江,學習借鑒黑龍江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經驗、共謀新時代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8月19日,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黑龍江省政府、全國各省市糧食局等領導以及媒體記者共150人組成的考察團深入五常市、哈爾濱市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團下農田、進工廠、品米飯、話品牌,感受黑龍江“大糧倉”變“大廚房”的產業經濟發展之路。

  優糧優產

  五常之地出好米

  五常,衛國鄉。層層疊翠的水稻在陽光照耀下碧波蕩漾,豐收在望。19日上午,考察團來到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

  “物聯網中心服務方式有兩種,一是田間布置300個監測點,宏觀指導農業生產,二是給2.5萬戶農民的手機安裝了智慧農業平臺APP,農民通過APP獲得專業農技指導、田間病蟲害指導與解答,以及貸款等服務。搭建了水稻溯源、社會化服務、農產品電子信息、政務資源四大服務體系,由大數據與專家云這兩大平臺配合這四大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一體化、全方位服務。”五常市農業局局長伊彥臣介紹說。

  在“互聯網+”浪潮下,糧食行業也不能落伍,加快建立數字化平臺,服務糧食種植、加工、銷售各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在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觀景臺上,萬畝稻田一覽無余,叢叢稻穗彎下了腰。兩架執行航化作業的直升飛機飛過,稻田掀起千層浪。

  獨特的氣候優勢是五常的天賜之福,而專注單品種好米的種植,則為優地產好糧,打下另一層基礎。20多年來,五常不斷擴大“稻花香1號”“稻花香2號”種植面積,以好品種為五常好米背書。品種決定品質,品質擦亮品牌,稻花香品種和20多年的專注,成就了五常大米的名揚天下。

  為了讓好糧有好名,五常市近年來高度重視溯源體系建設。“我們通過確地塊、確種子、確投入品、質量監測、福碼激活,即‘三確一檢一碼激活’五個步驟,打造溯源體系,從源頭上保證五常大米品質。”五常市市長張英波說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在第二次現場經驗交流會上指出:“好糧食首先是種出來的,優質糧源是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大力推動由增產向提質導向轉變,加快實施‘優糧優產’”。

  隨后,與會代表來到位于五常市杜家鎮的喬府大院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稻花香生態體驗區,盡享農田生態之美。

  近幾年,喬府大院強化水稻基地建設,流轉土地20萬畝。與此同時,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喬府大院基本形成了集“稻米文化、稻米種植、稻米加工、稻米觀光”于一體的業務板塊。

  據張英波介紹,作為“中國好糧油示范市”,五常市加快推進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2017年實現大米銷售70億元,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消費增信、品牌增值”的目標。

  優糧優加

  九三做大“豆”文章

  國產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加工看九三。九三集團是國內大豆加工的領軍企業之一,“九三”大豆油更是首屈一指的民族品牌。目前,九三集團年大豆加工能力達到1200萬噸。除了主營業務壓榨板塊之外,九三食品板塊也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

  哈爾濱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是北大荒集團與九三糧油工業集團合資建設,由九三糧油工業集團經營管理的食品加工企業。在這里,大豆經過一道道工序,被加工成12種不同口感的保鮮豆腐,絹豆腐、雞蛋豆腐、靚豆腐、燉豆腐……讓人眼花繚亂。

  據介紹,在哈爾濱,無論是大型商超還是農貿市場,市民都能選購到自己喜歡的北大荒豆腐。

  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天然營養安全健康的餐桌和休閑食品,現有包括14種豆制品、5種豆乳飲料、22種包裝油在內的8大類51種大豆制品。

  在九三,優質的國產大豆經過不同的工序轉化為大豆油、豆腐、豆乳、大醬、大豆卵磷脂等5大類200多個產品。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創新鏈,實現了大豆的價值提升,滿足了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豆制產品的供給。

  作為國產大豆之鄉,黑龍江已初步確立非轉基因大豆食品差異化發展方向,構建供給穩定、質量安全、營養健康、轉化高效的大豆現代產業體系。以九三集團為首的大豆食品加工骨干龍頭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趨于合理、產品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張務鋒指出,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五優聯動”,著力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立足國情糧情,抓好“兩頭兩尾”,加快糧食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優化,增加產業的關聯度和競爭力,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有利于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

  2017年9月以來,“濱州模式”成為國內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熱詞”。

  今年,在“大糧倉”里傾聽過產業發展的變奏曲,領略過“大廚房”的多彩馨香,“優糧優產”“優糧優加”……“五優聯動”,必將為全國糧食產業發展帶來“新聲色”。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FormatImgID_1#

  “大糧倉”唱響產業變奏曲

  文/王 偉

  8月的黑龍江,秋高氣爽,稻谷飄香,萬頃黑土綠意盈盈,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季節的到來。

  近日,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第二次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哈爾濱召開,全國各地糧食人齊聚黑龍江,學習借鑒黑龍江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經驗、共謀新時代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8月19日,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黑龍江省政府、全國各省市糧食局等領導以及媒體記者共150人組成的考察團深入五常市、哈爾濱市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團下農田、進工廠、品米飯、話品牌,感受黑龍江“大糧倉”變“大廚房”的產業經濟發展之路。

  優糧優產

  五常之地出好米

  五常,衛國鄉。層層疊翠的水稻在陽光照耀下碧波蕩漾,豐收在望。19日上午,考察團來到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

  “物聯網中心服務方式有兩種,一是田間布置300個監測點,宏觀指導農業生產,二是給2.5萬戶農民的手機安裝了智慧農業平臺APP,農民通過APP獲得專業農技指導、田間病蟲害指導與解答,以及貸款等服務。搭建了水稻溯源、社會化服務、農產品電子信息、政務資源四大服務體系,由大數據與專家云這兩大平臺配合這四大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一體化、全方位服務。”五常市農業局局長伊彥臣介紹說。

  在“互聯網+”浪潮下,糧食行業也不能落伍,加快建立數字化平臺,服務糧食種植、加工、銷售各環節顯得尤為重要。

  在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觀景臺上,萬畝稻田一覽無余,叢叢稻穗彎下了腰。兩架執行航化作業的直升飛機飛過,稻田掀起千層浪。

  獨特的氣候優勢是五常的天賜之福,而專注單品種好米的種植,則為優地產好糧,打下另一層基礎。20多年來,五常不斷擴大“稻花香1號”“稻花香2號”種植面積,以好品種為五常好米背書。品種決定品質,品質擦亮品牌,稻花香品種和20多年的專注,成就了五常大米的名揚天下。

  為了讓好糧有好名,五常市近年來高度重視溯源體系建設。“我們通過確地塊、確種子、確投入品、質量監測、福碼激活,即‘三確一檢一碼激活’五個步驟,打造溯源體系,從源頭上保證五常大米品質。”五常市市長張英波說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在第二次現場經驗交流會上指出:“好糧食首先是種出來的,優質糧源是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要大力推動由增產向提質導向轉變,加快實施‘優糧優產’”。

  隨后,與會代表來到位于五常市杜家鎮的喬府大院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稻花香生態體驗區,盡享農田生態之美。

  近幾年,喬府大院強化水稻基地建設,流轉土地20萬畝。與此同時,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喬府大院基本形成了集“稻米文化、稻米種植、稻米加工、稻米觀光”于一體的業務板塊。

  據張英波介紹,作為“中國好糧油示范市”,五常市加快推進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2017年實現大米銷售70億元,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消費增信、品牌增值”的目標。

  優糧優加

  九三做大“豆”文章

  國產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加工看九三。九三集團是國內大豆加工的領軍企業之一,“九三”大豆油更是首屈一指的民族品牌。目前,九三集團年大豆加工能力達到1200萬噸。除了主營業務壓榨板塊之外,九三食品板塊也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

  哈爾濱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是北大荒集團與九三糧油工業集團合資建設,由九三糧油工業集團經營管理的食品加工企業。在這里,大豆經過一道道工序,被加工成12種不同口感的保鮮豆腐,絹豆腐、雞蛋豆腐、靚豆腐、燉豆腐……讓人眼花繚亂。

  據介紹,在哈爾濱,無論是大型商超還是農貿市場,市民都能選購到自己喜歡的北大荒豆腐。

  北大荒豆制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天然營養安全健康的餐桌和休閑食品,現有包括14種豆制品、5種豆乳飲料、22種包裝油在內的8大類51種大豆制品。

  在九三,優質的國產大豆經過不同的工序轉化為大豆油、豆腐、豆乳、大醬、大豆卵磷脂等5大類200多個產品。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創新鏈,實現了大豆的價值提升,滿足了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豆制產品的供給。

  作為國產大豆之鄉,黑龍江已初步確立非轉基因大豆食品差異化發展方向,構建供給穩定、質量安全、營養健康、轉化高效的大豆現代產業體系。以九三集團為首的大豆食品加工骨干龍頭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趨于合理、產品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張務鋒指出,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五優聯動”,著力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立足國情糧情,抓好“兩頭兩尾”,加快糧食產業鏈條的延伸和優化,增加產業的關聯度和競爭力,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有利于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

  2017年9月以來,“濱州模式”成為國內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熱詞”。

  今年,在“大糧倉”里傾聽過產業發展的變奏曲,領略過“大廚房”的多彩馨香,“優糧優產”“優糧優加”……“五優聯動”,必將為全國糧食產業發展帶來“新聲色”。#FormatImgID_2#

  欄目指導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