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盤錦大米 百年結晶
時間: 來源:農產品市場周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在位于遼河下游、渤海之濱的“濕地之都”遼寧盤錦市,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面積達315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80%。良好的生態環境更是孕育了優質生態的稻米,鑄就了中國名牌——“盤錦大米”。

  先有盤錦大米后有盤錦城

  水稻是我國南方的主要作物,能在盤錦大面積種植,得益于朝鮮人的墾荒。100 多年前,為躲避戰亂的朝鮮人遷徙來到盤錦定居,最初就在遼河岸邊的鹽堿地開墾水田種植水稻,這被盤錦視為當地水稻最早的開發。

  1928 年,張學良創辦了“營田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東北地區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先河。后因這里出產的大米被張學良指定為宴請高級將領、官員的“帥府專供”而名噪一時。1948 年,盤錦解放后,政府開始了大規模墾荒造田,興修灌溉網,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國營農場為單位進行農田開發建設,為盤錦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盤錦大米的“成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盤錦城就是在盤錦墾區的基礎上成立的。

  在盤錦水稻種植歷史上,獨特的“移民文化”促進了稻作文化的發展。不僅是百年前的朝鮮人來此墾荒,上世紀60 年代末,大批知識青年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盤錦,與當地人一同將更多的鹽堿地開發成水田。他們參與農村生產建設,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推動了盤錦水稻耕種技術的進步。在他們與當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下,長滿蒿草的鹽堿地變成了大片的稻田。隨著70 年代末知識青年陸續返回家鄉,“盤錦大米好吃”這句話傳遍了全國,盤錦大米逐漸開始“名聲在外”。

  也是從上世紀60 年代開始,盤錦開始不斷引進、改良和研制新的水稻品種,先后經歷了“農墾19 號”“遼鹽”“遼粳”及“遼星”等系列優良品種的交替更迭,但一直將抗性強、米質優作為基礎。百年間,盤錦人不斷探索創新大米種植、管理方式,順應水稻自然生長的規律,更對這方水土的地質條件、水鹽運動規律有了不斷深入的科學認識和實踐把握。

  如今,全市水稻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68 萬畝,2017 年產優質水稻118 多萬噸,成為我國著名的優質稻米高產區。

  稻蟹共生 綠色發展

  歷經百年的農耕文化,盤錦人對大米發展的理念也在不斷更新。

  盤錦被譽為“濕地之都”,受海洋與濕地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獨特的濱海濕地復合生態環境,對氣候、土壤及水質等生態平衡起到很好的調節和改良作用。

  如何將“盤錦大米”打造為生態品牌?如今,從種植、倉儲到加工,盤錦將綠色生產的理念融入其中。

  盤錦大米的種植,“蟹田種稻、稻蟹共生”可謂一大特色。傳承于上個世紀90 年代,盤錦人將埝埂種豆、田中種稻和水中養蟹的立體生態種植養殖進行了有機結合。河蟹本身對化學品非常敏感,化肥、農藥的使用會使其脫殼,因此養殖河蟹的稻田不能施用農藥和除草劑。同時,河蟹又能清除稻田中的雜草,預防水稻病蟲害,其糞便還能為水稻提供有機肥料。稻蟹共生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物鏈,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為生產優質稻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配合稻田養蟹工程,盤錦在水稻、河蟹主產區,全面推廣高留茬、稻草還田的生態種養方法,大范圍推廣生物、礦物源農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嚴格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目前,全市水稻種植面積168 萬畝,其中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130 余萬畝,占種植總面積近80%。

  為將大米更好地保存儲藏,以保障盤錦大米的優秀品質,近年來,盤錦陸續建設了立筒倉、淺圓倉、房式倉、高大平房倉等現代化儲糧倉,這些糧倉的共同點為倉壁厚,防潮隔熱躲光效果好,使水稻能夠達到最佳儲存保鮮效果。

  目前,盤錦大米企業廣泛應用的是低溫與準低溫、通風以及“雙低”或“三低”等綠色生態儲糧新技術,可在冬季充分利用自然冷空氣,使糧堆長期處于低氧、低溫或準低溫狀態。夏季對溫度較高部位采用谷物冷卻機局部處理,使大米的平均溫度處在18℃ 以下,局部最高不超過20℃ 的環境中。這既能抑制蟲霉孳生和減少殺蟲藥劑的使用,還能避免儲存環節藥物對水稻的二次污染。同時也延緩了水稻的陳化速度,確保了其原有品質和“鮮活度”。而一些大型大米加工企業,還會按照品種和蟲霉等因素進行分開儲存,有效避免水稻混倉儲存對稻米質量的影響,確保稻米的純度。

  近十多年間,盤錦大米企業先后引進了日本佐竹、瑞士布勒等國際先進生產線20 多條,其震動清理篩、平面回轉篩大大降低了大米中無機質的含量;拋光機去除米糠,免淘洗,減少了大米營養的流失;色選機能準確地篩掉大米中黃粒米、霉變米等異色米以及其他顆粒狀雜質,同時也將其中含有的黃曲霉毒素B1 等霉菌毒素篩除。

  綠色生產方式為盤錦大米的品質奠定了基礎,消費者的餐桌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行業有規范 品牌有保障

  隨著大米品質被廣泛認可以及市場的持續擴容,盤錦大米這一品牌的價值也不斷攀升。

  2002 年盤錦大米成功申請并獲得遼寧省第一個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3 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4 年在國家工商總局成功注冊了“盤錦大米”證明商標,2008年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米,2017 年又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作為盤錦大米的原產地,在盤錦糧食行業協會的建議以及與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盤錦先后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生態稻米之鄉”“中國北方糧食城”。

  為規范行業管理,依法使用“盤錦大米”這一地域商標,維護品牌的形象和權益,盤錦市政府自2002 年向國家質監總局申請批準了GB/T18824-2002《原產地域產品盤錦大米》強制性國家標準,2008 年申請更改為GB/T18824-2008《地理標志產品盤錦大米》推薦性國家標準,先后出臺《盤錦大米原產地域保護管理辦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盤錦大米證明商標管理實施細則》及《盤錦大米品牌整合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

  該系列法規以及辦法的出臺,不僅有效打擊了侵權、假冒偽劣等行為,也推進了“盤錦大米”品牌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做大做強。

  為了保證消費者能夠吃到真正的盤錦大米,保證盤錦大米“高品位”地位,2013 年4 月,盤錦市又全面啟動稻米質量安全追溯工程,建立了盤錦大米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盤錦大米質量安全管理,成為國內首家直接對稻米進行質量追溯的地方政府。

  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將水稻的種植、收購、儲存、加工等環節的信息通過二維碼技術記錄下來,制成標簽,貼在盤錦大米終端產品上,每品一簽,數據具有唯一性,不能假冒。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或者通過盤錦大米質量保障公共服務網站等多種方式對所購大米的生產加工信息進行查詢,并可通過刮開防偽碼查詢盤錦大米的真偽,實現了盤錦大米質量“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

  盤錦這方水土,歷經百年不斷的探索與創新,終于凝結出了這顆結晶。如今,盤錦大米已躋身高端餐飲消費市場,還被端上了國宴。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